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之美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特別是每到櫻花季和紅葉季時,人潮總是絡繹不絕。相信許多喜愛攝影的觀光客都曾擔心過,好不容易到了京都,但沒辦法拍出寧靜的街道。

想欣賞日式古建築,其實除了京都還有許多不錯選擇,少了人潮,就能多出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享受其中。這次想介紹的,是日本各地以傳統日式建築聞名,有「小京都」之稱的特色城鎮。
小京都的由來
1985年,包含京都市在內的全日本26個城鎮舉行首屆「全國京都會議」,並於1988年第四屆會議中明定出三大加盟基準:
1.與京都市相近的景觀。
2.與京都市有歷史關聯。
3.具有傳統產業及藝術。

申請加入的城鎮只要符合一項以上,經由該會的常任幹事認可,即可加入小京都協會。京都與「小京都」攜手推廣京都的悠久歷史、培育豐富的傳統文化魅力,讓所有人都能看見傳統日本之美。

小京都精選

埼玉|嵐山

嵐山町坐落於埼玉縣中央一帶,距東京都心地區不到60公里。其大部分街道位於比企丘陵地帶,山谷盆地錯落有致,自然資源豐富。不僅如此,從這裡還走出過多位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留名青史的“坂東武者(關東地區的武士)”,比如木曾義仲、畠山重忠等。

昭和初期,本多靜六(日本首位林學博士)造訪此地時被槻川溪谷的美景深深震撼,稱其“彷彿京都的嵐山一般”,於是附近一帶便得名“武藏嵐山”(埼玉縣曾被稱為“武藏國”)。

「菅谷館跡」與「杉山城」更一起被選為續日本100名城。每天秋天的嵐山時代祭典,盔甲武士實演川越火繩槍和戰士矩陣,現場能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氛圍。另外還有美食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嵐山辣炒麵,17種不同辛香料結合的絕妙滋味。

三重|伊賀上野

位於三重縣西北部的伊賀盆地四面環山,盆地中央坐落著的便是伊賀市。江戶時代(公元17~19世紀),武將藤堂高虎在此按棋盤佈局規劃建設的城下街道至今風貌猶存,文化歷史氣息濃厚,與京都頗有幾分相似。

伊賀上野也是著名的伊賀忍者、伊賀流忍術的發源地,當地還有伊賀流忍者博物館,可以著裝變身為忍者,在當地觀光、散步,參觀忍者的家,滿足對伊賀流忍術的種種好奇心。

這裡還是日本著名的吟遊詩人——松尾芭蕉的誕生地。





廣島|尾道

尾道市面向廣島縣東部的瀨戶內海沿岸,是“瀨戶內島波海道”本州一側的大門。該市在840年前開港,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作為北前船的停泊港而盛極一時。

在作為港口城市發展起來的尾道市,出現了很多豪商,並修建了很多寺院。現在許多寺院依然儲存完好,可以沿著名為“古寺巡禮之路”的步行道巡遊。千光寺公園是以千光寺為中心在千光寺山一帶發展開來的公園,天氣晴朗的時候在展望臺上可以眺望到四國群山,千光寺公園也被選入日本櫻花名所100選,園內約有1500顆的櫻花樹,吸引不少人潮前往賞花。另外,這裡也作為文人墨客喜愛的城市而聞名,隨處都可見林芙美子和志賀直哉等眾多與此地有淵源的名人的作品。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島嶼時,會發現沿著“瀨戶內島波海道”,各具特色的島嶼比肩連袂,有洋蘭之島“向島”、在中世期活躍的村上水軍的根據地“因島”,還有作為柑橘產地而知名的被稱為西之日光的“生口島”,“耕三寺”便位於“生口島”上。

鳥根|津和野

走在乾淨的街道上,白色圍牆的建築豎立,路旁水渠道里,顏色鮮豔的鯉魚悠遊在其中,這般不思議的光景,就存在於被稱作「山陰の小京都」的津和野町。

津和野位於中國山脈的末端島根縣西南,人口8千有餘。中心部為城下町(老城廂),聚居著千餘戶人家,南北貫通市區的錦川(津和野川)水脈將市區一分為二,東有青野山巍峨,西有城山聳立,風景秀麗,且地處連線山陰、山陽的JR山口線的中心。每年六月隨著花菖蒲的盛開更添風情,夜晚也會有點燈活動,呈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風景。

遠在距今約七百年前的古代,自鼻祖吉見賴行統治此地以來,吉見家族在此當政十四代,坂崎出羽守統治十六年,龜井家族擔任藩主十一代,石見作為他們的居城,盛極一時。離殿町通地區不遠的地方有著名的津和野城跡,可以搭乘纜車一邊欣賞四周景緻一邊輕鬆登上山頂。壯觀的石垣遺蹟在日本也是難得一見。

本州|山口

位於日本本州最南邊的山口縣,可能對許多人來說還是有點陌生的地名,不過山口縣不僅是日本現任首相安倍的故鄉,大家熟悉的UNIQLO也是創始於山口縣;歷史上,山口縣地區的「長州藩」更是於幕末時期相當活躍的「雄藩」呢!這裡四周綠山環抱,國寶琉璃光寺五重塔的絲柏樹皮屋頂呈現出美麗的曲線。一之坂川的潺潺流水承載著櫻花,入夜,螢火蟲在河面上飛旋,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風情。這個山口過去叫做“西京”,風雅堪比京都、榮華盛極一時的大內文化的風采至今仍瀰漫在寧靜的城市中。

「元乃隅稻成神社」被美國CNN列為「日本最美的地方31選」之一,許多歐美旅客也慕名而來。綿延不絕的紅色鳥居一路延伸到海邊,紅色的一線與水藍色的海面,形成相當夢幻的景緻。其中有座高6公尺的鳥居,據說只要能順利將香油錢投入賽錢箱,願望就能成真呢!來到這裡別忘了挑戰一下。

角島大橋連線日本本州與離島「角島」,是日本免費可以透過的大橋中第二長的,僅次於沖繩的古宇利大橋。更是被譽為「死前最想前往的絕景」之一。特別推薦給自駕的旅人,可以盡情的通行角島大橋,享受兩側被水藍色的大海包圍的嶄新駕駛體驗!

兵庫|出石

同時保有古風與現代感,人稱「但馬小京都」。稍在城中漫步,便可窺見昔日街區的風貌。例如,出石城址、散佈在舊城內的守護寺(保護地區和人們的寺廟)、目前仍有人實際居住生活的“町家造(鋪面房)”房屋、保留著碼頭餘韻的“龍燈籠”以及曾為鼓望樓(設定有警戒大鼓的望樓)的“辰鼓樓”等,能夠看到許多舊時景物。

另外,四季各自的自然風光也甚是美麗,春有櫻花和玉蘭,嬌豔欲滴,秋有楓樹和銀杏等,紅葉絢麗。四季遊客不斷的奧山溪谷的清流、白系瀑布、德神社的御神木“流蘇樹”等,與如此美妙的自然親密接觸,不失為一件樂事。

著名的工藝品「出石燒」,以通透的白色作為基本底色的白磁,使用「柿谷陶石」為原料,藉由陶瓷工匠的巧手、精湛的技藝打造出像絲綢般細膩且溫潤的雕刻。

大分|杵築

九州的小京都杵築是一座多斜坡路的城下町(老城廂),位於佛陀之鄉國東半島南大門,風光秀麗,能夠看見馬蹄蟹生息繁衍的美麗的守江灣。

杵築自江戶時代(1600~1868年),作為松平三萬二千石的城下町而興盛繁榮,至今仍保留著眾多的武士宅邸、土牆、石頭鋪就的斜坡路。街區的南北高地上居住著武士、山谷處生活著商人的城市結構顯示出當時的身分制度,這種有凹凸的“三明治型城下町”據說在日本是唯一一個,在日本第一個被認定為“與和服相配的歷史性城市”。

請一定要來一次杵築,置身於瀨戶內的海風中,享受時光寧靜的流逝。山香溫泉四周都是綠意盎然的山景,具有美肌及多種療效,是日本罕有的優質溫泉。每年春季舉辦的「杵築城祭」,市民們穿上江戶時代的服裝至武家住宅參加活動,另外還有花𣁽遊行、太鼓表演等等,讓人感覺像是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古代。

岐阜|郡上八幡

被譽為“舞蹈之鄉•流水之都”的郡上八幡基本位在飛驔高山的南邊,佔地242.31平方公里,擁有1萬7千餘人口,自古便是當地政治經濟中心十分繁榮,又稱為奧美濃的小京都。以清澈水流聞名的長良川及其支流吉田川匯合於街道中心附近,而在吉田川沿岸不斷發展成型的舊時城下街道則衍變成了如今的市政風貌。

因為地處於三條高山水系匯流地,水質相當清澈,街道中也有天然湧泉,來到此地不見都市的高樓大廈,反而是一條條古色古香街道,古老的民房有如搭乘時光機進到過去的美好時空,另外位於山上的八幡城若是在霧氣時彷彿就是天空之城,這般的夢幻美景絕對不能錯過。

每逢夏季盂蘭盆節時(8月),這裡會舉辦日本三大民族舞蹈之一的“郡上舞”活動,非常有名。屆時, 5萬餘市民遊客會徹夜舞蹈,熱鬧非凡。

秋田|角館

位於秋田縣被稱作陸奧小京都的「角館」(陸奧國:日本古代令制國之一,位在現今的東北地區)。三面被山林緊緊包圍,屬於盆地地形的角館曾經是古代武士們居住的城鎮,現今保留了許多武士家屋、古商家、古代住家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風韻。

除了古建築以外,角館也非常適合賞櫻,每當枝垂櫻盛開,淡粉色的櫻花裝飾著整條武家屋敷街道,便可知角館的春天來臨了。

檜木內川由北向南,貫穿角館街道的中心。每年4月下旬,左岸河堤綿延2公里的櫻花盛開,絢爛多姿,形成一條讓人驚歎的櫻花隧道。河堤旁,櫻樹下,賞花野炊的市民遊客熱鬧非凡,還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櫻花祭。

無論您是初到日本想感受原汁原味的日本傳統文化,還是去過京都但還想回味又想要有點新奇感,都不妨將這些地方列入您的旅行清單中!讓我們遠離人潮的熙攘,去享受最純正的日本之旅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