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格陵蘭自由聯合:一樁得不償失的交易

本文是西方內部怎麼看待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主張,發上來給大家參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內部的分歧。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在1月7日的新聞釋出會上,特朗普拒絕排除對格陵蘭使用武力的可能性。此前,他曾宣稱,美國“擁有和控制”這座隸屬於丹麥王國的半自治島嶼是“絕對必要的”。特朗普不僅轉發了一篇支援美國接管該島的文章,還在幾天後的聖誕祝福中向“出於國家安全需要而對美國至關重要的格陵蘭人民”表達了問候。這一系列舉動讓外界再次猜測,特朗普是否會再次嘗試收購格陵蘭——這一想法在他2019年的任期內就曾提出過。

這種猜測並非毫無根據。前特朗普政府官員一直在探討如何以更現實的方式實現對格陵蘭的收購。卡什·阿爾哈(Kaush Arha)、亞歷山大·B·格雷(Alexander B. Gray)和湯姆·丹斯(Tom Dans)提出了一種更成熟的建議,即美國應與一個獨立的格陵蘭達成自由聯合協議,類似於美國與帛琉、密克羅尼西亞和馬紹爾群島等太平洋島國的現有安排。在這種協議下,格陵蘭將從丹麥獨立,作為交換,美國將獲得在該島上的軍事部署權,並提供安全保障、經濟援助以及司法和外交服務等支援。

自由聯合的代價

然而,推動與格陵蘭的自由聯合將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正如此前在相關報道中所提及的,美國已經透過現有機制實現了在格陵蘭的地緣戰略目標,同時將維持該島的高昂費用轉嫁給了丹麥。儘管自由聯合的支持者正確指出了美國在格陵蘭的三大核心目標——維持軍事部署、獲取稀土等關鍵礦產資源以及防止東方國家在該島的影響力擴大,但自由聯合協議並不能幫助美國實現這些目標。儘管這比直接收購更現實,但它不會帶來任何地緣戰略上的優勢,反而會增加新的經濟負擔,並引發與北約盟友丹麥的緊張關係。
2019年特朗普政府試圖收購格陵蘭的努力,最終只導致了與丹麥的外交摩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在僵局結束後,美國迅速調整策略,採用了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參與策略,以穩步增強在格陵蘭的影響力。
當前的美國策略基於現有協議,透過位於格陵蘭首府努克的美國領事館開展的公共外交活動,輔以有限的經濟和政治激勵措施,以換取當地對美國地緣戰略目標的接受。例如,美國確保其在皮圖菲克空間基地(前稱圖勒空軍基地)由本地公司運營,美國提供豐厚報酬。併為當地礦產、旅遊和教育等行業提供少量支援。儘管美國尚未披露這些措施的總投入,但根據公開資料估算,這些措施每年耗資不到5000萬美元。
此外,美國的策略也默認了丹美關係中的敏感問題——即對丹麥內部事務的干涉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大多數格陵蘭精英和民眾都希望從丹麥獨立,而丹麥的精英普遍認為格陵蘭的未來應該由其居民決定。儘管丹麥不太可能阻止格陵蘭實現獨立,但哥本哈根將外部勢力介入視為“越界”行為。因此,美國一直儘量避免參與有關格陵蘭未來地位的討論,僅以符合丹麥-格陵蘭關係法律和規範的方式與格陵蘭互動。
然而,自由聯合協議則意味著美國將主動介入支援格陵蘭獨立,並向其提供比丹麥更優厚的條件。這無疑會激化美丹關係,引發不必要的外交摩擦。
自由聯合不僅會在哥本哈根引發不滿,還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民調顯示,格陵蘭只有在美國至少提供每年7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支援、替代丹麥的行政服務時才會接受獨立和自由聯合。因此,這一協議將使美國在格陵蘭的年度投入增加超過10倍。
總之,與格陵蘭的自由聯合不僅無法幫助美國實現其地緣戰略目標,反而會帶來高昂的經濟和外交代價,使其失去一個重要的歐洲盟友的信任和合作。

美國目前已在格陵蘭島實現其地緣戰略目標。
首先,美國在格陵蘭島的軍事存在已有數十年曆史。該島在美國遏制全球和地區威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位於皮圖菲克太空基地(前稱圖勒空軍基地)的雷達和衛星設施支援導彈預警、導彈防禦和太空監視任務。儘管目前格陵蘭島在支援更廣泛的北極和北大西洋地區的海上和空中作戰能力方面作用有限,但其戰略位置可能在未來引起美國更多的軍事關注。如果美國希望獲得超出現有協議的訪問許可權,格陵蘭和丹麥已表現出對華盛頓偏好的順從,特別是在給予更多政治或經濟激勵的情況下,其成本僅為當前丹麥對格陵蘭支援的一小部分。因此,若有需要,美國在擴大其軍事存在方面不太可能遇到顯著阻力。
其次,美國企業無需透過自由聯合協議即可開採格陵蘭島的關鍵礦產資源,包括稀土元素。2019年,美國與格陵蘭同意加強在礦產資源開發方面的合作。格陵蘭2024年的外交政策戰略強調,強烈希望吸引來自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如美國,特別是阿拉斯加和美國東北部各州)的直接投資和貿易。目前,格陵蘭的採礦業由於多種因素(包括全球市場價格低、在嚴酷的北極條件下開採成本高、繁瑣的法規以及民間團體的偶爾抵制)而基本處於停滯狀態。自由聯合協議無法解決這些挑戰。
第三,美國旨在防止東方國家在該島上建立顯著存在,並保持格陵蘭在歐-大西洋安全架構中的地位。這一目標已通過當前的安排實現,自由聯合協議不會帶來實質性益處。儘管俄羅斯實體對透過投資或其他合作方式在格陵蘭立足興趣不大,但東方國家公司和研究機構在2014年至2018年間曾多次嘗試在該島建立存在,均未成功。這些嘗試失敗主要歸因於丹麥和美國的阻止。自2019年以來,東方國家已放棄在格陵蘭的北極雄心。自那以後,他們沒有再進行重大嘗試以在該島上獲取影響力。
美國若追求與格陵蘭的自由聯合,只會增加開支,並與其親密盟友產生不必要的緊張關係。事實上,自由聯合將破壞美國當前近乎完美的安排,因為華盛頓已實現其地緣戰略目標,而由丹麥承擔格陵蘭社會運作的費用。放棄這一廉價且成功的參與策略,將是一個無謂的錯誤,只會使美國的對手受益。
相反,美國應保持當前的努力,尋求低成本的方法進一步加強與格陵蘭的聯絡。美國可以投資於旨在促進與格陵蘭在旅遊和教育等領域合作的額外支援計劃。為方便希望在格陵蘭開展業務的美國礦業公司,華盛頓可以透過建立優惠貸款計劃或設立北極採礦專項投資基金來激勵新的投資專案。這不僅能確保重要礦產供應,還能進一步緊密格陵蘭與美國的經濟聯絡。此外,格陵蘭建議建立一個北美北極政治論壇。華盛頓應支援這一倡議。該論壇可成為北極國家、北美地方政府(如阿拉斯加和努納武特)以及代表當地和原住民社群的組織加強對話與合作的平臺。
目前仍有一些成本低廉的機會可以利用,以加強格陵蘭、美國和丹麥之間的合作,從而確保美國在格陵蘭的利益。華盛頓應堅持這些高性價比的努力,而非追求諸如自由聯合等複雜方案,這隻會使美國處於不利地位。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