去年底開始,尤其是開過年來,一堆人都在問我微信小店的推客業務怎麼看?值得入局嗎?
我的看法依然是,大家可以關注,但是入局可以慢半拍,因為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我以前寫過很多文章闡述過淘客、抖客以及私域社交電商的各種邏輯,沒看過的可以多翻翻我前幾年寫的文章,其實微信小店的推客業務邏輯也差不多。
在抖音和影片號這種平臺上,電商業務本身就大部分依靠達人帶貨來完成,這些達人他們自己是不開店賣貨的,絕大部分的貨還是來自入駐平臺的商家提供,只不過給他們開了帶貨佣金而已。
達人們依靠短影片和直播帶貨,賺取佣金,這種模式本身就是推客形式的一種,都屬於CPS帶貨的範疇,其實他們也屬於推客的定義,只不過我們平時叫這種模式為達人帶貨。
我今天想聊的推客業務,不是指那些在影片號內做短影片和直播帶貨的推客,而是更小範圍的推客,也就是中小微推客群體。
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中小微推客呢,就像是大家平時有人宣傳的那種不做短影片,不做直播,只要你動動手指轉發直播間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就能賺錢的群體,這部分群體絕大部分都是流量不多的個體,也就是我們普通人為主。
單獨的小個體看起來流量確實不多,只有幾百、幾千個好友,轉發個直播間貌似也不能帶來多少成交和流量,但是如果聚集100萬這種個體流量,那這整個流量盤子加起來就不得了。
我們過往見到微信內推淘寶商品的,推社交電商平臺的、推快團團這種團購的都是這樣的模式做起來的,很多很多的人都透過參與這些模式賺到了錢。
所以他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對微信小店推客這種商機的出現就想第一時間能夠抓住,於是就到處打聽。
先來講講為什麼在微信私域裡做淘寶商品的推廣,也就是我們傳統的淘寶客業務能夠跑通並且規模能夠做到幾千億這種體量是有原因的,儘管我之前講過無數次,但是還有很多外行的新朋友不瞭解,只能再講一遍。
淘寶客為什麼能在私域分銷裡能跑通?
首先淘寶是一個以搜尋為主的中心化購物平臺,雖然今天看起來有直播、短影片和圖文資訊流等推薦形式組成,但是絕大部分的使用者還是以搜尋為主。
既然搜尋佔比如此之高,那麼商家能夠出現在使用者搜尋結果頁的靠前位置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所以商家們除了在淘寶站內購買各種廣告之外,也會在淘寶客分銷這個渠道你投入很多的資源和預算,簡單的來說就是做定向優惠。
舉個例子,同樣的一個商品使用者在淘寶站內買是49,但是透過淘寶客渠道去購買,就能有10塊錢的優惠券和5塊錢的佣金返利,這樣等於使用者到手只需要34塊錢,比直接在淘寶站內購買能便宜15塊,你說對於使用者來說香不香?
這還不算使用者在購買的時候使用了淘寶站內的滿減政策和淘積分抵扣等多重優惠的疊加,如果這些都算上,一件49塊錢的貨,使用者只需要花費幾塊錢甚至10幾塊錢買到都是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各種羊毛福利品。
所以從這個邏輯上看,使用者透過淘寶客推廣的淘口令去淘寶購買,基本上就是最優惠的一種購買方式了,在使用者端是真真切切創造了價值的,而做這些商品推廣的淘寶客們,基本上只要你推薦商品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就能很快出單。
能出單的原因主要無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1、商品的價格是真的比在淘寶站內購買要便宜很多,是真金白銀的省錢;
2、這些商品基本上都是品牌貨,比如三隻松鼠的堅果、黃天鵝的雞蛋、維達的紙巾、鴨鴨的羽絨服,淘客推廣者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強種草,使用者對這些品牌都有認知,再加上那些定向優惠基本就會購買;
3、最終的成交在淘寶天貓的官方旗艦店,對於貨品真偽和售後等基本不用擔心,因為背後是有整個淘天的運營體系在支撐;
商家在淘寶客推廣渠道願意虧錢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只要虧錢就能出銷量和評價,然後我就能得到淘寶站內的資源反哺,這些流量不管是來自搜尋還是推薦,後續都有機會能夠賺回來。基於淘客的CPS投放模式相對於淘寶站內的CPC、CPM那種投放來說是非常划算和安全的,
而對於商家來說在淘客渠道的投入本質上還是買流量的邏輯,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進行而已,而這種特殊的方式對於淘寶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流量槓桿,可以調動起整個淘客推廣的生態,這種生態的力量才是最牛逼的。
關於淘客部分這裡就不展開了,畢竟今天還是討論微信的小店推客為主。
社交電商的團長分銷為什麼能跑通?
講完了淘客,接下來再講講社交電商的團長們,這部分人本質上也是中小群體的推客,為什麼這個模式也能成立,不少做社交電商的平臺一年能做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GMV呢?
首先這些平臺的貨主要定位於兩部分。
一部分是走品牌尾貨特賣的路子,這個比如蜂享家,他們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標杆,透過聚攏大量的中小推廣者,再疊加上多級分銷體系,把這些品牌的尾貨透過限時特賣的形式推廣出去拉動成交。
參與其中的團長本質上也不需要特別強的種草能力,畢竟都是品牌特賣,團長們只需要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做宣發就可以帶動成交。由於疊加了多級分銷的抽傭能力,每個團長都會去拉人註冊,於是參與其中的團長會越來越多。
但是這些團長中很多人都是賣不動貨的,真正能賣動貨的人佔比10%都不到,但是不要緊,只要你旗下發展了很多人,加上平臺本身的貨盤有吸引力,90%不能賣貨的團長,他們自購也可以賺佣金,而這些自購都會給上面的各級團長帶來分傭,他們拉人的動力就會更足,就這樣整個盤子會慢慢滾動起來了。
還有一類社交電商平臺,他們不做尾貨特賣,而是做各種精選產品,透過發展中小團長來做推客,同時疊加多級分銷,也能做的起來。這種平臺本質上去找到一些國外的商品或者在國內精選供應鏈的模式來進行,比如遠方好物,或者各種社交電商的團購平臺,全部都是這種邏輯。
一個是做品牌特賣,一個是做精品選貨,其運營邏輯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能賣貨的10%不到,90%都是依靠團長自購,因為貨盤本身不錯有一定的競爭力和稀缺性,就能拉動整個盤子慢慢往前走。

快團團的幫賣模式為什麼能跑通?
最後在聊下快團團這種模式,雖然從2024年開始快團團模式逐漸凋落了,但是也不妨礙這裡簡單分析下。
快團團本質上是拼多多推出的一個私域電商工具。
主要的增長還是發生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需要再朋友圈和微信群賣自己的貨品,但是去購買有贊、微店那種成熟的系統需要付錢,所以拼多多就搞了這個免費的工具給這些想做私域賣貨的團長用。
快團團之所以能起來,還是因為這些團長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這些流量池你不管是他買來的流量也好,還是他從各大平臺匯出來的流量也罷,本身他們都具備流量的,只不過用了快團團這種工具而已,說白了他們透過系統的方式承接了以前紛繁複雜的私域C2C之間的交易,所以快團團的體量在前兩年才會增長的很快。
還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一些不能在公域平臺賣的一些假貨、A貨甚至是一些無法在正常平臺上架的貨,都可以在快團團裡來賣,使用者只要一下單,資金立馬到賬這種沒有賬期的優勢,也是吸引很多賣家進入的重要原因。
說白了這裡就是一個沒有監管的私域C2C平臺呀,只要你能搞來流量,什麼亂七八糟的運營方式都可以用,而且沒有平臺監管的各種限制,使用者的投訴和評價賣家都可以隨意刪除,對於被各種平臺管控壓制了多年的部分類目商家來說,這不就是天然的優質狩獵場嘛。(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都很火的私域直播模式,本質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私域直播疊加了會銷模式會更激進。)
另外快團團還為賣家們提供了一種推客能力,那就是幫賣,商家一方面自己買流量做自營售賣,另一方面發展各種想分銷賺錢的中小推客進來做幫賣,因為有些貨品確實有競爭力,比如各種尾貨、假貨,中間沒有平臺去抽成了,也沒有那麼多的廣告費需要支付了,那麼就可以把價格壓低,就可以給幫賣推客的抽傭變高。
就這樣,這個模式在前幾年就風靡全國了,最高峰快團團平臺也能做到小几千億的體量。至於後面為什麼沒落了,原因很多,這裡就不再展開。
回過頭來再看看當前情況下的微信小店推客模式
好,上面分別展開簡單的講了淘客、社交電商、快團團這三種模式在私域的推客分銷裡能夠成立的原因和條件,咱們再回過頭來看當前情況下微信小店的推客模式就非常清晰了。
首先微信小店目前沒有中心化的購物入口,這樣就沒有搜尋的邏輯成立,沒有平臺給商家反哺流量的機制,商家憑什麼給這些中小推客們定向破價和優惠呢,沒有這些破價和優惠這些中小推客怎麼能夠推的動呢?
其次就算是這些中小推客轉發達人的直播間到朋友圈,而這些達人直播間的商品確實也是有很大的優惠折扣,再加上達人的信任背書和推薦能夠加速成交,這種模式對於私域推客來說也沒有什麼優勢,他雖然這次轉發,如果有人成交了可以獲得佣金收入,但是這些流量後續就會關注那個達人的賬號了,未來他們在開播使用者在成交和你都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這些中小推客只要轉發直播間,就把自己的流量送給了這些公域的達人直播間,是非常不划算的一筆買賣。
比如我轉發了某個人的直播間,可能會給他帶去1000個流量,假設有10個人成交了,我獲得了這10個人的成交推薦佣金,但是這10個人以後都去達人直播間購買了,跟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而且那剩餘990個流量也是一分價值沒給我帶來,說不定還有一部分也去關注了達人直播間,我又免費送流量了。
所以在微信小店的這種基於直播間的分銷,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是比較難以調動中小推客的。
除非微信小店開發一種能力,那就是我帶到某個直播間的使用者,他後續的成交一直鎖定給我,但是這種也很難實現,我的好友也是別人的好友,如果這個人被我鎖定了,後續其他人又怎麼推廣呢?如果只鎖定一段時間其實意義也不大。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如自己搭建個私域的直播間呢,把這些中小推客聚攏起來形成長期的繫結分傭關係,而且直播間的運營模式就是這種快速過品的限時特賣設計,疊加上各種抽獎和福利,這樣跑通的機率就會很大,如果是這樣就不是微信小店的推客邏輯了,而是現在私域直播的分銷邏輯。
基於抖音、快手這種帶貨平臺的經驗,真正要在微信小店推客體系中能賺到錢的模型,我個人感覺還是以工具服務的形式切入,不管是你提供影片號的資料看板服務,還是給達人提供高佣金的選品服務,或者是給中小達人提供基於AI的影片創作服務,這個在抖音和快手都已經非常成熟的推客形態,在影片號裡也一樣會成立。
只不過這樣的模式就屬於公司級的推客才能乾的事情了,跟廣大的中小推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總結,微信小店的推客業務值不值得關注,當然值得關注,畢竟這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平臺。
但是要入局微信小店的推客業務,公司級別的推客,可以先進去做一些工具服務,未來隨著平臺越來越完善,成交體量越來越大,到時候再切入推客業務一定是可以的,而且能夠有機會賺到大錢,但是這需要時間和時機,更需要耐心的等待。
不一定現在馬上就要急於去投入進去,可以先看看,等平臺生態逐步完善成熟了,有人賺到錢了再切入問題不大,這種不是說誰先幹了,就會形成壟斷,後來者沒機會的業務,慢半拍不要緊。
你看最近的騰訊元寶後來居上不也是這個道理,剛開始騰訊在面向C端的AI產品上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只是開發了一些產品在觀察,去年豆包和kimi推廣那麼猛,他們也沒啥動靜。這不隨著DeepSeek的出現,他們看到了機會,立馬接入,瘋狂砸錢all in推廣,現在已經是超越DS躍居APPstore中國區總榜第一了。
當然對於廣大的個體中小推廣者,我的建議是你要有能力就去影片號裡做賬號做內容,積累一些粉絲後你直播帶貨賺佣金最舒服了,而且生態位不錯,商家都求著你幫忙帶貨。要不你就做短影片帶貨也不錯,畢竟影片號流量還是挺大的,也逐步在增長,而且商家給的推客佣金也不低。
但是你要說我不想做賬號,也不想做直播和短影片,只想做那種簡單的朋友圈和社群分發,那我建議你還是多看看淘客、社交電商類的機會,雖然這些業務不是風口類的,但是成熟穩定,生態也很豐富和繁榮,賺大錢不一定,但是賺小錢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