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永遠再砍一刀的誘惑,它是便宜貨的天堂,它是億萬使用者心甘情願走入的折扣迷宮。
拼,多,多——當這三個字交錯堆疊,就如同一道符咒,使人意亂情迷。
在一個平常的夜晚,正當我又一次囤積便宜日用品時,拼多多的演算法推薦開始發力,一坨坨帶有 AI 字樣的商品在我的購物首頁撲面而來——有 AI 滑鼠,外形像蒼蠅腦殼;

有 DeepSeek 小說創作速成輔導書;
也有各式各樣 AI 毛絨玩具改裝套件;
還有,豆包 DeepSeek AI 智慧大模型辦公室神器機械鍵盤(ADHDer 差點讀不完產品名)……
“售價249元”,“瘋搶一萬件”,“全網銷量破 50000+”,我數學不太好,你們幫我算算,這銷售額不得破千萬了?

點進詳情頁一看,貌不驚人的小小鍵盤,有製表、做 PPT、會議記錄,寫工作總結、翻譯、做思維導圖等等功能——比我領導會得都多。
這不就等於找了個二百五十塊的外包?划算!
有生以來最歡樂的測評
到貨,拆箱!
說實話,起初我抱有像 HR 招聘時的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月薪三千,還得啥啥都能幹。”
先看造型,跟數字鍵盤一般大小。使用前先要下載一個客戶端,支援 macOS/Windows 雙系統,看上去與市面上的很多套殼 AI 工具集合軟體(外掛)沒啥不同。

左:隨便搜的一個 AI 工具集 右:AI·X 軟體丨作者截圖
硬體本身毫無算力和技術,靠藍牙連線。會程式設計的朋友自購一個二十幾塊的數字鍵盤,不也能做出來扣1開啟ChatGPT,扣2開啟Gemini,扣3開啟 DeepSeek 的效果?

這樣就能美其名曰 AI 鍵盤了?
而後我發現,軟體客戶端必須配合鍵盤使用。我把鍵盤關了,時隔一天後再次訪問,就被提醒“未檢測裝置”,拒絕訪問。

好好好~我就說,這個軟體肯定藏著點東西(事後,只能再次證明我的天真和愚蠢)。
我分別試用了鍵盤上的快捷功能。
首先,AI 問答。根據其說法,是調動當下熱門幾個大語言模型,包括但不限於,“DeepSeek R1 671B 滿血版、百度文心一言 4.0、訊飛星火 4.0、通義千問、豆包和 Minimax 等。”
別的不說,要是真能如此絲滑地使用 DeepSeek R1 滿血版,那這錢花的也不算虧。
我趕緊來考考它,對比了它和 DeepSeek R1 的推理過程、連續對話的能力後,發現效果還挺近似。

左:AI·X 推理功能 右:DeepSeek R1
於是我搬出來了那個問題,“一個漢字具有左右結構,左邊是木,右邊是乞。這個是什麼?只需要回答這個字即可。”
這下,AI·X 露怯了,回答是“杞”。
在網友的測試裡,回答“杞”的可能是 DeepSeek-R1-Distill-Llama-70B,雖然引數數量僅次於滿血版,但也差了 9 倍之多。因此很有可能,廠商以次充好,用蒸餾版 DeepSeek 冒充滿血版。

在不需要呼叫推理模型的對話中,AI·X 表現與市面上免費的大模型並無不同。
其次,“AI 公務員”,做心得、總結,寫長文、短文。不過我越用越不對勁兒,這不就是一個功能?

從輸出結果來看,廠商甚至沒有微調一個寫作模型,基本都是用基礎模型直出,遣詞造句一眼AI。而且對於指令遵循做得也很差,連最基本的限制字數也做不到。

上文是第DeepSeek V3,下文是AI·X 丨作者截圖
到這兒,我已經不對需要更強交付能力的任務有所期待。
但我還是試了一下讓它做 PPT,我對 PPT 風格的要求是,“像蘋果釋出會一樣,背景要黑色系,配上一些壯麗的自然景觀,字型請採用宋楷體,英文用襯線體”。

看出來有多好笑吧,先不說是否遵循了我的指令,它直接把我的風格要求當成內容的一部分,寫進了 PPT 裡。
而且它是沒有在 PPT 功能下內建圖片多模態能力的。當我要求它生成“XXX樣的圖片”來輔助“XXX文字內容”,它倒好,在該文字前加了幾個 emoji。
當我用完“思維導圖”功能後,我有理由懷疑,PPT 功能只是思維導圖的一個形式變體。

需要它交付結構化資訊時,它並不具備垂直領域的深度檢索和資訊處理能力,交付出來的是極為初級的“中間態”。
但小鍵盤上是有繪圖功能鍵的。我調出來,給了一句 prompt,“Y2K 風格海報,表現主題反消費主義,字型用非襯線體”,並在提供的設定裡選了“扁平插畫”,“長焦鏡頭”,“素描”。

畫得有點像“符咒“了哈,實在是看不出來海報上寫的啥。姑且怪我的提示詞太抽象。
那我換一個,“一個耳機發燒友,帶著外殼是木質的頭戴式耳機,躺在一個單人沙發上,在聽黑膠機,手裡還拿著唱片封面,環境是居家的午後。”並且勾選了,“3D卡通”,“魚眼鏡頭”。

我換了一個生成風格,輸入了同樣的 prompt。在提供的設定裡勾選了“中國畫”,“超廣角鏡頭”。

所以基本可以說,這個軟體是個粗糙和生硬的大模型套殼產品,並沒有做任何工程上的最佳化,比如 RAG 檢索增強,呼叫外部知識庫和外掛。而且其設定的生成偏好也沒有封裝到 prompt 中。
我輸入,“建一張詳細的表格,涵蓋 2010 年至 2024 年全球主要電影市場(北美、中國、歐洲、印度、日本等)的票房趨勢、主要影片、市場份額、流媒體影響等核心資料。”

張嘴就來丨作者截圖
看起來還不錯吧,我都快要誇了,接著我問資料從哪來的,它回覆“表格中的資料是為了滿足表格示例需求而進行的模擬創作,並非來源於真實確切的統計資料。”
接著我測了幾個快捷工具,翻譯功能是當我框選文字後,以彈窗形式給出翻譯結果。從結果看,我傾向是內建了機器翻譯演算法。

截圖功能一比一複製微信截圖,可以調整邊框範圍,進行 OCR 文字識別。

上:AI·X 截圖功能 下:微信截圖功能丨作者截圖
但識別網頁上文字還行,如果我讓它識別之前拍的一張紙質書圖片,就拉垮了。

還有“語音打字”功能。說實話,識別的即時性和正確率還不錯。但我一想,這功能讓牛馬在公司裡咋用?看來只能在每個深夜獨自加班的時候用。

貌似最實用的就是模版下載功能了。雖說就是把各類常見文件彙總到一起,但耐不住量大。從社群文明養犬宣傳海報到中小學生座位表,再到大學生暑假下鄉報告,各類文件應有盡有,請假單都有十八個版本。各種 Excel 表也全得很,光財務管理就有一百多個表。PPT 模版也給了上百個。我合理懷疑,他們把百度文庫薅空了。

最後我不得不說“上網導航”功能。外邊的 AI 搜尋都捲成啥樣了,我按下 AI·X 的“上網導航”鍵後,出現的是一個類似 360 首頁的導航網站——這是什麼web1.0 時代的遺留產物?

但也正是在網站上順藤摸瓜,我揭開了這家公司的面具。
AI鍵盤249,我250
在導航網站頁面底部,我看到了一行字”關於我們: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進入該公司網站發現,這是一家研發各類“AI遙控器”AI 硬體的公司。

在商務合作一欄裡寫道,“代理加盟:全國招募合夥人”,以及“小成本·高回報”的招商引資介紹。
看來這款 AI 鍵盤看來是一款拓展分銷渠道的貼牌產品。就連 AI·X 的客戶端,也是咪鼠客戶端的換皮版。

而由 AI·X 官網所披露的,它更像是一家提供行業營銷解決方案的公司,定製一條 AGI 影片要 12 萬。

其核心技術專家為斯坦福大學博士,蘋果高階產品研發負責人,感測器網路、人……(到這兒就顯示不全,也沒有頁面了)

在我根據姓名和履歷來了個網路追蹤後,發現只有一位同名同姓不同樣,還在肝自己博士 paper 的英偉達工程師。而幾名團隊創始人更不用說了,企查查上有同名公司,但查無此人。
我又開啟下單的拼多多店鋪,整個店鋪原來只賣這個鍵盤,一模一樣的產品,但卻進行了從 239、249、260、339、399 的階梯定價,根據演算法精準推送給不同消費水平的群體。(原來二百五說的是我呀~)

在產品的評價頁,充斥無數的 AI 好評,一個差評都沒看到。難不成,被騙的只有我一人?

其實市面上有正規廠商在做類似 AI 辦公產品,比如訊飛,但好歹人家有個自己的模型。
套殼也行,至少把產品體驗做好了,別每個功能都跟湊數一樣,別隻是做粗糙的縫合。
“撞臉”,貼牌,假貨和“AGI”攪合在一起,總給人一種雖然 AI 革命還在路上,但智商稅早就升級了一代又一代的感覺。
有善於營銷者,總是能找到技術噱頭,進行收割。不行,我得回老家問問我奶,她有沒有在拼多多上買什麼 9.9 塊錢的 AI 智慧老花鏡。
用範偉老師的話說就是:防不勝防啊!
作者:糕級凍霧
編輯:沈知涵
封面圖來源:自己做的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