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IBM中國!

網傳 IBM 中國“裁員”
2 月 28 日,據介面新聞報道,IBM 內部發布公告稱,商業機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將於 3 月 1 日起停止業務活動,相關辦公場所亦將停用。
這次調整的屬於 IBM 中國投資公司(IBMV)下設的 IBM 中國系統中心,主要負責研發和測試,員工分佈在北京、上海、大連等全國多個城市,涉及 1800 多人。
內部人士透露,目前 IBM 中國投資公司所在的北京辦公區環宇大廈已經在拆除相關辦公裝置。

IBM 中國官方回應

IBM 中國官方表示:
IBM 沒有退出中國市場,IBM 在全球範圍內整合產品開發職能。繼去年秋天中國實驗室的調整後,原以承載 IBM 產品開發職能為主要目的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完成其主要使命,因而計劃關閉。關閉流程將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IBM(中國)有限公司是 IBM 中國的業務實體,其運營不受影響;我們的業務重心依然是幫助中國企業抓住混合雲和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上述變化不會影響我們支援大中華區客戶的能力。
一句話:決策並非突發,而是延續了 2024 年 8 月宣佈的研發轉移計劃。

2024 年裁員補償並沒有 2N,只有 N

2024 年 8 月 26 日,IBM 全球企業系統開發部副總裁 Jack Hergenrother 宣佈,決定將中國系統實驗室的研發工作轉移到海外其他 IBM 基礎設施基地,目前正在撤出中國所有的研發工作。
通知釋出後,IBM 中國投資公司員工已經就裁員和賠償提出了一些訴求,包括 2N 的賠償(N 和月薪基準不封頂)以及 6 個月的緩衝期,年假、未休的帶薪探親假等折現,股票折現等。
但上述訴求並未得到滿足。一位在裁員名單中的 IBM 員工向介面新聞透露,其並沒有獲得緩衝期,最終只拿到 N 的賠償。

IBM 中國的撤離程序

1、 2005 年:PC 業務剝離
IBM 將 ThinkPad 業務出售給聯想集團,退出消費級 PC 市場,標誌著其在中國業務重心轉向企業級服務。
2、 2023 年 8 月:研發轉移啟動
IBM 宣佈將中國系統實驗室的研發工作轉移至印度、墨西哥等海外基地,並逐步撤出所有在華研發專案。北京、上海、大連等地的研發團隊開始收縮。
3、 2023 年財報:收入斷崖式下跌
2023 年 IBM 中國區收入暴跌 19.6%,成為亞太地區業績下滑的主因,直接加速了業務撤離決策。
4、 2024 年 8 月:研發業務“清零”
在一次線上會議中,北京、上海、大連等地的研發和測試崗位員工被告知“退出中國所有開發任務”,中國系統實驗室研發職能完全轉移海外。會議僅持續 3 分鐘,1800 名員工面臨裁員。
5、 2024 年 9 月:CEO 確認不可逆決策
IBM CEO Arvind Krishna 在內部會議中明確表示“關閉中國研發部門的決定已完成,不可撤銷”。
6、 2024 年 10 月-2025 年 2 月:員工大規模離職
截至 2025 年 2 月,已有約 1600 名員工簽署離職協議,剩餘幾十人未達成賠償共識,被安排待崗停職。北京環宇大廈辦公裝置開始拆除。
7、 2025 年 3 月 1 日:正式停止運營
IBM 中國投資公司(IBMV)及所有分公司停止業務活動,辦公場所關閉,標誌著其在中國長達 30 年的本土研發體系終結。

IBM CEO Arvind Krishna(印度裔美國人,1962年出生於印度安得拉邦)

最後

雖然 IBM 表示主體還在中國,還要服務大中華區的客戶,但研發職能的全面撤離和轉移,肯定會削弱長期技術競爭力。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這既是跨國企業應對地緣經濟風險的現實選擇,也折射出中國科技自主創新浪潮下外資企業的戰略彷徨。
– EOF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