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收官,各大機構紛紛釋出新年展望,分享值得關注的前趨勢。
我們整理了三份值得關注的預測清單
,分別來自知名科研雜誌《Science》、著名科技風險投資A16z,以及專注未來預測的Amy Webb。
2025年哪些科技是熱點,哪些賽道有大作為?學術、投資和研究機構答案各有不同。
我們該如何定位這些熱門科技?誰又會是2025年的市場寵兒?
本週四晚8點,王煜全也會帶來年度直播【2025科技趨勢前瞻】,和你一起解讀值得關注的未來賽道有哪些!
2021年,我們一起前瞻電動車熱潮&元宇宙泡沫;
2022年,我們共同預判AI革命&NFT炒作;
2023年,我們見證英偉達崛起,AI影片繁榮…
2024年,王煜全又會分享哪些前沿洞見?歡迎點選文首入口加入前哨科技特訓營,鎖定週四晚8點的獨家直播!

《Science》釋出了202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當中有早期科研突破,也有頗具商業價值的產業訊號!或許預示了明年的一些新熱點。
1.年度科學突破:長效HIV預防針劑lenacapavir展現出近乎100%的預防效果,每6個月注射一次,可有效預防HIV感染,它作用於HIV衣殼蛋白,開啟新的藥物應用空間,預計2025年中期獲得監管批准。
2. 免疫細胞治療自身免疫疾病:CAR-T療法在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治療中取得突破,透過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來消除致病B細胞,已有30多名患者成功接受治療。
3. RNA殺蟲劑用於農田:首個基於RNA的精準殺蟲劑獲批,針對特定害蟲基因設計,更安全環保,首個產品針對馬鈴薯葉甲。
4. 固氮細胞器的發現:首次在真核生物中發現固氮結構(硝基體),揭示細胞複雜性進化的新認知,可能幫助開發無需施肥的農作物。
5. 新型磁性的發現:發現第三種永磁體:交錯磁體,兼具鐵磁體和反鐵磁體的特性,有望應用於電子裝置的超快磁開關。
6. 真核生物歷史改寫:16億年前的微小藻類化石發現,證明多細胞生命出現時間比預期早10億年,改寫了生命演化時間線。
7. 地幔波動影響大陸形成:發現地幔波動對大陸地貌的影響,解釋了大陸內部高原的形成機制,揭示地球內部活動的新認識。
8. "星艦"著陸技術突破:實現120米高火箭的精準回收,大幅降低太空發射成本,為太空科學研究開闢新途徑。
9. 遠古DNA揭示家族紐帶:透過古DNA重建數千年前的家譜,揭示史前社會組織結構,可追溯至六代以上的親屬關係。
10.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探測宇宙起源:發現早期宇宙中的明亮星系,揭示宇宙初期的恆星形成過程,改變對宇宙早期演化的認知。

A16z彙總50位投資人的前沿觀點,分享了他們眼中2025年的熱門領域。這麼多領域,真正的熱點在哪?
王煜全本週四也會和大家好好談談。
1.美國熱門領域
核能復興:AI資料中心將推動對核能的空前需求,重啟停用電站並刺激新反應堆建設。
硬體-軟體人才:製造業、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領域對能夠橋接硬體-軟體差距的工程師需求增長。
太空前沿:星艦的可重複使用性進展將實現更大載荷的太空運輸,從資料中心到生物醫學實驗室,各種新需求即將湧現?
2.生物+健康
常見病受關注:受GLP-1成功啟發,生物科技創業公司將重返主要疾病治療領域,2025將是生物科技大年。
醫療科技普世化:AI和可穿戴裝置將讓患者直接獲取健康洞察,人人都能享受健康
AI醫療服務:AI模型將透過自動化行政工作,幫助解決醫療人員短缺問題,讓醫療行業重新煥發生機。
3.消費科技
專業AI影片:影片生成將針對特定用途專門化,質量更高,帶來更多可能。
AI記憶庫:人們將使用AI處理其數字足跡以獲取個人洞察,AI分身也將成為現實。
個性化知識工作:AI將學會匹配個人寫作風格和工作流程,知識工作會進入量產時代。
定性資料分析:AI將實現非結構化資料與定量分析的整合,資料行業迎來新改變。
4.加密貨幣
AI錢包:AI系統將融入其中,或許AI會開始管理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和資產。
去中心化chatbot: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機器人將作為獨立實體出現,創造新的正規化。
個人身份證明:新系統將幫助在AI世界中驗證人類身份。
加密應用商店:加密應用的新分發渠道將出現。
5.企業+金融科技
AI驅動的合規系統:特定監管領域的LLM將簡化合規流程,提升監管流程。
服務行業轉型:AI將幫助服務企業實現更好的規模化。
AI原生介面:AI驅動軟體的新UI/UX正規化將出現。
6.遊戲
AI時代的故事正規化:使用AI的下一代皮克斯將帶來新的互動體驗。
生活AI伴侶:AI伴侶將透過虛擬社交網路來到身邊,新的情感依託將會出現。
創作者隱身:AI將實現新形式的隱身內容創作,人人都可以成為爆款幕後的操盤手。
7.成長期科技
搜尋顛覆:隨著AI聊天機器人獲得市場份額,谷歌的搜尋壟斷將被削弱。
銷售復興:AI自動化將導致銷售代表招聘增加。
8.基礎設施
AI計算中心:各國將競相建設大規模AI計算設施。
邊緣AI增長:小型、裝置端AI模型將在許多應用中占主導地位。
AI推理進展:儘管有限制,AI在數學、物理和程式設計方面將取得進展。

週六,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原文翻譯(點選跳轉),如果你想了解詳細內容,歡迎點選閱讀。
1.技術超級週期: 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爆炸時期,其影響力堪比電力或網際網路的出現。多種技術融合將催生新產業、改變經濟和社會。
2.生活智慧: 人工智慧、高階感測器和生物技術的融合將是下一個重大顛覆,創造出能夠感知、學習、適應和進化的系統。僅僅關注人工智慧而不考慮其與其他技術的交叉點將錯失良機。
3.大行動模型(LAMs)的興起: LAMs將預測“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並將複雜任務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最佳化任務執行並進行即時決策。個人LAMs (PLAMs) 和企業LAMs (CLAMs) 將進一步個性化和自動化我們的體驗。
4.科技巨頭合作與競爭: 蘋果與亞馬遜的合作以及亞馬遜與Anthropic的合作預示著科技巨頭之間複雜的合作與競爭關係,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未來將與這些合作息息相關。
5.加密貨幣的復甦: 比特幣突破10萬美元,特朗普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積極態度,預示著加密貨幣寒冬可能結束。
6.量子計算的轉折點: 錯誤校正技術的進步、量子位元數量的增加以及投資的增長,都預示著量子計算可能迎來突破性時刻,混合量子-經典系統將帶來商業價值。
7.氣候變化推動創新: 極端天氣事件將加速氣候適應技術的採用,例如碳固化技術、海水淡化、新型導航系統和生物技術解決方案。
8.核能的迴歸: 科技巨頭投資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s)以滿足人工智慧的能源需求,標誌著核能在去碳化資料中心和其他能源密集型操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強。
9.地緣政治的影響: 歐洲的政治動盪可能阻礙創新,而中美技術競爭將加劇。
10.華盛頓的科技勢力: 科技億萬富翁和政治家之間的權力博弈將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科技變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也是引領未來趨勢的關鍵指標!
2025年哪些科技會是新的領軍要素?AI的下一個前沿又是…?
歡迎鎖定週四晚8點的前哨直播,王煜全將為你帶來一手彙報,分享洞察未來的方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