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的文旅空城,有救了?

近期重要會議非常頻繁,動作很多,對房、股、匯率、黃金有什麼影響?川渝近期為何討論熱度變高?點選上方預約按鈕⬆️,鎖定本週五中午漢城老師直播
作者 | 布語
意外!爛尾的“天下第一水司樓”,居然有人接盤了。
貴州獨山縣水司樓(影片截圖)
作為貴州獨山縣欠債400億建的“奇觀工程”之一,水司樓曾被評“全國十大最醜建築”,因為黑紅出圈。
誰是接盤俠?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貴州省國資委實控的貴州省旅遊產業發展集團和格美集團將成為出資人,共同開發“淨心谷酒店”專案——這個酒店,說的正是水司樓。
如果說省屬國企出手還能理解,那麼坐擁“格林豪泰”等酒店品牌的格美集團入局,則顯得不同尋常。
現場流傳出的照片也顯示,水司樓標誌性的琉璃件、木結構外掛已經消失,逐漸向現代酒店“變身”。
改造中的淨心谷酒店(影片截圖)
事實上,獨山縣並不是孤例,最近各地密集傳出爛尾、閒置文旅專案“鹹魚翻生”的訊息:
湖南益陽,已經爛尾7年的江南古城,部分割槽域重新開工;
陝西西安,原西安恒大文旅城部分地塊被接手,爛尾的恒大童世界也有團隊入駐盤活;
甘肅慶陽一口氣將20個景區專案納入盤活清單中,要求2025年前完成整改;
……
地方的頻繁動作背後,國家也出手了,很多“砸鍋賣鐵”的城市,看到了化債希望。
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用好各類財政、金融、投資政策,支援旅遊企業盤活存量旅遊專案與存量旅遊資產。
這一次,躺在各地荒廢長草的爛尾景點們,終於有救了?
中國有多少景區,躺在爛尾的泥沼裡?恐怕不少。
幾年前各地扎堆上馬的旅遊古鎮,是爛尾的重災區。比如,號稱總投資40億元、要打造國家5A級景區的濟南宋風古城,自2019年開工以來進展緩慢,至今連第一期工程都沒完工。
濟南宋風古城(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已經建成的古城,很多日子也不好過。斥資20多億打造的張家界大庸古城,因為長期經營不善,已經於近日向法院提交了重整申請。
如果重整失敗,大庸古城將成為國內第一個宣告破產的文旅古城。
2012年,中國古城與文化研究院院長林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國共有2800多座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古城鎮。”
這個資料有多誇張?目前全國縣城數量不足1500個,算下來,平均每個縣城就要標配兩個古鎮。其中,又有多少古鎮面臨宋風古城和大庸古城的問題?
關於這些文旅專案為何會爛尾,新華社《瞭望》週刊總結了三大原因:
開發企業“爆雷”、專案本身“埋雷”、地方政績衝動
很多文旅專案的投資商,本身就是房地產企業。這些公司發展旅遊是假,藉此圈地賣樓是真。隨著近兩年樓市遇冷,不少地產商資金暴雷,手上的文旅專案也就因此爛尾。
許老闆躺在全國各地長草的恒大文旅城,大抵都是這個原因。
一些文旅專案本身就是“帶病上馬”的。《瞭望》週刊提到,四川中江縣古名天下景區在開發過程中被發現非法佔用農用地,在未取得任何建設用地批文及手續的情況下,改變原租用土地的使用性質,直接動工修建。
開園僅兩年半,古名天下景區就宣告停業,開發商也被判了刑。
如今的古名天下景區,只剩下村民在放羊(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一些地方官員的政績觀也存在問題。因為文旅專案看得見、摸得著,能夠作為“形象工程”,很多地方不顧薄弱的財政情況也要舉債“造景”,留下了一堆奇觀。在這點上,一手造就了水司樓的獨山縣原縣委書記潘志立可以說無出其右。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為了政績,潘志立罔顧獨山縣每年財政收入不足10個億的實際,盲目舉債近2億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樓”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潘志立被免職時,獨山縣債務高達400多億元,絕大多數融資成本超過10%。
對於一個2020年剛剛脫貧的山區縣來說,這種資源浪費實在是讓人痛心。
從中央到地方,為何越來越重視起存量文旅專案的盤活問題?
答案是,地方化債。
去年以來,各地的政府檔案和工作報告頻繁提及“砸鍋賣鐵”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盤活地方政府存量的資金、資產、資源,來應對債務風險。
為了化債,地方政府現在已經拼了。
經濟觀察報根據招標與採購網站上的資訊統計,2022年1-5月,總計11個地方政府主體出讓停車位經營權,2023年1-5月,這一數量接近40個。
連政府車位都可以賣,很多掛在地方國資文旅下的旅遊景區,也理所應當地在“可回收利用”的範圍內。
要知道,很多爛尾的景區動輒都是幾十億的投資、上千畝的佔地面積,有的主體建築已經建好了,只差內部裝修;有的只是缺少團隊來運營。
如此規模的存量資產,如果不能加以盤活利用,實在是浪費。
如果放任不管,很多景區的現存設施也許在十幾年內就徹底老化失修,完全無法利用了。到時總不能把鋼筋水泥拆了賣掉吧?
在盤活閒置文旅資源上,貴州省的動作最為積極,專門把“盤活閒置低效旅遊專案”納入到“十四五”文旅發展規劃中,成立了工作專班敦促各地落實。
之所以這麼積極,是因為在當年的“造景”熱潮中,貴州是衝得最前、摔得最慘的省份之一。
根據官方披露,“十三五”期間,貴州省累計建設旅遊專案(總投資500萬元以上)1109個,其中閒置低效專案261個(包括停工專案146個、停業專案29個、低效專案86個),佔比達23.38%。
All in 文旅欠下的債,如今含著淚也要還完。
貴州盤活閒置文旅的動作,與化解地方債緊密相關。就拿正在改造的水司樓來說,《中國新聞週刊》提到,“淨心谷酒店提升改造專案”的建設單位為貴州鑫影文旅投資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獨山縣國有資產和金融業發展服務中心。
而該中心另一套牌子,就是獨山縣債務化解中心。
獨山縣此前的一則公告則表示:針對此前因盲目舉債、亂鋪攤子遺留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爛尾工程,將透過續建、緩建、轉建和壓縮建設規模等方式,分類分批推進整改。
水司樓可能是獨山縣最出名的爛尾工程,卻遠不是最燒錢的那個。當地“砸鍋賣鐵”的路,還任重道遠。
這些“鹹魚翻生”的爛尾景區,還能華麗轉身嗎?
最近,貴州文旅廳介紹了烏江寨的案例,作為一個成功的樣本。貴州烏江寨旅遊度假區曾經因為資金鍊斷裂、疫情影響等原因,專案陷入停滯狀態,2021年6月被列為閒置低效旅遊專案。
此後,當地政府與頂度集團合作,在適當壓縮建設規模的同時,引進專業管理團隊負責景區日常運營。
據統計,自2022年2月1日試運營以來,截至到2024年5月底,烏江寨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超200萬人次。
確實是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但烏江寨能夠起死回生,有其特殊性。
事實上,烏江寨景區在盤活前絕大多數工程其實都已經完工,離投入運營就差“臨門一腳”,因此新團隊接手也相對容易。在區位優勢上,烏江寨上距離貴州第二大城市遵義市區不遠,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也確實很美,有開發旅遊的價值。
夜幕下的烏江寨(圖片來源:眾望新聞)
水司樓就不一樣了。在格美宣佈入局前,已經有多家企業被傳要接盤“淨心谷酒店”專案,然而最後都宣告夭折。
為什麼?根據獨山縣披露的資訊,淨心谷酒店改造專案的總投資約為3.6億元,而此前水司樓建造的總預算也只有3.1億元。
改造一座爛尾樓,居然要比建造的成本還昂貴!
同時,在引入市場主體後,淨心谷酒店就必須考慮回報週期的問題。不妨做個直觀的比較:省會貴陽的五星級酒店貴航喜來登酒店,總投資也不過5億元。
不清楚格美集團是如何評估水司樓商業價值的,但在一個沒什麼旅遊資源的小縣城開豪華酒店,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
水司樓的困境,也存在於很多爛尾閒置的文旅專案上。這一點,很多媒體的批評非常透徹:
統一的小橋流水、青磚白牆綠瓦、紅燈籠;無論哪個古鎮都有賣絲綢的、賣鑰匙扣的、賣手工首飾的;甚至連“特色小吃”都變得千篇一律,臭豆腐、烤腸、甑糕……相似性漸漸地取代了每個古鎮的獨特性,全國各地古鎮的“查重率”甚至高達99%。(光明日報)
在文旅消費愈發強調稀缺性的當下,這些專案即使建好了,也有可能是下一個瀕臨破產的“大庸古城”。
近日正在申請重組的張家界大庸古城
但是,地方政府願意出手收拾舊賬,始終是一種直面問題的積極心態。對此,國家也予以了正面回應。財政部在近日的釋出會上透露:
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
這意味著,很多受困債務風險的地方可以稍微喘口氣了。有了中央兜底,地方政府就有更多的餘力去盤活手上的存量資產,讓更多爛尾的文旅空城重煥生機。
不過,比起盤活存量資產,遏制住地方“造景”衝動,不再繼續盲目舉債、上馬大專案更為重要。水司樓的沉重教訓,不能再有第二次了。
不把爛攤子留給後人,考驗決策者的智慧和決心。
中產必須要調整預期了。樓市救市、地緣關係、整個社會的變化,都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決策。
加入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收穫一次對世界資訊的認知與獨到判斷,胡潤TOP10的智谷趨勢 三十多位研究員 輔助大家,去理解資訊背後的趨勢和本質變化。
中文網際網路正在消失,千萬別讓自己成為那個代價。
現已漲價至299,前50人減免100元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冰川思享號 批次複製的旅遊古鎮,正在批次淪為“鬼鎮”
2.《瞭望》新聞週刊  爛尾網紅景點誰之過
3.《中國新聞週刊》 “天下第一水司樓”爛尾,有人接盤了
4.光明日報 古鎮,該怎麼走出“千篇一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