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釋出了一條推文:“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的門診介紹。現在,這條推文的閱讀量已破6萬。大家都非常好奇,數學學不好真的能治好嗎?
查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預約小程式可以看到,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屬於特需門診。小程式內顯示,門診的價格為316元。醫院給出的預約時間從10月8日開始,首批開放名額分別在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目前三天的就診號源已經全部約滿,可謂“一號難求”。



醫院提供的資料裡還顯示,雖然門診的名字和數學掛鉤,但背後的問題可能是空間知覺和想象能力不足導致的,這不僅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幾何、算數等數學問題時有困難,還會難以理解物理、化學等學科中的抽象概念。
不少網友稱
“第一次聽說這樣的科室,長見識了”






“要是自己小時候也有就好了”




更有網友腦洞大開
“上班困難科室瞭解一下?”


雖然網友們對“學習困難”表達了種種感同身受的調侃,但其背後的醫學原因值得更加嚴肅的思考。

相關科室負責醫生直言,
學習困難是一個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孩子學習狀態不好、成績不良的結果。
第一種神經發育問題造成的“學習困難”,實際上有一系列的生理原因。
這些生理問題在診斷上可能包含“學習障礙”(包括閱讀障礙,書寫障礙、數學障礙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精神發育遲緩”、“孤獨譜系障礙(自閉症)”等,這些都是和神經系統發育有關的問題。
“其中,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是我們門診最常見的情況,這些孩子因為神經發育不完善,難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學習的時候容易分心、發呆、畏難,影響了學習成績。”醫生說。
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學習障礙”(包括閱讀障礙,書寫障礙、數學障礙等),這些孩子雖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項特定的學習能力方面發育落後,影響到相應的學科成績。
醫生表示,這兩類孩子往往被家長和老師誤解成“小學渣”或者不愛學習的“小懶蟲”。但實際上,經過正規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專業的康復訓練等,這些孩子的情況是可以大大改善的,甚至從“學渣”逆襲成“學霸”。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廣泛的神經發育問題,比如“精神發育遲緩”、“孤獨譜系障礙”等,對學習的影響更大。
醫生表示,這類孩子如果能參加專業的康復訓練,再配合教學上的輔助,同樣也可以獲得明顯的進步。
“來到學習困難門診就診的孩子之中,還有大約三分之一存在一些情緒和精神心理障礙,比如‘學校適應障礙’‘焦慮抑鬱’等。”醫生表示,尤其在中學階段來就診的孩子情緒問題的比例很高,孩子在焦慮緊張、情緒低落的狀態影響下,導致精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困難容易放棄,缺乏自信,對學習狀態造成很大的影響。
“很多孩子受到情緒問題和學習退步的雙重打擊後,甚至會沉迷網路,對學習喪失興趣,和大人對抗,被家長、老師誤解為‘青春期叛逆’。”醫生說。
面對情緒問題的孩子,醫生通常採取綜合治療,動員家庭和學校給予心理支援,輔以藥物和心理治療,幫助孩子恢復學習和心理平衡。
醫生指出。
例如,有的家庭給孩子安排過重的學習任務,缺乏運動和休息時間;有的家長頻繁更換輔導方式,導致孩子難以適應;還有些家庭學習環境嘈雜,孩子難以專注。
因此,面對新開的“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專科門診,家長應相信科學和醫院,尤其是國家公立醫院。既然門診設立,必定有辦法幫助那些真正需要關注的孩子,適應學習上的挑戰。
家長首先要區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專業幫助,還是家長的焦慮作祟。醫院並不能直接提高孩子的考試成績,但可能緩解孩子和家長的“教育焦慮”。有些“問題”無法徹底解決,但大部分心理問題是可以改善的。
數學計算評測
▽▽▽

空間定向評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