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前言:一週前,在全球範圍內成為現象級的硬體新品 Ray-Ban Meta AI 眼鏡銷量正式突破 200 萬。這款來自北美,由科技巨頭 Meta 和時尚領袖 Ray-Ban 共同打造的 AI 眼鏡實測表現如何?對於國內智慧眼鏡市場來說,掀起波濤,還是漣漪?
我們來看「Ray-Ban Meta 第二代 AI 眼鏡」新品測評報告。
「新品測評」是 @知乎好物100 全新欄目,測評產品由知乎出資並匿名在授權零售渠道購買,無廠商送樣,並匯聚真實、多維、深度的測評內容,提供可信賴的消費決策參考,不涉及任何商業推廣行為。
在 2024 年 12 月,我們發起了 Ray-Ban Meta 第二代 AI 智慧眼鏡的「新品測評」,經招募最終有 10 位答主參與測評。其中有:
資料科學家、演算法工程師 @桔了個仔;985設計系副教授、工業設計學院博士 @ChrisLex工業設計;
人工智慧與音樂博士 @張逸霄,網路空間安全在讀博士 @Felina;前晶片工程師 @沈少Neo,生態工作者 @犬君拌汪醬;
愛好科技和 AI 產品的設計師 @衛小妖GOGOGO;資深數碼產品愛好者、科技極客 @Super叔 @Domino @段小草。
共有 5 位相關行業從業者、專家,5 位來自不同行業的產品深度使用者。他們將以各自專業視角並在不同使用場景進行測評。

先看測評結論:
1、點贊:①設計經典,和正常眼鏡外觀接近;②比一般近視鏡略重,與太陽鏡接近;③音樂和通話降噪水平出色,水平接近於 AirPods Pro。
2、吐槽:①影像效能差,暗光和動態場景拍照模糊,無法變焦和構圖,綜合水平僅比肩中端手機;②續航差,單次續航約 4 小時,錄影片則續航 <1 小時;③僅支援英文互動,完整 AI 功能需搭配 Meta View App,並僅對美國、加拿大地區開放;④半數以上答主反饋舒適度一般,多為「夾頭」和「鼻託不合適」;⑤單次錄影片最長 3 分鐘。
3、有爭議性的結論:①定價相對合理, Meta 改造前雷朋同款眼鏡 178 刀,改造後 299 刀;②實測溫度控制在 36°C~40°C,並未出現網傳發熱到無法使用現象。
詳細測評:
⭕️外觀和重量丨經典輕便,不像極客的玩具,更像潮人的飾品。
答主們普遍對雷朋 Meta 二代的外觀感到滿意。@犬君拌汪醬 表示和他平日裡戴的眼鏡外觀很相似,@Super叔 它很好保留了雷朋太陽鏡的經典款式造型,好看又經典。
@桔了個仔 給到了更高的評價:畢竟是 Ray-ban 的眼鏡,可以說 299 刀的眼鏡,有一大半是買 Ray-ban 這個牌子的設計,畢竟這款眼鏡在 Meta 改造前,就要賣 178 刀。戴著自然、好看,不像極客的玩具,反而像潮人的裝飾。

在重量方面,這款眼鏡在 50g 左右(重量與鏡片度數相關),答主 @衛小妖GOGOGO 表示:與她日常經常佩戴的某品牌墨鏡重量相差無幾。@Felina 同樣點讚了這個產品的重量控制:非常的簡約輕便,如果不考慮它的功能,其基本接近於一副正常的近視眼鏡。

而 @段小草 @犬君拌汪醬 則認為對比傳統眼鏡相比雷朋 Meta 二代略重,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答主 @段小草:之前日常佩戴的眼鏡大約 17g,這款差不多 50g,不過習慣了以後其實還好。
與此同時,在實測中答主們就外觀部分,還發現了幾處產品存在的問題,會影響使用體驗。
答主 @張逸霄 認為品控存在問題:收到的鏡架放不平,作為一個眼鏡,它放在桌子上竟然可以輕微地被晃動。左右兩個鏡腿能開啟的角度存在微小的差異。戴上之後,這個差異感知上十分明顯,甚至讓我覺得眼鏡在往一邊微微偏移。礙於內建電子元件,不敢貿然扳正。

答主 @衛小妖GOGOGO @桔了個仔 都覺得 Shiny Black(光面黑)這款的缺點是比較容易沾染指紋,還特別容易有劃痕。@桔了個仔 收到眼鏡時,發現中間位置已經有摩擦的痕跡了,答主推測是海淘路程長,途中這個位置易和鏡盒摩擦導致。
此外在鏡腿的轉角和貼面貼合度欠缺圓潤,存在一定的毛刺感。@衛小妖GOGOGO 推測可能是因為鏡腿內集成了較多電子元件,接縫不夠緊實導致觸感有點硌手,導致佩戴體驗感上有所不足。

⭕️AI 功能丨實用體驗差,AI 功能暫未完全開放
據資料科學家、演算法工程師 @桔了個仔 調研,雷朋 Meta 二代搭載了高通驍龍 AR1 Gen1平臺,在本地能實現一定的 AI 能力。對於複雜的任務,眼鏡會透過藍牙連線手機的 Meta View,將請求傳送至雲端伺服器。
對於簡單指令,如拍照,處理過程直接在眼鏡本地完成;而對於複雜的多模態任務,眼鏡會透過藍牙連線手機的 Meta View,將請求傳送至雲端伺服器。
值得一提的是,「完全體 AI」(Meta AI) 當前僅對美國、加拿大地區使用者開放。
在開放地區的答主 @衛小妖GOGOGO 針對 Meta AI 識別物體、解答數學題,以及識別產品品牌型號等,效果還是蠻好的。如果詢問的是食材,Meta AI 還會教你做菜,總之,比較有趣。

同在開放地區的 @犬君拌汪醬 則認為 AI 水平一般:我個人認為屬於人工智障系列,簡單的操作指令沒問題,但稍微專業一點的問題就不能太指望了。
比如水族館裡有一隻原產澳大利亞的笑翠鳥,算是識別度很高的鳥了。
我對著這隻笑翠鳥左拍拍右拍拍,反覆問 AI「這是什麼鳥啊?」,AI 則一次次堅定地告訴我「圖中沒有鳥,看起來是一些熱帶植物和石頭」。

但對於非美國加拿大地區的使用者來說,需加入「搶先體驗計劃」啟用 META AI,進入候補名單。

⭕️拍照和錄影丨影像水平僅≈中端手機,但更便捷。
雷朋 Meta 二代的拍照和錄影能力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暗光環境下,有明顯的畫質損失和噪點。

@沈少Neo:在晴天、光線良好的室內畫質肯定是 OK 的,但晚上、暗光環境有一點的畫質損失和噪點,也會顯得模糊,不如現在中高階智慧手機的影像水平。特別是放大之後,畫質差距非常明顯。動態範圍,壓制高光、炫光的能力,色準都有比較大的差距。
@桔了個仔:這麼小一顆攝像頭,CMOS 肯定不會太大,所以進光量肯定不大,暗光環境表現肯定無法和現在的手機比,所以對其畫質別有太高期望。
@段小草:夜景有點慘,但光線比較好的情況下,拍出來的色彩還是比較討喜的。
②拍照動態畫面(或拍照時頭晃動),很容易模糊。

@Super叔 :拍照左圖很正常,右邊就看出來問題了,這張是在我走得略快的情況下拍的,拍出來就是這樣運動模糊了,也就是說 Ray-Ban Meta 不適合在人動作太大的情況下使用,把頭當三腳架的話,最好是在頭穩定點的時候拍,不要走得太快,也不要頭搖得太快。 @段小草 我今天也用 Ray-Ban Meta 拍了一張 πOclock,但是拍糊了哈哈,以後拍照要記得不能搖頭晃腦!
③無法構圖和變焦,背光環境下曝光處理差。

@犬君拌汪醬:眼鏡的攝影功能沒法手動調整,只能無腦拍照,拍出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比如在背光情況下,攝影的對焦和曝光都不完美。 @衛小妖GOGOGO:整體質感比較優質,但無法變焦。 @Domino:最主要的原因是無法構圖,你無法即時看到當前眼鏡攝像頭的畫面,比較難拍得橫平豎直。所以這個眼鏡不太適合做較為嚴肅的創作,只適合日常記錄。
④語音控制拍照有延遲。
@犬君拌汪醬:智慧眼鏡的拍照略有延遲,我在水族館裡一路是語音控制的,然後發現,很多時候魚游過來的時候我喊拍照,等拍照聲響起的時候,魚已經遊走了。

⑤特定場景下,錄製出的影片有眩暈感。
@Super叔 這裡有個問題是,可能由於幀率太低,只支援 1080P/30fps 的,在這樣運動場景下拍攝的畫面會有眩暈感。 @衛小妖GOGOGO 和空曠的戶外拍攝效果相比,室內因為空間限制,視野方向需要隨時轉動,對比起來,室內影片比戶外影片看起來更「暈」,有種CS遊戲視角的感覺。






答主 @犬君拌汪醬:眼鏡掉電速度比手機快,持續使用 20 分鐘會掉約 20% 的電量,雖然塞回眼鏡盒裡就能充電,但眼鏡的單次使用續航略顯不足。
@沈少Neo:眼鏡的續航取決於拍攝的用量。續航只能支援半小時出頭的影片拍攝。這個方案就不如一些國內品牌的智慧眼鏡那樣,支援開「外掛」,用充電寶或者掛脖式配件來實現邊充邊用。這點我覺得如果Meta可以給使用者多一個充電的選項就更好了。
@衛小妖GOGOGO:這個是支援快充的,我試了下大概 25 分鐘可以充 50%,75 分鐘可以充滿。

@沈少Neo:國產智慧眼鏡用「外掛」增加續航
③在手機和眼鏡連線上,偶爾出現不適配的問題。
答主 @Felina:國內安卓手機適配遇到問題,「藍牙」耳機功能在我連線 Meta View 手機 App,進行 AI 對話和檔案上傳的時候下無法使用(此時「藍牙」耳機只能播放與 AI 通話的 AI 聲音,無法播放其餘聲音)。
@桔了個仔:把眼鏡從三星手機換成配對 iPhone 後,AI 功能激活不了的,現在喚醒 Hey Meta 後,無論啥對話,都回應「we can't do that on your glasses」。而且這不是在中國使用才會出現的問題,在歐洲很多國家也有使用者反映使用 AI 時被眼鏡告知,原因是 geofencing(地理圍欄)。
此外,@衛小妖GOGOGO 等多位答主點讚了雷朋 Meta 二代資料回傳體驗:如果不著急立馬看成片,日常佩戴完後放入眼鏡盒充電時,拍下來的照片或者影片會自動地以幾十 K 低流量龜速傳入到手機相簿,很省心。
⭕️其他細節丨「被拍攝人隱私保護」設定很好,實用時卻有 bug
雷朋 Meta 二代的設定是:拍照時會亮起指示燈,當指示燈被遮擋後,會提示不允許拍照。

但透過實測中 @Super叔 發現用手指堵住,還是能正常錄影片,且沒有任何什麼提示,答主推測出現 bug。(屬個例,大部分答主實測會彈出提示並禁止拍照。)
此外,在光線充足環境中,指示燈也並不明顯。@衛小妖GOGOGO 進行了 5~6 次測試——和朋友聚會、交談,期間按了拍攝鍵,或者小聲說出 AI 語音指令拍照或者拍攝,沒有朋友注意到正在拍攝或者錄影。
針對國外較多使用者反饋的發熱問題,答主實測溫度基本控制在 36°C~40°C,屬人體尚可接受範圍。

@Domino 實測左側鏡腿在我的連續拍攝測試下,發熱最高將近能達到 40°C。但@Super叔 並沒有感受到明顯發熱:用儀器測試了下發熱的部位,可以看到眼鏡的鏡片位置是幾乎沒有熱源的,人佩戴視角來看,左側鏡腿也幾乎不發熱,主要熱源來自於右側的鏡腿,我手摸了,沒感覺到明顯發熱,於是我又做了項極限點的發熱測試,連續錄製 3 分鐘影片,同時測試下續航,得到結果如下。

⭕️行業倡議丨AI 眼鏡終極形態,或可成為視障人士的「眼睛」
答主 @桔了個仔 在測評期間收到了雷朋 Meta 二代的最新版本的韌體推送,一個很有意義的功能「Be My Eyes」。雖然依然是透過志願者幫助視障人士(而不是透過 AI),但仍是有意義的一小步。
也希望做智慧眼鏡的國內競品們,一同推動「讓 AI 眼鏡成為視障人士的眼睛」的願景。

*以上為正文。
「答主評審團」由知乎官方組織招募、邀請。
入選答主需要滿足:在行業內有紮實的行業經歷和豐富的經驗積累,或在學術上,如科學科技、醫學、人文社科、設計等方向上有專業深耕,或在某垂直方向或品類下,有深度研究和長期使用與創作,內容創作受到使用者好評。
「答主評審團」成員需要在官方組織下,以個人形式或官方組隊形式,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對某一品類產品的橫評測評或新品測評,為知友提供專業可信賴的消費決策建議。
「答主評審團」將週期性以滾動招募形式,持續納新,更多資訊請關注 @知乎好物100和ta的朋友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