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中國品牌出海的代表企業之一,名創優品憑藉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高性價的產品策略贏得全球消費者的關注。
據悉,名創優品由葉國富創辦於2013年,最初以家居生活用品為主,後來業務板塊逐步拓展到美妝、玩具、電子產品等品類,形成了多元化的產品線。
在發展過程中,名創優品還進行了兩大業務戰略佈局,一是,公司於2015年探索出海之路,到如今已近十年時間;二是,2020年名創優品推出 TOPTOY 品牌,正式進軍潮玩賽道,並透過自有 IP 開發與聯名等方式打造自有產品,涵蓋盲盒、積木、手辦、拼裝模型、毛絨玩具等多個品類,與公司形成互補。
當下來看,名創優品這兩大業務做得有聲有色。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名創優品收入122.8億元,同比增長22.8%。其中,海外業務收入45.43億元,同比增長41%,收入佔比由去年的32%提升至37%,海外市場發展迅速。
潮玩品牌TOP TOY同樣表現亮眼,2024年Q3總營收達2.7億元,同比增長超50%,已連續4季度盈利。本季度末門店234家,淨增86家,其中,直營門店29家,合夥人門店205家。

在“人人都出海”的年代,名創優品為何能夠脫穎而出?又是靠著什麼征服海外消費者?我們將其成功的原因歸結為以下三點: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只要產品價格足夠親民,設計和品質又不輸於大牌,足以覆蓋到更廣泛的消費群體。據悉,名創優品的產品定價大部分在10元到29元之間,還會根據當地消費水平調整定價策略,比如,在東南亞市場,名創優品推出的香薰產品,價格僅為當地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這樣的定價很難不令當地消費者心動。
同時,名創優品也透過供應鏈優勢提供高性價比產品,降低 IP 消費門檻,吸引更多IP目標消費群體。比如,名創優品聯名的一款Chiikawa公仔單價集中在 29.9 元、49.9 元,而日本 chiikawa 玩偶的售價普遍在兩三百元。

在產品上新速度上,名創優品更是做到了極致,透過其“711”原則,每七天從10000個創意裡選出100個,每月最少推出550個sku,滿足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名創優品目前已與1400多家供應商達成合作,其中包括瑩特麗、奇華頓、立訊精密等細分領域龍頭製造商。這些國內供應商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華中兩湖地區,產品可以透過物流系統配送到全球6000多個網點和終端渠道。
此外,為了更好的服務本土市場、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應對全球貿易政策變動的風險,名創優品還積極與越南、印度、墨西哥、美國等地的供應商展開合作,其中,美國市場從本地供應鏈直採的比例不低於 15%,涉及彩妝、零食、玩具等多個品類,印尼市場則有約 30%的產品來自於本地供應鏈。
據悉,名創優品2024年一季度IP產品銷售佔比達到了26%,海外IP佔比更是同比大幅提升至40%以上,其IP聯名帶貨堪比“鈔能力”。
對於IP的重視更體現在公司戰略上,尤其是去年10月全球品牌戰略會上,創始人葉國富提出“成為世界第一的IP設計零售集團”,目標在2028年IP產品收入佔比超過50%。這也意味著,IP聯名已成為公司主要增長驅動力。目前公司已與迪士尼、三麗鷗、漫威等超過150個頭部IP合作,全球IP產品銷售規模突破100億,每年上新超1萬款IP產品,歷史累計銷售IP產品超8億件。

不過,在選擇合作IP時,名創優品也會考慮IP的普適性,選擇範圍也是與全球比較知名的動漫IP、熱門IP、遊戲IP合作,尤其是在那些年輕消費心目中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IP。
比如,在美國市場,名創優品與迪士尼、哈利·波特、Hello Kitty等IP合作的產品受到當地消費者的喜愛,銷售額更是佔比高達75%。2023年更火爆的IP聯名芭比,名創優品為了能與電影同步發售,當時圍繞這一IP開發了120個產品,甚至空運到美國的4家門店,一週內售罄率超60%,最終,實際下單貨值較最初的訂單貨值翻了2.5倍。
2023年,名創優品首家三麗鷗IP限定主題店在印尼雅加達Margo City購物中心開業,首月銷售額超過600萬;而名創優品的草莓熊 IP 系列產品則在越南極受歡迎,門店首發當日的銷售額甚至重新整理了越南單店單日的歷史記錄。在泰國市場,旗下的TOP TOY與三麗鷗合作的搪膠毛絨品類同樣熱銷,宣發之前就備受市場的關注。

從消費者心理來說,可能美國人、泰國人、越南人都不認識名創優品,但是他們一定認識迪士尼、Hello Kitty、芭比、漫威、海賊王、Chiikawa等全球知名IP,只要有消費者願意為自己喜愛的IP產品買單,開啟海外市場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雖然IP戰略帶來了令同行羨慕的戰績,但名創優品也面臨諸如挑戰,一方面,僅僅為了購買IP授權就要花費上億元,這是一筆不小的硬性支出。2024年上半年,名創優品的IP授權費支出達到1.8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4%。另一方面,重量級IP的價值體現在獨家性、稀缺性,但名創優品聯名產品並不是獨家授權,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雖然也在自研IP,但成為現象級的IP並不多。
也就是說,同樣都是做IP的生意,同行之間的產品難免雷同,名創優品過渡依賴第三方IP授權,未來發展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多元門店模式提供靈活性,
進一步搶佔海外市場
在全球化程序中,與國內門店經營模式相似,名創優品的海外門店也是由直營、代理、合夥人三種模式構成,不同區域由不同模式主導。對於人口較多、消費潛力較大的海外市場,公司採用直營店模式,如美國、加拿大、印尼等。不過,這種模式屬於重資產投入,影響流動資金,稍有不慎還會侵蝕淨利。
不過,也有訊息稱,2025年名創優品正考慮放開美國市場的加盟業務,藉以達成美國開店500家門店的目標。
同時,為降低運營風險、控制試錯成本,公司在大部分海外市場採取代理模式和合夥人模式,在相對熟悉的市場公司採用合夥人模式,如印尼等。
對於與我國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墨西哥、英國、法國等海外市場則採取代理模式,藉助當地知名的零售企業的渠道資源和經驗,進一步擴張市場。例如,公司在墨西哥市場與當地首富 Carlos Slim 合作,後者擁有零售集團 Carso Group,旗下經營著第二大連鎖餐飲集團 Grupo Sanborns、Sanborns 百貨等多項業務。
可以看到,名創優品憑藉本土化的供應鏈優勢及靈活性的商業合作模式,進一步搶佔海外市場。在門店擴張方面,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名創優品累計進入112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品牌門店共 7420家,淨增859 家。國內門店數4250家,淨增324家。海外門店數2936家,淨增449家。
名創優品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讓海外市場的營收達到國內的兩倍,而北美、亞洲和歐洲是重點拓展市場。值得關注的是,名創優品在海外門店中,基於歐美知名IP的盲盒、玩具已經成為核心SKU,而這正是公司未來持續征程海外市場的一個機會所在。
出海征程十年,名創優品依託國內超強的供應鏈及IP聯名,打造出高性價比的產品征服海外消費者,一步步把盤子做大,從國內走向世界。
未來名創優品能否在海外複製出兩個中國的名創優品,就留給時間驗證。畢竟,物美價廉,又時尚潮流的小商品,誰又能拒絕呢。
掃碼來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