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動態丨海歸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助力上海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大模型產業是上海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抓手。”
“加快建立罕見病用藥保障專項慈善基金;加強多方資源對接和社會宣傳以籌集資金。”
“減少學校排名評價、減少單一評優選拔、綜合結合城市社會發展形成人才培養全鏈條。”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5上海兩會上,海歸代表、委員們踴躍發聲,積極履行職責。他們聚焦人才培養與教育發展,著眼推動科技進步,力求讓科技創新成果更大程度地造福民生,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馮丹龍聯合市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胡志宇,提出了《關於加快微機電系統(MEMS)熱電晶片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提案,建議增加對 MEMS 熱電晶片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的資金投入,支援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突破現有技術瓶頸,提高溫差發電晶片的效能與量產能力。此外,馮丹龍還聯合上海市歐美同學會靜安分會副會長鮑奮,提出《關於建立上海罕見病用藥保障專項基金的提案》,建議加快建立罕見病用藥保障慈善基金;加強多方資源對接和社會宣傳以籌集資金;建立完善基金管理和用藥保障的模式。
上海市強制醫療辦案工作自規範性檔案出臺後,基本得以順利開展。然而,強制醫療相關規定還存在過於原則和滯後於實踐的問題。為此,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姚海嵩等代表透過參與人大信訪,認為隨著強制醫療工作的不斷推進以及對強制醫療措施的深入認識,借鑑國外的先進做法已成為必要,建議細化法院啟動解除程式下的檢察機關同步監督工作,探索設定最低強制醫療期限,制訂後續管理細則,並與現有精神衛生法規的相關規定有效銜接。
今年上海兩會上,上海市政協委員、市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柯勤飛遞交了建議加快上海化妝品品牌向高階突破的提案。她建議,探索特色化妝品功效審批制。上海是中國現代工業重要發源地,聚集了較多知名化妝品老品牌,應積極探索化妝品功效審批制度,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結合大健康發展需求,開發特色化妝品原材料和功效,開闢產業新賽道。
如何更好地做好對人民建議的徵集工作,上海市人大代表、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會員孫軍建議,首先強化延伸拓展,推動人民建議徵集工作進一步創新。其次強化梳理研判,從人民建議中精準挖掘出“金點子”。需高度重視人民建議徵集工作,涉及的職能部門應認真對待,善用人民建議徵集之“匙”,解開城市治理現代化之“鎖”,透過久久為功、綿綿用力,確保建議落到實處。
上海市政協委員、市歐美同學會會員沈開豔提交了《推動大模型產業高質量發展 激發上海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建議。她認為,大模型產業是上海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有力抓手,但面臨著自主研發成本高、高質量語料獲取難、技術商業化程序慢等瓶頸,亟待採取有效舉措予以破解。首先要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降低大模型企業裝置購置成本。其次,強化資料流通與跨區域合作,破解語料供給瓶頸。一是提升資料流通能力。二是發揮長三角一體化優勢,強化區域協作破解語料和算力難題。此外,開展大模型科技與場景創新,打造標誌性應用場景。
上海市政協委員、市歐美同學會會員姜雪峰持續關注科普教育、科研產出等話題,因為堅持在科研之餘做科普工作,他和青少年及其家長的接觸越來越多,也讓他開始思考“教育內卷”這個話題。姜雪峰表示,“雙減”之後,大多數教育迴歸本質培養,但時不時還有內卷的情緒與氛圍存在。如何破除內卷的不良情緒、內耗的巨大浪費,應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下一個重要目標。他認為,破除內卷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建議在學校的教育目標上,建立多元化學科目標。同時,以問題為導向,建立綜合學科評價體系。
來源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