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脅對進口藥徵收200%關稅!留給企業至少一年“緩衝期”

2025.07.10

本文字數:1134,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錢童心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近日的一場內閣會議上表示,很快將宣佈對美國進口藥品徵收“非常高”的關稅。“比如200%。”特朗普稱。
具體徵稅細節預計將於本月底公佈。但特朗普同時稱,關稅不會立即生效,將會給企業留出一年至一年半的緩衝期。
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製藥公司並未理會特朗普的言論。7月9日美股收盤,禮來、諾華、阿斯利康等製藥巨頭股價漲幅均超過1%。
這也是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對藥品專項關稅發起“232條款”調查以來,特朗普就此發表的最新言論。特朗普表示,關稅將激勵製藥公司將生產業務轉移到美國。但白宮此前表示,在美國新建的藥品生產設施可能需要5到10年時間才有望投產。
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稅可能大幅推高美國藥品的價格。對此許多製藥公司已經表示反對,並警告稱,徵稅可能會推高成本,阻礙在美國的投資,擾亂藥品供應鏈,使患者面臨風險。
輝瑞公司CEO艾伯樂(Albert Bourla)此前表示,關稅威脅正在阻礙輝瑞進一步在美國進行研發和製造方面的投資。禮來公司CEO戴文睿(Dave Ricks)也表示,他並不認為關稅能解決圍繞美國藥品供應鏈的“國家安全”擔憂。
以默沙東的重磅抗癌藥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為例,該藥物是目前全球處方藥的“銷量冠軍”,大部分產自愛爾蘭。默沙東此前已經表示,正在將足夠的庫存轉移到美國,以保障至少到年底前的供應。
一位醫療行業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美國製藥巨頭的生產線都建在美國以外的地區,例如愛爾蘭每年境內生產的藥品價值規模高峰時接近1000億歐元,輝瑞、禮來、艾伯維、吉利德等製藥巨頭都在愛爾蘭建有工廠,其中很大一部分出口到美國市場。
“如果美國對進口藥品徵收200%的稅,對全球製藥行業產生的影響都將是巨大的。”他說道,“企業要在一年內做出策略的調整難度很大。”此前,大部分製藥企業表示,他們將不會針對特朗普政府變化多端的關稅政策進行重大商業策略的調整。
諮詢公司安永分析顯示,2023年,美國進口了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藥品,其中73%來自歐洲,主要是愛爾蘭、德國和瑞士。
特朗普政府此前啟動了對藥品進口所謂的“232條款”調查,併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FDA增加對海外製藥生產設施的監管。
近幾十年來,美國製藥行業的製造規模大幅萎縮。FDA表示,大部分所謂藥品活性成分的生產已轉移到中國和其他國家,這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和其他生產環節的成本較低。例如,包括抗生素和升壓藥等老牌仿製藥基本已經不在美國生產。資料顯示,美國約90%的處方藥是這類基礎藥品。
儘管這些藥的價格低廉,但生產並不容易。業內人士表示,對利潤率遠低於品牌藥的仿製藥徵收關稅,可能會迫使一些仿製藥企業徹底退出美國市場,導致或加劇美國某些仿製藥的短缺,例如醫院常用的無菌注射劑。
微信編輯 | 小羊
推薦閱讀

“黃金平替”,單日大跌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