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關稅戰,中國必勝的底氣在哪裡?

各位朋友,今天咱們來好好聊聊當下這場舉世矚目的關稅大戰。這場關稅戰,可不單單是經濟領域的交鋒,它關乎著中國未來的走向,甚至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毫不誇張地說,要是中國能打贏這場關稅大戰,咱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將踏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如同當年新萬國來朝的漢唐盛世那般,國家昌盛,人民富足。今天,我就給大家好好剖析剖析,為什麼我們對中國打贏這場關稅戰要有十足的信心。
咱們先從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說起,這故事啊,和當下的經濟局勢以及各位的投資都息息相關。大家都知道 1842 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可你真以為英國發動這場戰爭僅僅是為了販賣鴉片嗎?錯!實際資料會說話,當時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中國實行自由貿易,為此強迫中國開放了 5 個通商港口。很多人覺得中國在這事兒上吃了大虧,可事實呢?中國才是最大的受益國!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英國向中國出口鴉片的行為是極其惡劣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1846 年,中國藉助英國建立的自由貿易渠道,進口了價值 3000 萬兩白銀的鴉片,聽起來很多對吧?可同年,中國透過這個自由貿易渠道出口的茶葉,價值高達 1 億兩白銀!就這茶葉和鴉片一對比,當年中國淨賺 7000 萬兩白銀。
1850 年呢,茶葉出口減去鴉片進口,中國淨賺 6000 萬兩白銀;1860 年,更是淨賺 1.2 億白銀。那個時候的清朝,可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你要是不信,我就問你,要是清朝不富裕,它拿什麼支付甲午戰爭高達 2.6 億兩白銀的賠款?又怎麼支付辛丑條約裡八國聯軍的 4.5 億兩白銀賠款?還有 1865 年爆發的太平天國戰爭,打仗不要錢嗎?錢從哪兒來?
再給大家說個事兒,1895 年之前,中國的北洋水師那可是亞洲最強的,擁有 25 艘主力戰艦,50 艘輔助艦,30 艘運輸艦,加起來接近 100 艘。當時有句話特別形象,說大清王朝買軍艦就像下餃子一樣。你猜猜,大清王朝為了組建這 100 艘戰艦的艦隊總共花了多少錢?僅僅 3000 萬兩白銀,而這不過是 1860 年中國出口順差的一半。
所以說啊,當時的大清王朝加入了當時的“世貿”,也就是和世界各國開展自由貿易,是最大的得利者之一。為啥呢?因為中國每年和英國的貿易都是順差,就跟現在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情況類似。但可惜的是,大清王朝垮臺之後,一直到 2001 年,時隔 160 年,我們才再次加入了由美國主導的 WTO。大家好好想想,今天我們每一個人能過上這麼富裕的生活,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 2001 年中國政府加入 WTO 之後,整個國家經濟的突飛猛進。由此可見,自由貿易是多麼的重要,它成就了大清王朝的晚期繁榮,也成就瞭如今的中國,更成就了在座的每一位朋友,讓大家有能力買房買車。
可現在問題來了,美國人不幹了。要知道,WTO 可是美國一手建立的,可如今它卻宣佈停止自由貿易,你猜這是為什麼?很簡單,因為美國無利可圖了。
2001 年中國加入世貿的時候,美國那叫一個激動,為啥呢?因為當時美國人控制著整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產品研發、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到批發零售,而中國只負責製造。就拿出口一個芭比娃娃來說,2001 年中國出口一個芭比娃娃到美國沃爾瑪,價格是 10 美元,可在美國沃爾瑪的售價卻是 99 美元。這中間的差價 89 美元是怎麼來的?就是除了製造以外的其他六大環節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美國靠著這六大環節,每賣一個從中國進口的芭比娃娃,就能賺取 89 美元的利潤。這就是自由貿易下的國際分工,美國希望中國越製造越貧窮,這樣它就能越富裕。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今天的中國企業,不管是華為、大疆這樣的高科技企業,還是做服裝、做皮帶、做褲子的傳統企業,都已經掌控了整條產業鏈。現在中國生產一個芭比娃娃,直接就能以 99 美元的價格賣到沃爾瑪。比如說廣州那些做服裝的企業,都已經將產業鏈牢牢掌控在手中。當中國的製造業掌控了整條產業鏈之後,美國賴以維繫的自由貿易就無利可圖了,這下大家聽明白了吧?
中美關稅戰對抗
所以,從奧巴馬時期開始,美國就不想再玩這一套了,到了拜登,再到現在的情況,這是一個必然的時代產物,就算換其他美國總統,也會面臨同樣的局面。為啥呢?因為中國太成功了,這 10 年來,中國各行各業都掌控了全世界的產業鏈,美國即便擁有那麼強大的軍事力量來維護自由貿易,也無濟於事了。
那美國怎麼辦呢?於是,就有了從 4 月 10 號開始的關稅大戰,這就是美國在挑戰自由貿易。而中國政府呢,一直在維護自由貿易。從 2025 年開始,中國肩負著一個重大的使命,那就是重新構建自由貿易的平臺。
大家要知道,英國當年可是打了 77 場戰爭才搞出了自由貿易體系,可見這有多難。中國想接手自由貿易,首先得發展哪個兵種呢?沒錯,就是海軍。這幾年大家也看到了,中國海軍又重現了當年北洋水師 “下餃子” 般的造艦速度。為啥要大力發展海軍呢?很簡單,沒有強大的海軍,將來就不會有自由貿易。你想想,你在海上賣貨,對方不給錢怎麼辦?找已經名存實亡的 WTO 仲裁嗎?沒用的,只能自己開著軍艦去要,對方能不給嗎?肯定得給。當年英國就是這麼幹的,美國也是這麼幹的。
所以大家看,中國這幾年把軍工力量都往海軍傾斜,今年第 11 艘 055 大區 —— 全世界最好的驅逐艦下水了,效能絕對超過美國。美國也知道中國的這一戰略佈局,它能做什麼呢?它只能採取一些微弱的手段,比如說對中國到美國卸貨的商船收取高額費用,高達 100 萬美金。美國妄圖透過這個辦法,讓全世界的訂單轉走,從而打擊中國的製造業,甚至還想借此微弱地打擊中國的海軍霸權。
但美國這算盤打得太響,卻不切實際,為啥呢?因為全球所有的商船,一半都是中國的。所以上個禮拜,中國商船宣佈不去美國卸貨了,船上載著的衣服、鞋子、襪子、手機、電腦、iPad 等等各種商品,都不運往美國了。這帶來了什麼結果呢?美國的港口貨運量少了一半,美國的港口工人失業了,那些貨車司機開始舉牌子抗議。貨物運不到超市,商品不夠了,物價上漲,民眾不滿。於是,前幾天美國 1500 萬人上街抗議政府的關稅政策,從加州開始,11 個州公開訴訟,說政府的貿易政策違憲。甚至美國財政部長、特斯拉馬斯克以及共和黨幾乎所有的參議員眾議員,都希望美國最高法院宣判政府的貿易政策違憲。這就是美國現在面臨的現狀,已經扛不住了。
美國內部矛盾與關稅戰影響
再看看中國這邊,我國最新的外貿資料創下了新高。要知道,美國從 4 月才開始對全世界加稅,可對中國,從今年 2 月 1 號就已經出手了。2 月關稅戰已經升級,但我們到 3 月底的進出口資料反而還超過了預期,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海外的需求在支撐。今年開年以來,海外多數經濟體的製造 PMI 都呈現出回暖的態勢。製造 PMI 是什麼呢?它是觀察一個地方製造業景不景氣的直觀指標,高於 50%,當地的製造業就在擴張,需求會增加;低於 50%,當地的製造業就在收縮,需求下降。放眼全球,今年一季度,亞洲製造業的 PMI 已經連續兩個月保持在 51% 以上,非洲在 3 月重回了擴張區間,歐洲雖然仍在收縮區間,但最近三個月的資料也是在逐漸回暖,只有美洲的指標還在下滑,美國最新的製造 PMI 也在下滑,和美洲的整體表現基本一致。所以總的看下來,全球大多數區域製造業的回暖是支撐我國一季度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海關資料顯示,我國一季度對亞洲和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了 7.8% 和 12.5%,增速均高於整體,歐盟和英國的消費支出環比增加,也推動了當地對我國產品的需求。總的來說,前三個月我國對全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都實現了增長。
另一方面,可能是搶出口因素。之前蘋果包機搶運 iPhone 的新聞大家還記得吧,因為 2 月開始美國的關稅大棒再次揮舞,市場不知道後面還會發生什麼,所以短期就出現了類似的企業搶出口、搶轉口的行為。在這兩個短期因素的影響下,雖然一季度關稅戰在升級,但我們的進出口資料反而還超過了預期。
而美國那邊呢,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當地時間 4 月 30 號,美國參議院就阻止特朗普關稅政策進行投票,結果一度以 49:49 平票。原本參議院是有機會阻止關稅的,但是兩位議員缺席,一位是民主黨的參議員正從韓國返回美國的路上,趕不及;另一位是一貫反對關稅政策的前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沒有參加。就在這白熱化的平票之下,副總統萬斯趕到國會大廈投出了決定性的一票,取消關稅的動議表決被暫時擱置。雖然沒能成功阻止關稅,但一票之差已經暴露出美國內部的分歧和撕裂已經非常嚴重了。
即使參議院通過了叫停關稅的投票議案,也很難透過眾議院,畢竟共和黨在眾議院擁有多數的席位,哪怕私下對關稅表示擔憂,但是大部分共和黨人也不願公開反對特朗普。支持者表示願意給更多時間來證明新政策的效果,但民主黨人認為不能對瘋狂的關稅政策袖手旁觀,因為這導致的悽慘經濟資料正在損害美國。
投票當天,美國一季度的經濟資料出爐,GDP 環比萎縮 0.3%,這也是美國經濟三年來首次萎縮,分析普遍認為很大程度是關稅惹的禍。可特朗普卻一邊甩鍋給拜登政府,一邊給民眾畫餅說美國即將迎來好日子,幾乎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在下跌。但實際情況呢?美國人民估計都一臉懵,服裝將大漲 65%,鮮花漲 8% – 10%,嬰兒車從 899 美元飆升至 1200 美元,電商平臺平均漲幅接近 30%,三條原價 23.61 美元的短褲漲價到 56.36 美元,漲幅超過了 138%,部分商品的最高漲幅甚至達到 377%。美國 4 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 5 個月下降,美國的零售、汽車、航空、科技企業紛紛預警業績波動,快遞巨頭宣佈裁員 2 萬人,民調顯示民眾對於特朗普處理美國經濟方式的反對率甚至高達 56%。
特朗普似乎不願承認全球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和複雜性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即使做好了陣痛的準備,這痛也是他無法承受的,更何況現在看來還可能是曠日持久的長痛。於是,怕失血過多的美國一方面拼命止血,比如從豁免電子產品到汽車關稅降級;一方面急著談判,可碰到中國這塊硬鋼板,中國不吃極限施壓這一套。
美國就上手段放煙霧彈,不斷釋放假訊息說中方急於找美國談判,為的是給其他國家制造時間壓力,讓他們為了急於達成協議,向美方讓步更多的利益。實際上,卻是美國自己透過多渠道主動與中方接觸,希望趕緊談。可美國這一套操作,被中國不屈不退不入坑的堅定立場和及時闢謠啪啪打臉,也給其他國家打了樣,讓他們看清了虛張聲勢的美國打的是什麼主意。所以,美國越想速戰速決,貿易伙伴越是緩兵謹慎。美國近期的優先談判物件中,韓國表示 6 月 3 號韓國總統選舉前不可能敲定協議,英國也表示不急於與美國達成協議,談判處於僵持階段。
曾因提前預警 2008 年金融危機風險而名聲大噪的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達利歐近日發表文章表示,加徵關稅造成的傷害並不會隨著貿易談判的到來而結束,美國想擺脫傷害恐怕為時已晚,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經濟秩序正在加速瓦解,越來越多的國家將適應與美國的切割並脫離美國繼續發展,這就是全球經濟多極化的不可逆潮流,試圖用關稅大棒來修補霸權裂痕,就像在流沙上澆築混凝土,看似穩固實則加速塌陷,特朗普的關稅戰如同金庸小說中的七傷拳,在打傷別人之前先讓自己嚴重受傷,當然,受傷的並不是特朗普本人,而是美國經濟和美國民眾。
據彭博社分析,特朗普瘋狂的關稅戰將給美國經濟帶來一系列災難性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美國將面臨大量的商品短缺。美國 4 月初提高對華關稅至 145%,美國的貨物運輸量暴跌,降幅可能高達 60%,畢竟中國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之一,並且對於中國的大量商品,美國根本就找不到替代品,或者找不到足夠多的替代品。到了 5 月中旬,成千上萬家美國企業都需要補充庫存,美國兩大零售企業沃爾瑪和塔吉特公司都當面警告特朗普稱,購物者可能會看到空空如也的貨架和飛漲的價格。還有經濟學家預測,由於大量商品短缺,卡車運輸、物流和零售等行業即將出現大規模裁員。就算特朗普採取靈活的態度去降低關稅,但是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的破壞性影響已經形成,各行各業都遭到了損害,美國經濟難免遭到供應衝擊,這種衝擊可能會一直延續到今年聖誕節。
第二大影響是美國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將普遍上升,進口商品成本因關稅而上漲,零售商為了維持利潤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物價隨之上漲。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研究資料顯示,美國政府實施的關稅措施,在短時期內使物價水平攀升了 3%,每個美國家庭平均每年要損失 4900 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就在 4 月 28 日,多年來向中國出口的美國零售商在與美國政府溝通後,已通知部分供應商恢復發貨,關稅由美國買家承擔,其實就意味著會有美國消費者最終買單。
第三,關稅戰導致美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美國不斷升級的關稅政策抑制了全球經濟增長,也對美國自身的經濟造成衝擊。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波森表示,受關稅政策影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高達 60% – 65%,美國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經濟學家斯洛克甚至表示美國今年進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已經飆升至 90%。此外,關稅戰已經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上漲,美元指數持續下降,資金持續流出美國金融市場,這些一系列問題,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中國應對策略與勝利底氣
再看看中國,面對美國的種種進攻,我們該怎麼辦呢?金庸老爺子告訴我們,重要的是練好自己的內功,見招拆招。只要我們能夠和美國長期耗下去,不用我們自己主動出擊,美國自己可能就扛不住了。面對特朗普的瘋狂出擊,我們穩住陣腳,辦好自己的事才是硬道理。就像中國在自由貿易領域不斷佈局,從 2025 年開始積極構建自己的自由貿易平臺,大力發展海軍保障貿易安全。而且,中國的製造業已經掌控了全球產業鏈,這是我們的底氣所在。
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也表示,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美國消費者與企業都會受到其負面影響,受關稅政策影響,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經顯著上升。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得人心,對其自身經濟的傷害巨大。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蜜雪冰城大家都知道吧。它先瘋狂開店,下沉到中國的二級城市,甚至是三線四線城市。它不在成本高昂的一線城市和大都市競爭,而是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入手,在全國開了 2 萬家店。賣水本身利潤可能不高,但它透過加盟賺錢,一個店收加盟費 20 萬塊,2 萬個店就是 40 億。
然後它收購做塑膠的工廠,專門生產吸管和塑膠殼,每個賣給自己的店掙一塊錢。接著收購做糖的企業,把糖供應給店鋪,還收購種檸檬的山,把檸檬也賣給店鋪。它不斷增加產品種類,完善產業鏈。
截止到今年,它在全世界開出了 5 萬家店,連美國都有它的店。它把整體的產業鏈上游倒著推,先做市場,再把相關工廠都買下來。下一步還準備進軍物流產業,和 “三通一達” 競爭,甚至未來有可能開航空公司、報航線,順便賣點其他東西。你看,蜜雪冰城透過掌控產業鏈,市值達到了 1.77 萬億,創造了香港股市建市以來的最高值。這就是掌控產業鏈的力量,而中國眾多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掌控力,正如同蜜雪冰城在其領域內的佈局一樣,是我們打贏關稅戰的重要保障。
所以說,這場關稅戰,中國必勝!中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力量,將重新建立橫跨 193 個國家的精英自由貿易市場。4 月 20 號,中國召集了 193 個國家,這就是中國要領頭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不要美國參與的自由貿易體系的訊號。
年輕人,你們有幸在 2025 年見證全世界第一場世界貿易大戰,這是歷史賦予你們的機遇。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