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6400字,音訊在文末。
蛋總觀察到這樣幾個現象:雲南的小孩特冷淡,上海的男人愛做飯,東北的燒烤全國氾濫。咋說呢,這都是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留下來的烙印,我們一個一個聊聊。
出去旅遊,你見到了一群小朋友,如果這群小朋友非常高冷,對你的熱情不理不睬,對你的糖果零食沒有絲毫興趣,那麼這群小朋友一定是雲南來的。
不要怪他們高冷,不要怪他們沒有禮貌,因為他們從幼兒園到中學,都要接受三生教育。而三生教育,是雲南省獨有的。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這是因為,雲南地處西南邊境,邊境線長達4000公里。而邊境線之外,則是世界著名的毒窩金三角,以及全球電詐犯罪最猖獗的緬北。
雲南一個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為國擋毒。禁毒學,是雲南警官學院的王牌專業,全國排名第一。報考這個專業的,雲南孩子最多。犧牲的緝毒警察,也是雲南的最多。
雖然雲南為禁毒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但邊防線實在是太長了,毒品依然是防不勝防,因此雲南也是受毒品危害最嚴重的省份。
為了進一步築牢防線,雲南發起了一場人民禁毒戰爭,其中很重要一條,那就是禁毒教育,從娃娃抓起。雲南的學校,每學期都會邀請緝毒警察做科普,也會組織學生到戒毒所參觀。
所以雲南人從小對毒品就有很高的警惕性。在機場或火車站,如果有老弱病殘請你幫忙拎一下行李,大部分人都會伸出援手,但云南人不會,因為他們從小被告知,當心幫別人運毒。
平日裡,我們人際交往中,經常地互敬香菸,這個場景很自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果有人立刻投來警惕的眼神,他一定是雲南人,因為他怕煙裡有毒。
瞭解了這個背景,我們不但要原諒雲南小朋友的高冷,更要對他們肅然起敬。他們這麼小,就參與到了禁毒戰爭。我們的歲月靜好,要感謝他們的努力和付出。
再說說上海男人愛做飯的事。上海男人做飯做家務的確算多的,但這不是因為上海男人地位低,也不是因為上海女人懶惰不會持家,這也是有歷史背景的,跟一段光輝的歷史有關。
新中國成立之初,上海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上海的工業產值佔了全國的八分之一,出口的四分之一,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日用工業品調撥量佔了全國的45%。

那個時候,上海是全國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更是全國的輕工業中心。上海的紡織工業、食品工業,需要大量的工人。在婦女解放的口號下,上海的女性紛紛到紡織廠、食品廠、化工廠上班。
我國的工業化起步,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重點,而輕工業底子堅實的上海,成了全國生活物資的保障基地,大批的服裝布料、肥皂洗衣粉、食品藥品、熱水壺、腳踏車、縫紉機,從上海源源不斷運往全國。
那個時候,上海不僅輸出工業品,也輸出技術人員、熟練工和相關裝置。中國那時候的輕工業,上海能撐起全國的半邊天。
而輕工業中,女同志比例相當大,尤其是紡織業,幾乎全是女工,妥妥的半邊天撐起半壁江山。那時候為了支援全國,不但要加班,甚至還要連軸轉,生活非常不規律。



而上海的男同志,多從事重體力勞動,反而上班規律一些,上下班都比較準時。回家早了,自然要多承擔家務勞動,不然到家也沒飯吃。時間久了,做飯的手藝也就好了,愛做飯的名聲也逐漸傳出去了。
紡織工人的群體有多少呢?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有紡織工人23萬。上世紀80年代末,紡織工人增加到了55萬。尤其是閘北區和閔行區,幾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紡織業工作。
然而到了90年代,情況風雲突變,全國的國有企業都迎來了下崗潮,光上海市就有一百多萬的下崗職工。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紡織行業。衝擊有多大呢?上海紡織集團,職工目前只有1.4萬了。

再說說東北燒烤遍天下的事。東北燒烤可以說是燒烤界的扛把子,名號早已經深入人心了。有人說當代東北的重工業是燒烤,輕工業是直播。
東北燒烤為什麼能聞名天下呢?直接原因當然是香了,而更深層次原因,則是下手比較早,卷得時間比較長,卷出了優勢。
這也是個悲桑的故事。東北,是我國的重工業基地,上世紀90年代也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嚴重衝擊,國有企業虧損嚴重,甚至倒閉,大量的工人被迫下崗。沒下崗的,待遇也很差。
下崗之後,只能自謀職業,而燒烤的門檻相對低一些。門檻低同行就多,加上客戶也多是下崗職工或者待下崗職工,因此必須得物美價廉。有的在本地卷不動,就開始向南轉移,於是東北燒烤逐漸佔領了全國。
去年,淄博燒烤紅遍了全網。其實淄博原本也是個重工業城市,1994年GDP一度殺入到了全國第13名,比濟南還要靠前,在山東僅次於青島。

淄博燒烤火起來的原因,跟東北有點像,也是因為下崗職工太多,大家不得不自謀生路,其中不少人選擇了門檻相對較低的燒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工業化道路上的大下崗。
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2年,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先後有6000萬名職工下崗。其中國有企業職工總數,從1.126億,下降到了0.688億,減少了4400萬。這意味著約有40%的國企職工下崗。
本篇著重寫偉大復興的第四個燒餅的民用部分,中國搶在入市之前,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了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三年脫困為目標的國企改革,保住了國民經濟的命脈,也為入世做了及時的準備。
這也是付費合集“偉大復興強大的七個燒餅——新中國蕩氣迴腸、空前絕後的創業史”第十三篇(共18篇),18篇共48.8元,謝謝支援。
第八篇:這麼多離譜的事,竟然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