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一人公司》豆瓣評分出來了,非常不真實,9.9分。
感謝讀者們的支援,讓我們短暫超越餘華一會會哈哈!

這次《一人公司》上市,也組織了精讀活動,邀請參與本書編輯的鈺兒帶來共讀拆解,收穫了超多好評,分享其中一篇拆解稿:
正文:
大家好,我是鈺兒,覺醒前首席內容官。
同時也是從頭到尾深度參與《一人公司》編輯的工作人員,除作者外,沒有人比我更瞭解這本書。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本書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內容叭。
以下是本次分享目錄:
一、什麼是一人公司二、如何打造一人公司三、做一人公司需要什麼動機和方法
一人公司放在過去,人們會覺得簡直是胡扯,怎麼可能?
但在現在,不止可能,而且很多人也做到了,比如本書的作者——阿貓、魚堂主,以及很多博主,包括鈺兒也是。
如果你想透過做自媒體過上一人公司的生活,那麼這本書,一定要好好學習!
1/什麼是一人公司?
簡單來說,就是以一人為主體打造商業閉環的商業模式。
核心的理念是:低成本、小規模和商業閉環。
這種商業模式,之所以能讓人獲得上班收入的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潤,就是因為它能讓一個人做到傳統模式下一家公司才能做到的事。
當然啦,一人公司也不是說只能有一個人。
只要不是單純追求增長,而是關注高效地獲取利潤,小團隊也可以使用這個商業模式,也能被稱作“一人公司”。
實體公司,普遍成本高,但一人公司在家創業,只需要租房成本和使用網路的成本,剩下的就是付出時間和精力,成本非常低。
那一個人,怎麼實現商業閉環?
答案是具備四個基本要素就可以:使用者 (客戶)、產品、推廣、運營。
今天我們來聊客戶和產品。
凱文 · 凱利提出過“1000 個鐵桿粉絲理論”,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意思是一個人只要能找到 1000 個為你付費的鐵桿粉絲,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
比如,咱們都知道的知識星球,可以在上面創辦付費學習社群。
假設一個人的付費社群中有 1000 位使用者,每人每年為此付費 200 元,那麼你就可以獲得 20 萬元的營收,這已經比大部分上班族的年收入高了。
阿貓,從創業到現在, 5 年內做了 10 個“星球”,營收達到 500 萬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商業模式。
也就是,現在做自媒體,只要你能為客戶創造有價值的服務,只需要很少的“鐵粉”使用者,你就可以開啟自己的一人公司。
一人公司,是如何做到能低成本、高收益的呢?
主要是2點:
第一,具備商業閉環,能夠賺到整體專案產品的利潤;
第二,擁有可複製的產品,能夠讓收益成倍增長。
這裡提到了產品,對自媒體而言,什麼是產品?
能滿足他人需求的服務,就是你的產品。
一人公司的產品有兩個型別:可複製型產品和服務型產品。
第一,可複製型產品。公眾號文章、音訊課程、社群內容、圖書等,都具備可以複製的特徵。
可複製型產品具有重複性特點,只需要你投入一次創造,就可以無限量銷售、獲取利潤。
假設你擁有一個有 10 萬粉絲的公眾號,寫一篇文章需要 1 小時,那麼給 10 個人看和給 10 萬人看的時間成本都是 1 小時;
當你做了一門線上課程,無論是賣 100 份還是 1000 份,做課的成本都是一樣的。
再舉個例子,像我是做心理情感賽道的,之前有明星塌房的時候,我就寫相關的文章。
一個人看也是看,100個人看也是看,成千上萬的人看也是看,但我的時間只出售一份,寫完之後,很多人覺得很有意思就加我好友。這樣子的話我的私域是不是就在積累?
第二,服務型產品。
諮詢、線下課程、訓練營、私教等,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且無法大量複製的服務。
服務型產品針對的是某類具體問題或具體客戶人群,更加有針對性,投入的資源成本比較高,通常適合做成高客單價的產品。
比如說我經常寫相關的心理文章,那一定會接到心理諮詢。
剛開始入行的時候,我一小時諮詢是100塊錢,後來隨著使用者的積累,慢慢的增長到了200塊錢一個小時,再到後來300塊,500塊,因為隨著積累,服務更好,時間也更加寶貴了。
至於如何選擇做什麼產品?如何做自己的產品?會在第三章給大家詳細分享。
《一人公司》也有在噹噹上架,迫不及待的小夥伴,可以直接下方買書先看起來

2/ 如何打造一家一人公司
如果你也想擁有自己的一人公司,那在開始前,一定先問一下自己:
我創辦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實現自我、過上更好的生活,還是想成為一個企業家?
所以,想打造一人公司,一定要記住兩點,這是很多人的誤區!
第一,儘快讓自己完成商業化
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商業的底層邏輯就是追求利潤。
你可以有情懷,你可以有追求,但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要先見到第一筆錢,先拿到能讓你運轉商業飛輪的利潤。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見了太多太多的人在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積累到了一些使用者,但是一直不好意思去做產品,覺得拿別人的錢內心過意不去,這裡就是進入到了誤區
一定要在有使用者後,儘快地跑通流程,儘快地測試使用者的需求,儘快地提供產品和服務,很多人有完美主義,遲遲開始不了,一直在計劃構思.
但開始時不需要做得太好或者賺得太多,只需要很好地解決問題就可以!
第二,ᅠ效率至上,行動速度要快。
一人公司沒有資源優勢和規模優勢,唯一能夠與競爭者比拼的就是效率
比如,我自己親眼看到, 當時Open AI 釋出了第3.5 代 GPT 後的第三天,阿貓就建立了一個 GPT 應用社群。
而有些公司做出這樣的決策比我們晚了兩個月,參與社群報名的人數就少了一半。
再比如,我在起號階段,經常寫一些明星相關的熱點,有次看到熱點後,迅速在其他平臺進行了引流,短短5分鐘之內,微信公眾號增加了1500人。
如果當時我什麼都沒有做,那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的增加,而且後面有人看到我這樣做之後也模仿,但很快被禁言了。
之所以要效率至上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不盡快開始行動,那你將什麼都學不到。
你不開始發內容,就不可能寫好內容,你不開始做產品,就不可能把產品做好,所以快的本質是一種執行力。
很多人就喜歡學東西,不停的學學,學和幹,永遠是兩回事,一定要記住。
比如,同樣是做影片,單純學方法是沒意義的,必須上手拍攝、剪輯、釋出幾條影片才有意義。
無論你的產品是內容還是課程,都要儘快釋出,然後根據情況不斷最佳化,要以快制勝。
我一開始也是不敢做產品的,後來做了心理突破之後,到現在為止,做了有七八款產品。
雖然最後只留下了兩款,淘汰了很多,但如果我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現在,那也就更不會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感受到哪些有利於服務使用者,哪些是想當然。
接著說,如果你明天就要從頭開創一個公司,沒有客戶也沒有粉絲,你該怎樣建立客戶群,怎樣吸引新客戶呢?
第一,找到你的價值點。
比如,魚堂主在他的公眾號免費為大家解讀超過 100 本書,經過長期的分享,他得到了很多對他分享有興趣的同學的認可。
大家知道他是職業讀書人,如果想學習讀書方法、解決與讀書相關的問題,找他就對了。
第二,做出簡單可落地的產品。
比如,魚堂主開始時會解讀和分享書中的內容,這是他讀書能力很強的價值體現;
後來他創辦讀書社群,把經驗做成讀書課程,幫助使用者解決讀書難題,這個課程就是產品。
一定記住,開始的產品不要太複雜,越簡單越好,只要能夠解決使用者的需求、順利交付就行
第三,找到第一個付費的人。
積累期,你可以透過免費內容建立影響力,但後期就要找到你的付費使用者。
找到付費使用者的重點,不是馬上讓產品變現,而是去驗證你的產品是否有價值。
如果你的內容分享出來後有很多人誇獎,可是到了付費的時候卻沒有人願意為此花錢,這樣的產品價值就很虛。
怎麼找到付費的人?
很多時候,只要你開始持續的去寫文章,在文章中聚焦出你的標籤,就能吸引到對應的人。
比如我的標籤長期寫文章,大家對我的認知就是心理 情感 關係,那麼有相關困惑的時候,作為忠實讀者 可能就會來找我付費,事實也是如此。
如果沒有人來找你,那你就在朋友圈去發訊息,做測試來招募。
這裡注意哦,找到第一個付費使用者,為他提供專業的服務,然後再找到下一個。
在這個過程中,儘可能找到更多人,一定要關注你的溝通方式和你提供的服務,能否被使用者理解並接受。
不要抱著賣貨的心態,不要讓對方感覺你在推銷,而是要先為對方提供有價值的建議,然後再慢慢推廣你的服務。
第四,複製你的商業閉環。
一旦找到了價值點,擁有了產品,找到了付費使用者,剩下的就是複製的過程,這也是一人公司賺錢的核心。
從開始創辦第一個“知識星球”到現在,五年時間過去了,阿貓已經創辦了第十個“知識星球”,透過不斷複製商業閉環來做專案,不斷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
3/ 實現一人公司需要具備哪些動機和方法
阿貓一畢業就是一家“一人公司”,沒有全職上過一天班。
那麼,為什麼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全職上班,到底是什麼動機和方法促成他走向這條路的呢?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上班興趣不足和收入天花板低。
如果想靠上班讓收入達到非常可觀的水平,比較困難。
第二,能優先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自己做老闆,那麼就需要你來把握整個公司的走向,判斷當下哪件事情更值得做、更有價值,然後行動。
第三,懂得購買他人的服務。
作為老闆,你需要進一步釋放自己的精力,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這時候,對於基礎事項、流程類事項、需要重複花時間的事項,可以外包給別人做。
比如說我沒和阿貓一起工作之前,他一個人要做所有的事情:寫文章、排版、釋出,找素材、加好友、發信息包、發朋友圈、寫星球內容等等,非常繁忙。
在我加入之後,他就只需要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一些基礎事情就可以交給我來做。
同樣的,鈺兒在成為一人公司之後,也是像阿貓一樣,要做所有的事情。
後來有了助理之後,基礎事項助理來幫我完成,我可以釋放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第四,集中火力投入一件事。
阿貓一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前兩年的時間基本上都集中在做公眾號上,一直埋頭做。
後來公眾號慢慢能夠持續帶來收益了,也有了一定成績,才開始慢慢去嘗試做直播、拍影片等,每一個新的嘗試都花了 1 ~ 3 年的時間去集中攻克。
這裡想和大家說的是:千萬不要三分鐘熱度,不要聽別人說哪裡是風口就往哪裡跑,然後不停切換賽道、做不同的事情,成功需要沉澱。
大多數失敗的人,都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不斷地追著各種風口,最後發現哪件事情也沒做好。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內容啦,希望對你有啟發。
對《一人公司》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直接下方買書閱讀。
以及,本週日(24號)下午,人郵出版社牽頭,我們也聯合深圳羅湖書城,籌備了一場《一人公司》線下籤售活動。
我和魚堂主都會到場,深圳周邊的小夥伴,歡迎報名,來線下見一面。
給大家準備了人手一份《一人公司》實體書和【覺醒藏金閣星球】,前100位報名,還有一份周邊帆布袋伴手禮

週末見!

關鍵詞
自媒體
產品
就是
阿貓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