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做一次表白

這篇文章用於表白我的故鄉廈門。
8歲從濟南搬到這座被稱為“鷺島”的海上花園城市,一直長到18歲去留學,後來竟再也沒有在這裡長居,一晃十多年過去,我也已是30多歲的“年輕中年人”。
這次回國依舊行程匆匆,選擇從波士頓經洛杉磯直飛回廈門,重溫一小段鷺島生活。
廈門大了不少,真正成為“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海灣型城市,島外大片農田已變成熱鬧城區。但我仍偏愛廈門島的古早騎樓區,小學時每天行走的有沙茶麵香的舊街巷,也喜歡中學校園旁成片的鳳凰花木和三角梅。當然,最愛的還是廈門的大海和沙灘,擁有比北方海濱更柔軟的顏色和溫度,看著我一年年長大,又離家遠行。
廈門早已成為頗具人氣的網紅旅遊城市。但廈門絕非攻略貼和短影片描述的那麼簡單直白。這座城市的好,不是花幾天逛景點打卡便能感受得到,只有曾在這裡用心居住過的人才可以體會。廈門不是“千城一貌”大背景下的水泥森林霓虹燈,她一直是小心呵護著自己本色的閩南靈秀島城。
在這座城市我存著很多記憶,平常不太開啟。有成長的歡悅,也有創傷的苦痛她在我這一生的地位無可替代,但我和廈門的交集,終究無法違背悲歡離合、緣起性空的宇宙規律。美好的體驗和事物不會永恆存在,廈門和我不能長久相伴。但這又何妨?能在這座城市長大,已是最好的上上籤安排。
之前從沒系統地拍過廈門。這次回來總算做了這件事。選一些自己的手機隨拍,和各位一一分享,喜歡做一名微不足道的鷺島旅遊宣傳員。
也把廈門六中合唱團版本的《鳳凰花開的路口》放在這裡,大家可以點選下方收聽。這首歌寫的是廈門大學、也是以廈門這座港口城市和鳳凰花為背景,寫出人生。
環島路的椰風棕櫚
陪伴我從小到大的每一次海邊慢跑
黃厝海灘的海天一色

在廈門環島路海域能看到
中國臺灣的大小金門島和附屬小離島
這是某座小離島和上面的字牌
(放大數倍略模糊的拍攝)

閩南語歌《歡喜就好》裡的
兩個關鍵詞
道出人生真諦
白天的廈門東渡港一瞥
入夜後的東渡港

在清水宮賞
即將降落高崎機場的低飛客機
在牛頭山公園散步
看連通了海滄區和廈門島的海滄大橋

海滄大橋的橘紅色黃昏
山海步道上常有這樣溫馨軟萌的巖畫
宮崎駿世界中的龍貓
應該也會很喜歡廈門的山海步道吧
從鼓浪嶼坐船回到廈門輪渡碼頭
眼前是鷺江道夜景
晚上的小棕櫚樹
葉色在夜色中鮮嫩發光
山海步道林海線上看到的廈鼓海域
廈大校園一角和遠處的雙子塔夜景

廈門島內的綠翡翠:上李水庫
再來一張夜裡五光十色的雙子塔

山海步道林海線上的地標建築盼歸塔
正對大小金門島

廈門島白城海域附近的古早居民區
有東西合璧之感
鼓浪嶼的至高點日光巖
登上巖頂眺望
廈鼓美景盡收眼底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嶼上有花香的幽靜民宅小路
鼓浪嶼的地標建築八卦樓
晚上尤其漂亮
鼓浪嶼人家的西洋風老別墅
鼓浪嶼好友的家宴
鮮甜的閩南海鮮豐富了整張餐桌
我的狗子這次專門從北方到廈門
她也很喜歡這座海上花園之城
傍晚漫步于山海步道的狐尾山段
看廈門島華燈初上
山海步道狐尾山段的
每個轉角都能遇見鷺島美麗城景
山海步道上的“麵筋雲梯”
在東坪山中散步
傍晚見天邊彩色祥雲

在島內山林中望見
水墨畫般山巒起伏的島外

雲海謠·鷺島

天朗氣清時
海灣公園的絢爛夕陽
從不會讓人失望
從海灣公園看
不遠處的海滄大橋和對岸的海滄
在蔡尖尾山天語舟氣象公園
看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從蔡尖尾山的另一個方向
賞集美區城景

登上鴻山
將餘暉中的鼓浪嶼盡收眼底
鴻山瞭望臺上看到的
廈大校園和雙子塔
鴻山暮光
人生海海
歡喜就好
廈門的孩子和遊子

LE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