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任開發商接力建設,重慶在建第一高樓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源|“重慶釋出”微信公眾號

4月10日,據“重慶釋出”微信公眾號訊息,重慶在建第一高樓陸海國際中心(重慶100)外立面幕牆工程已於4月9日全部完工。專案塔樓部分總高約458米,位列全球已建成及已封頂建築高度第18位。

陸海國際中心專案的開發商重慶萬科也於當日官宣了這一訊息。公司一位工作人員透過電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專案確實已經完成封頂和玻璃幕牆竣工了。”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陸海國際中心專案最早由港資房企瑞安房地產於2007年左右啟動建設,之後被萬科接手,建設過程曲折,歷經多重坎坷。

有網友在“重慶釋出”官微留言,“燈光工程安排上,又是一處打卡點,李子壩吃了地鐵後過去就手拿世界第一魔幻熒光棒”。

圖源:“重慶釋出”微信公眾號

又一個城市新地標‍‍‍‍
陸海國際中心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國際商務區內,建築外形自下而上呈橢圓式,幕牆面積約10萬平方米,相當於14個標準足球場。
幕牆運用玻璃及金屬構件以4塊幕牆相連構建“雙喜”造型,室內設計融入巴山雲雨等極具重慶特色的文化元素,以建築語言傳遞重慶的城市文化。
“重慶釋出”微信公眾號顯示,整幢大樓外牆共採用18000餘塊玻璃板塊,每一塊不僅尺寸不一,且都是單獨定製,其中最重一塊達3.5噸左右。
該專案在幕牆施工過程中,透過智慧建造方式及關鍵技術的合理應用,大幅提升施工環節的建造效率。由於吊鉤鋼絲繩和玻璃板塊高度限制,現場96層以下直接採用環軌吊裝板塊,96層以上因塔冠頂部無垂直運輸裝置,施工採用索道安裝方式,將幕牆板塊吊運至96層後,利用環形軌道運輸至作業點,再和塔冠位置的索道吊裝裝置進行空中換鉤,實現豎向安裝。

圖源:“重慶釋出”微信公眾號

據重慶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專案建成投用後,將完善片區城市功能,形成又一個城市新地標,為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強勁動力。
4月10日,重慶萬科在官微釋出海報,並配文“共鑑山城的座標,不負時代的選擇”。據其介紹,陸海國際中心總建築面積約52萬平方米,業態包括超甲級辦公樓、綜合型購物中心重慶印象城、奢華雲端酒店重慶100天際悅榕莊及重慶100觀光層等。

歷時18年,各方合力取得突破性進展
與不少城市的巨無霸專案相似,陸海國際中心作為重慶的新地標,建設過程中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波動、企業自身發展因素等影響,並不順利。
該專案最早由瑞安房地產於2007年左右啟動開發,並且完成了住宅、寫字樓和公園綠化等部分建設,取名為重慶天地,其中的塔樓部分名為嘉陵帆影。之後,瑞安房地產撤出,工程進展緩慢。
2017年底,萬科接手,專案塔樓啟動復工,並重新命名為陸海國際中心,並於2022年順利完成建築主體封頂。
去年4月,重慶萬科宣佈,陸海國際中心幕牆建設工程進入全面衝刺階段,“決戰180天”,計劃當年9月底將幕牆工程徹底完工。
歷經坎坷的陸海國際中心,終於在各方合力之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4月10日透過微信向每經記者分析表示,超高層建築的建設,歷來與宏觀經濟走勢緊密相連。
“重慶第一高樓的利好訊息,將為區域房地產市場注入強心劑。”嚴躍進認為,該專案經過兩任開發商接力建設,到如今幕牆工程完工,凝聚了企業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援。“這一進展,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建築專案的成功,更是對整個市場信心的提振。超高層建築具有投資高、週期長等特點,該專案的順利推進,充分展示了頭部房企在複雜環境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應對挑戰的能力。”
此外,該專案的成功還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具有啟示作用。它表明,在房地產市場調整和財務狀況變化的背景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整合資源,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而政府層面的政策協調和支援,也是推動專案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記者|劉頌輝
編輯|何小桃 陳夢妤 杜波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