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有讀者問我啊,說孩子說不想上興趣班了,因為教練要求很嚴格,動作做得不標準了會說她,其他的男同學就會笑她說這麼簡單的動作都做不好,她覺得很丟臉,說著說著還哭了。就問橙子,這要怎麼教育孩子不在意嘲笑啊?
橙子開講啦!
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做不焦慮的父母~
(下面附上文字版,不方便看影片聽影片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文字哈)

我知道,家長朋友們問我問題,都是希望我能出個主意,把孩子出現的“問題”治好,希望我教你個方法,這麼這麼一操作,孩子立馬就滿血復活,不怕嘲笑,繼續開開心心上興趣班了。
但是我想我這次可能會讓你失望了。因為這個“不在意嘲笑”的境界,我不相信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辦公室被老闆給批評了,同事不單在旁邊看熱鬧,還集體起鬨笑話你: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你幹什麼吃的啊?而且不是偶爾一次,是每次去上班都要面對這個場面,這種一再重複的巨大羞恥感你怎麼可能不在意,你會不會感到非常痛苦,分分鐘想要辭職?
但是真的要辭職嘛?你可能又覺得好像不至於,感覺自己有點失敗,是不是還是我做得不夠好,我是不是再努力一下,再想想辦法,就可以擺脫這個局面。
直到你發現,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避免這種持續的痛苦,你才會真的去辭職,對不對?
這個孩子現在就是面對這樣一個很艱難的處境,這樣的處境,就連一個成年人也很難應對好,你覺得別人給你什麼建議,可以讓你覺得,自己可以突然強大,不在意那些批評和嘲笑?
懟回去嘛?懟老闆?不敢吧,懟同事?懟得過來嘛?越懟不是顯得自己著急了受傷了,越是讓這些惡毒的人來勁兒嘛。
你可以想象,
孩子從感覺受辱難過,到害怕恐懼去興趣班,到猶豫要不要和媽媽說,一直到鼓起勇氣哭著和媽媽訴說,一定是已經經歷了非常艱難的內心糾結和心理鬥爭,所以她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真的不是不夠堅強,她肯定也很想努力不在意這件事,但是她既然說了,就說明她已經撐不住了,她自己已經沒辦法消化這些惡意了,她非常非常需要你的幫助
。
我覺得我們當父母的,在遇到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先要把姿態放低一點,設身處地的從孩子的處境想一想。你就能從她的需求來思考,而不是從自己的需求來思考。
你當然可以和孩子說:堅強點,別把那些人的話當回事,他們就是胡說八道!
但是你覺得這麼說是有用的嘛?孩子難道沒試過這麼想嘛?她難道就很想在意這些嘲笑嘛?
其實問題的根源並不是孩子有多麼不夠堅強,不能在意嘲笑,而是她所在的環境是一個糟糕的環境,她一個人沒辦法改變這個環境。
首先,教練是個權威嚴格型的,這本身不是問題,但這種型別並不適合所有孩子,他的標準顯然對你的孩子要求是過高的,而他不能因材施教,而是採取批評訓斥的方法來逼迫孩子更加努力。
其次,周圍的同齡人不是一個友善的環境,他們喜歡透過嘲笑貶低比自己表現差的孩子來獲得優越感。
最重要的是,對於這種嘲笑和貶低的氛圍,在場唯一的權威也就是教練,是默許甚至鼓勵的,所以是無解的,這才是這個環境越來越有毒越來越窒息,讓孩子感覺待不下去的原因。
要麼和教練溝通,讓教練改變教學方式,並且制止其他孩子的嘲笑,要麼就給孩子換個地方。興趣班有那麼多,為什麼不挑個環境友善的,非要堅持在一個有毒的地方然後指望孩子堅強呢?有這個必要麼?
我小時候也曾經有類似的經歷,在幼兒園因為疊衣服慢,被老師起了外號叫老慢,然後同學就在這種權威的帶動下一窩蜂的嘲笑我,於是我在家狂練疊衣服,好不容易終於不會慢了,但是依然擺脫不了這個外號,稍微哪裡慢一點依然會被嘲笑,那段時間我真是感覺自己身處地獄。
我每天都在說我不想上幼兒園,我說老師好凶,同學總是笑我,但是沒有用,媽媽只讓我別在意,那個地獄還需要我自己慢慢的熬過去。我沒有因此而變得堅強,反而更害怕別人笑我了。
當年我救不了自己,現在我只希望這個孩子能有父母來救救她,不要讓她繼續承受這種毫無必要的羞辱和痛苦了。


❤
姐妹們都知道橙子在溫哥華,和大家有時間差,所以給大家推薦下我的專職話事人“大管家”,大家快來掃碼加她!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複加啦)
大管家貼心又靠譜,姐妹們有文章、育兒、商品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她,包轉達,包解決,包滿意!
孩子脾氣倔愛跟父母生氣?那說明他心理還挺健康的。
想把我最有用的經驗和智慧傳授給孩子,孩子怎麼就不肯聽呢!
爭強好勝的小孩,一失敗就要放棄,怎麼教育?
孩子有缺點毛病怎麼辦?涼拌唄!
孩子有入學焦慮,不願意上學怎麼辦?
孩子總是被外界影響,怎樣讓他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
特別容易發脾氣哭鬧的小孩,除了扔掉還有挽救的辦法嘛?

跟隨橙子一起“雲養娃”的姐妹,參照下圖給【說說咱家娃】加個“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新文章啦。




關鍵詞
父母
父母
橙子
老師
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