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啟動對無人機、多晶矽232調查,意欲何為?

2025.07.17

本文字數:1976,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馮迪凡
當地時間14日,美國披露了兩項新的232調查,分別是針對“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以及“多晶矽及其衍生品”。
具體而言,上述兩項調查均已在7月1日開始,目前都已在美國《聯邦公報》上刊登通知,公開徵求上述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意見。
北京廣問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管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調查顯示出美國該類調查已從產業鏈上游的基礎材料延伸至下游的高科技應用及衍生品,需引起警惕。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方針對發起調查的行業和產品,均不具備產業比較優勢,如執意加徵關稅,也會傷害其國內產業鏈。
管健對記者解釋道,美方認為,上述產業由於受到了外部衝擊無法做大,且衝擊了國家安全,為此美方需要採取措施進行保護,促進國內生產,擺脫對國外依賴,“至少表面上美方邏輯是如此。”
他還表示,未來比起所謂“對等關稅”,更要關注的是301調查以及美方以國家安全為名義的232調查,對這類調查更要提高警惕意識。

美國針對無人機、多晶矽232調查
上述兩項232調查都依據《1962年貿易擴充套件法》第232條由美國商務部自行啟動。該法律授權美國商務部就進口產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進行調查。
通常,在調查啟動後的270天內,商務部必須向美國總統提交調查報告,並提出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的建議措施。隨後,總統將決定是否認同商務部的結論,並決定是否採取徵稅等行動以調整相關進口,從而減輕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目前這兩起調查都處於公共意見徵集階段,美國商務部表示,任何利益相關方可在《聯邦公告》釋出之日起21天內,即當地時間8月4日前,向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域性提交評論意見。
在針對“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的調查方面,美國商務部的資訊顯示,美方著重於調查美國對無人機系統(UAS)及其零部件當前及未來的需求,美國國內生產的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是否有能力滿足美國國內的需求,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的外國供應鏈在滿足美國需求方面的作用,美國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進口集中於少數供應商的情況及相關風險等。
美方還希望在調查中瞭解,增強美國國內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產能以降低出口依賴的可行性,現行貿易政策對美國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生產的影響,以及是否有必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如關稅或配額)以保護國家安全等。
在針對多晶矽及其衍生品方面,美方著重希望透過調查瞭解美國對多晶矽及其衍生產品當前及未來的需求,美國國內生產的多晶矽及其衍生產品是否有能力滿足美國國內的需求,多晶矽及其衍生產品的外國供應鏈在滿足美國需求方面的作用以及美國多晶矽及其衍生產品進口集中於少數供應商的情況及相關風險等。其他調查內容也同對無人機的調查高度類似。
“目前232調查的這些產品基本都是美國沒有什麼比較優勢的產品。這些調查感覺都是為出臺保護關稅和促進國內生產做鋪墊的。”管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解釋道,美方此前在對鋼鐵產品進行232調查時也是同樣邏輯,且在加徵關稅之後,就把整個市場保護起來,這樣美方國內市場就有利可圖,其國內就會有人願意去投資去生產。
對於其徵稅前景,管健認為,至少從目前看,美方還是比較傾向於關稅手段的。

警惕更多232調查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美方出臺的232調查涉及鋼鋁及其衍生品、汽車、銅、半導體、醫藥產品、關鍵礦產和衍生品、卡車、木材、商用飛機和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以及多晶矽及其衍生品等共11項。
其中,已經開始徵收的為50%的鋼鋁關稅,後擴大至其衍生品;25%的汽車關稅,涉及汽車產品1530億美元,汽車零件2790億美元以及50%的銅關稅,涉及產品價值在170億美元左右。
管健解釋道,以鋼鋁232調查為例,其定位為“戰略資源”:在發起232調查時,美國首先透過確立目標產品的戰略定位,賦予其不可替代的戰略屬性,將其描述為“對國家生存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戰略資源”。這一步驟的核心在於論證相關產品在國防和經濟領域中的雙重重要性。
隨後,美方以量化資料構建國家安全威脅。他解釋道,在確立產品的戰略地位之後,美國進一步利用詳盡的資料與實證分析來量化進口對本國產業的衝擊,從而構建“國家安全威脅”。
他表示,美方還拓展“國家安全”概念外延,將原本屬於經濟範疇的貿易問題升級為生存性的安全危機。
“美國還擔憂產業空心化所帶來的長期風險。此外,美國還將經濟安全直接等同於國家安全,認為大規模的產業衰退所引發的失業問題,不僅造成區域性貧困和社會不穩定,還可能激化政治極化。”他解釋道。
管健總結道,在此前的232調查中,美方專注於衍生品原料和衍生品,該調查不僅針對產品本身,還針對衍生品採取232措施,以鋼鐵和鋁產品的衍生品為例,就可以把洗衣機等主要產品都囊括進來。
但美方“此次又延伸至產業鏈,對於產業的上下游都要進行保護。”管健解釋道。
微信編輯 | 七三
實習生 | 小朱
推薦閱讀

三小時搬800箱,一臺機器人或可替代約1.4~2名工人!實探智元機器人落地工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