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款怎麼都紅不了?

編輯 | 小溫
體感上次見到宋伊人,是前兩年她去參加《五十公里桃花塢》,小小一隻站在海邊上哭得不行,講已經7個多月沒工作、心情down得調整不過來。
她覺得自己“好慫”。
所以有點意外,這麼喪、不自信的宋伊人,今年卻出現在了《演員請就位3》。
過去她連看別人上演技綜藝都會代替緊張,認定了絕對不會參加這類節目,到頭來還是強行推翻自己的恐懼,因為“不能再這麼慫了”。
其實結果遠比她預期得要好,甚至在初試環節她是第一位被導師收走簡歷的選手。
熬過了那段自我否定的時間,這會是宋伊人新的開始嗎?
1. 
有一說一,在本季含量超標的牛鬼蛇神面前,宋伊人確實值得導師的pick。
第一期即興表演,宋伊人給自己設計的角色是賣身葬父的小乞丐。導師轉到面前她秒入戲,又羞又難過不敢和他們對視,只敢帶著哭腔小聲請求要兩張草蓆。
最妙的是章子怡問“你寫的是買還是賣呢?”宋伊人愣了愣看了眼紙板,在袖子上抹了把淚自嘲,“我不識字”。
當時大家都猜測這是宋伊人的臨場反應,畢竟明星寫錯字又不是稀罕事,但後來宋伊人在採訪裡講,這個點是故意設計的。
她清楚自己光靠演技不足把導師吸引住,於是抓住了小乞丐沒受過教育,不識字寫錯字這個合理的“漏洞”,建立起和導師的連結。
她總歸是對角色有思考和見解的那類演員。演乞丐,她有心裡寫人物小傳:
小乞丐在這裡跪了很久,餓了很多天才這麼瘦,路過的人總是因為她太瘦擔心她有病而拒絕,她才會著急忙慌在新的意向客戶面前澄清自己沒病、吃得不多,買了不虧。
還有隻根據《我要上學》的劇名,她就構建出了一個村裡小女孩兒沒錢上學,只能悄悄在班級門口偷聽的情境。和其他女演員一起卸完妝,她套上藍白校服,還特意往身上套了一件很鄉土的紅花棉馬甲。
雖然她後來的表現沒有拿到和初評級一樣的S,但導師給了她反應快、理解能力強、接受程度高的正面反饋。不是表演天才卻有塑造空間,是宋伊人成為演員的最大優勢。
2. 
只是這並不足以支撐宋伊人在內娛闖出名堂,儘管楊曉培都說市場對她的評價是戲好、是製片人跟平臺相對比較喜歡合作的型別。
想起來宋伊人最開始被大家知道,是在北電讀大一的時候拍了一組名為“致青春”的寫真。照片裡的她留著黑長直,穿著和綜藝裡差不多的藍白校服,笑得特別燦爛。
正是這次po照,還讓她參加了《天天向上》校花專場。就覺得宋伊人的透明體質在這裡已經有所體現,倒是有個民選“校花”的title,但整期節目下來只記得氣質更強烈的黃燦燦。
讀到大二,宋伊人去試鏡爾冬升的電影《三少爺的劍》,出乎她意料地被選中,演了江一燕的少年時期。
壞訊息是幾年後電影上映撲街,好訊息是宋伊人戲份少且表演沒有大瑕疵。
怎麼講,還是大學生的宋伊人,此時在網路上有一定知名度,又在名導的組裡拍了處女作,不要太順風順水。
這種幸運一直持續到大四那年,她遇見了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將夜》桑桑,被寧缺撿到,跟他相依為命的小侍女。
之所以能成人生角色,單方面覺得是因為桑桑最貼宋伊人。
書裡的桑桑不是大美女,反而黑不溜秋、身材瘦小,宋伊人跟陳飛宇還有第二部的王鶴棣感覺差了快兩個頭,扮起來倒是挺符合的。也是正當青春,可愛、乖巧的狀態信手拈來,整天跟個小掛件似的跟在寧缺旁邊。
私以為還挺重要的一點是,男頻劇裡他倆的愛情不是佔比最大的部分,當做點綴使得風味更佳。
《將夜》於宋伊人而言當然是有效出演,後來很多戲都是透過它找來的,但那些角色又似乎都一定程度被桑桑,還有宋伊人的自身條件定了型:
甜寵劇裡的傻白甜、元氣少女。劇照擱一起跟連連看似的。
這恐怕是宋伊人職業生涯的最大阻礙,脫離桑桑,她的硬體幾乎就是她的短板。
身形矮小單薄、臉蛋幼,決定了她在偶像劇這塊只能演甜妹,你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要求她演風情、裝御姐。要是演古偶還存在小身板兒撐不起復雜的衣裙、妝發的風險。
角色重複性過高,宋伊人演得疲,觀眾看得也累,甚至是不想看毫無慾望、張力的小學生談戀愛。

(當時也有人說她是小孩兒偷穿大人衣服、“小學校花”)

就,也不是很想看和她撞臉的何藍逗(1999年)演女主角跟人談戀愛。
何藍逗和陳飛宇在電影版《最好的我們》也組過CP,能說嗎,還不如她客串《蠻好的人生》被孫儷冤枉成小三,委屈巴巴要哭不哭地讓教授替她說句話給人的印象深。受氣包樣子怪萌的。
這異父異母的兩姐妹呢,何藍逗仗著年輕還能再苟幾年,宋伊人的臉已經隨著時間推移膠原蛋白流失,諸如法令紋一類的紋路存在感越發強烈,面部平整度欠佳的問題變得越發突出,過去搶眼的笑眼、酒窩都救不了,還產生一種“又老又小”視覺效果。
和她同病相憐,甚至狀況比她還嚴重些的卜冠今,這幾年尋到的思路是悄悄變美驚豔所有人。
當然,結果論這一招也沒起到讓卜冠今一躍成為爆款女主角的功效,反而很多人覺得她失去了過去的靈氣。
就理解了宋伊人和卜冠今的迷茫低落,即便從前心懷傲氣,也早就被不斷的否定、無數的被放棄磋磨得所剩無幾。
娛樂圈就是很現實,天賦異稟的純技術流是少數,絕大部分被看見的還是靠臉。先天條件不足的,難破局。
3. 
好在看宋伊人最近的動向,貌似有了要放棄自己甜不下去、熟不起來的偶像劇的架勢。
新開機戲是刑偵懸疑劇《法醫秦明之玩偶》,前兩個月播了家庭劇《六姊妹》。她穿得素素的扎倆小辮兒,不會有洋氣和地氣的衝突,也不會再有人嫌她長得不夠年輕,還挺有年代感。
和宋伊人算同一款的小隻甜妹沈月,也出演了《六姊妹》。
她倆演一對愛上同個物件的好朋友……夠抓馬。宋伊人想和男人結婚,尷尬勸說和男人互有好感的閨蜜放手,留對面的沈月在友情和愛情裡流淚掙扎。
過去總看她們和帥哥談一些幼稚戀愛,換到這樣正式的場景卻並不出戲。事實證明,生活劇也是她們可以嘗試的方向。

(她們演的青年時期)

突然覺得沈月才是這一型的天花板吧?
關鍵還是出名要趁早,其他幾位輸在沒有大爆款傍身無老本可吃,而沈月只需要一部《流星花園》,已經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杉菜。
有戲拍就幹回演員本職,不拍戲就去拍照、做綜藝,活得開心舒服還始終在大家面前保持熱度。這才是真正的蠻好的人生啊。
她一嘟嘴就不認識了……戳圖片檢視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