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突發新規!今起,你鄰居可以不告知,就開建3層樓!華人區都包括

維州的 ResCode 規劃改革將於今天週一生效,全面引入針對三層公寓和聯排別墅的新標準。
符合新標準的開發專案將被認定為 “符合規定”(deemed to comply),
這也意味著“鄰居將無法對其提出反對意見。”
一些市政議會表示,這項改革是維州政府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規劃變更之一。
新規定取消了對社群風貌的要求,並允許:
  • 縮短街道退讓距離(建築更接近人行道)
  • 增高牆體
  • 提高建築佔地比例(減少綠地)
儘管諸多市政議會和規劃師支援增加住房供應,但他們強烈批評政府的 “一刀切” 政策,
他們認為這將導致千篇一律、方盒子般的三層建築、破壞原有街區風貌。
政府已通知各市議會,各地制定的住宅規劃規則將被廢除。這些規則原本是各地市政精心制定,用來保護本地特色的策略。
Whitehorse 市議會的示意圖顯示,與之前的地方規劃法規相比,新標準允許建造體積更龐大、層高更統一的建築,對街區風貌影響更大。
白馬市以前三層建築的建造方式:
新規生效後,白馬市三層建築的建造方式:
週五下午,政府釋出了一份 90 頁的檔案,提供新公寓和聯排別墅標準的適用指南。
然而,檔案僅包含新標準各項規定的應用示意圖,並沒有展示允許建設的建築規模,也沒有提供“無權申訴的”開發專案示例。
儘管開發商仍可申請超出新標準的建設,但這會導致更長的審批流程,並允許居民在州規劃法庭提出異議。
墨爾本各議會的負責人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 白馬市市長 Andrew Davenport 警告說,新法規將削弱社群特色,導致更龐大、更密集、綠化更少的建築。
  • Boroondara 市議會城市生活總監 Scott Walker 認為,新法規採用的 “勾選框”審批方式(tick-the-box)讓人回想起 上世紀 60、70 年代 的舊規劃模式,當時曾大量興建 單調沉悶的低層公寓。
  • Brimbank 市議會發言人也對“新法規忽視社群風貌”表示失望:“風貌不僅僅由建築退讓、佔地比例、樹木和前院圍欄決定,但新規定只考慮這些因素。”
  • Manningham 市議會的 規劃與宜居性總監 Andrew McMaster 也批評稱,過去,議會投入了大量資源制定規劃策略,這些努力竟然在未經過任何協商的情況下被徹底推翻,令人遺憾。
大家對新規怎麼看?
(來源:時代報、Facebook)
歡迎加入墨爾本辣媽幫大家庭
與其他家庭一起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