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加拿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原本只是買塊麵包、拿杯咖啡、在自動結賬機前掃碼,卻頻頻被“要求”支付小費。這個現象如今有了一個新名字:Tip Creep:小費滲透氾濫。

“現在你幾乎在哪兒都能看到小費的提示,” 多倫多居民Catherine抱怨說,“甚至在珠寶店買個小飾品,結賬機器也問我要不要小費。”
曾經只出現在餐廳、酒吧的“小費文化”,正在無聲地霸佔侵入各種日常消費場景:自助結賬機、快餐視窗、甚至瓶裝酒專賣店,幾乎無處不在。
這種“擴張式的小費文化”,正成為加拿大消費者新的“情緒炸點”。

專家表示,這種變化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是數字支付系統的普及。只需在結賬機器上預設幾個選項,就能輕鬆“提示”顧客選擇15%、18%、甚至20%的小費。
“技術把要小費這件事變得太容易了,”圭爾夫大學食物經濟學教授Mike Von Massow在接受CTV採訪時表示,“但這種便利也模糊了小費的界限。”

過去三年,加拿大的小費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疫情期間,出於對一線服務人員的感激,很多人主動多給小費。但隨著通脹飆升、房貸上漲,曾經的慷慨逐漸被普通老百姓的精打細算取代。“消費者的錢包越來越緊,但商家的小費要求卻越來越高,” Von Massow說。

一項由 H&R Block 釋出的調查顯示:
-
90%的加拿大人認為小費已經太貴了;
-
82%的人表示越來越多的地方在要求小費;
-
四分之一的人稱,自己曾在“意料之外”或“令人不適”的場景中被要求小費;
-
平均大家能接受的小費僅為9%——遠低於商家常常彈出的15%、18%、20%。
一邊是收入縮水通貨膨脹,一邊是被裹挾“你不給是不是顯得很小氣”,誰的錢不是辛辛苦苦掙來的?
尤其讓人不滿的是,很多結賬機的預設設定將“15%”作為最小選項,而“自定義”按鈕則隱藏在選單角落,稍不注意,手一滑就點了“20%”。

從“願意給”變成了“被迫點”,加拿大的小費從“心意”變成了“壓力”,簡直成了“消費附加稅”。
面對公眾愈發高漲的不滿情緒,魁北克省成為加拿大第一個出手整治“無底線小費文化”的省份。(回顧:加拿大首個省實施新規!“小費”稅前計,標錯價賠$15!超市餐館商店全變)
新法規規定:商家在計算建議小費時,必須以稅前價格為基準;餐廳與咖啡店不得透過加粗、標紅等方式誘導顧客多給小費;而小費也必須明確標註為“可選”而非預設。

“這是一種透明度的勝利,”一位蒙特利爾網友評論說,“終於不用為銷售稅再給小費了。”
而在魁北克之外的加拿大大多數地區,小費系統依舊是“想怎麼彈窗就怎麼彈”。消費者在疲於奔命的經濟現實中,除了“習慣”,別無選擇。很多人都在問安省,BC省什麼時候能跟進?
“我不是不想給小費,”溫哥華的Ali說,“但我需要知道,這筆錢我給得值,而不是因為機器讓我不得不給。”

今年年初,CTV的一篇新聞曾給出過一份非官方加拿大小費指南,羅列出各服務行業工作人員期待的小費%,我們來看下:
-
餐廳:預期給 15% 到 20%
-
酒吧:預期給每杯酒至少 $1加元
-
外賣:歡迎給零錢或至少 10%
-
外賣送餐:預期給小費至少為 $5 加元或 10%
-
咖啡館、咖啡店、麵包店:歡迎給零錢或至少 10%
-
計程車和拼車:預期給 10% 至 15%
-
導遊和酒店工作人員:歡迎給幾加元
-
健康和美容美髮服務:預期給15%到20%
然而加拿大可能並不認同這些小費禮儀。在社交媒體上,大批網友瘋狂吐槽,小費不該變成被”強制打賞”,大家紛紛爆出離譜被索要小費的事兒。
“在Home Depot,一位店員幫我把一袋袋土裝進貨車,試圖讓我給他小費。”

“在一家加油站被要小費。”

“是啊。去換機油的時候他們要小費。Mr Sub,大多數披薩店,Subway sub。洗車店!”

“我在Jiffy Lube換雪胎被要小費”

“乾洗店被要小費”

“所有地方都要小費,現在你去公共廁所也被要小費”

“我在蛋糕店被要小費,買個$100的生日蛋糕還要付$18小費”

“我在藥店的櫥窗櫃檯看到放了給小費罐”

“我在等紅燈,一個醉漢過來跟我要小費???打賞你在十字路口走醉步?!”

“安省米爾頓的星巴克Drive-thru要小費,我直接按跳過鍵”

“麥當勞drive-thru被要小費”

“我在pizza pizza走進去買塊披薩被要小費。”

“我拒絕給小費,尤其是在那些不僱傭加拿大人的地方。”

“你去調查一下那些從員工那裡偷小費的爛印度餐館?那故事比你在這裡說的還要精彩。”

“幾乎每個有印度人工作的店都這樣,她們什麼都不做也要小費,Subway、Tim Hortons。滾蛋。我已經被榨乾用交的稅付你們的補貼工資了。”

“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給每個人一份能餬口的工資!小費是種族主義的根源!看看歷史就知道了。他們說出去吃飯很好,但當你花了$100吃一頓飯,卻要付至少20%的小費時,情況就不一樣了,而且大多數時候服務都很糟糕。”

“現在幾乎所有地方都要小費。我很驚訝沃爾瑪的自助結賬居然還沒收小費。”

大家對加拿大的小費文化氾濫蔓延怎麼看?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