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剛剛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全自動駕駛(FSD)功能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推出。今天網上就傳出了一些Model 3 FSD Beta (自動式安全駕駛測試)版本的實際操作影片。
△Model 3 FSD Beta 操作影片
著實令人印象深刻,驚歎無人駕駛的時代幾乎近在咫尺了。在國外網友釋出的影片中,行駛在夜色裡的Model 3,駕駛員沒有提供任何干預——只負責尖叫和驚歎,在紅燈前自動停車,在綠燈亮起後自動開出並出色的完成了左轉。
在微博上,有網友評論道,目前的版本,除了介面UI有點醜之外,一切都是驚喜。按照馬斯克的曾經的設想,如果自動駕駛技術完全普及,如果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研發成功,特斯拉就會停止賣車。因為沒有人需要開車了,使用者只需要租用即可,人和車就完成系統的剝離。我們在科幻片裡看到的那種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場景,在未來的某個臨界點就會實現。
如期而來的特斯拉
Model 3 FSD Beta
從新能源到無人駕駛,特斯拉一直是汽車科技的引領者,馬斯克一直堅信特斯拉可以解決自動駕駛的問題,並且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了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理性冷峻。
儘管特斯拉還未實現全自動駕駛功能,但是特斯拉一直在迭代和進化。從硬體來看,2016年10月之後所生產的特斯拉都配備了全自動駕駛所需要的硬體。而軟體上,特斯拉推出了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和FSD,更是備受全世界的關注。
2019年3月,FSD開始出現在特斯拉上,FSD系統可以讓司機承擔副機長的職責,讓汽車從傳統單人駕駛模式,進化到車輛自主完成簡單的操作,人類駕駛員負責路況觀測以及緊急情況的處理的進化和升級。雖然距離完全自動駕駛距離還有距離,但卻是沿著正確的方向在逼近夢想。

△自動駕駛
2020年7月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開幕式上,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公司已經“非常接近”實現L5級自動駕駛技術,並且將會在今年內完成這項技術的基本功能的開發。

△馬斯克
在特斯拉取消美國公關部門後,馬斯克的個人社交媒體成了公司唯一官方訊息出口。進入到今年10月份,馬斯克開始頻繁公佈FSD的相關訊息。
-
10月8日透露,特斯拉將在未來幾周內釋出最新版的零干預的全自動駕駛測試版軟體;
-
10月12日,限量的FSD Beta將於10月20日正式釋出;
-
10月20日晚,特斯拉向部分客戶推出了FSD Beta軟體。
據悉,這次特斯拉僅僅給20個使用者開放了FSD Beta體驗許可權,並允許體驗者釋出體驗照片和影片。雖然這場灰度測試還是顯得非常謹慎,但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所有參與測試的人都已經被折服。
轉向流暢,
無人駕駛將進入新時代
作為無人駕駛賽道的後入者,在無人駕駛與車的結合上有著巨大的先天優勢。透過特斯拉第一批影片可以看到,雖然介面依然有待完善,但是FSD Beta 即時接收和處理車況資料的能力非常強大。之前FSD被詬病的轉向問題,也已經被解決,整個過程非常流暢,就像是一個老司機在親自操作。汽車和科技的融合,將會大大的推動無人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
谷歌旗下Waymo是公認的全球自動駕駛龍頭。2017年,Waymo開始在鳳凰城地區推出配備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出租車。2020年10月19日,Waymo在鳳凰城菲尼克斯向公眾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讓無人駕駛出租車實現無人化。
儘管各個國家的道路交通面對的情況不同,但是對於無人駕駛的需求是切實存在的。2015年起,我國無人車市場開始萌芽,並在一年後開始爆發。每年申請的專利數都保持較高水準。根據天眼查的報告顯示,在無人駕駛領域,我國共有超過1.2萬件相關專利,其中於2019年新申請的專利超過3千餘件。

△專利申請數
All in AI的百度,早於2013年開始佈局自動駕駛領域,並且推出了推出了阿波羅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百度的無人駕駛也已經在部分城市和地區已經開始陸續上線,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曾在在百度世界大會上曾透露,長沙、滄州等地已有10萬餘人體驗過自動駕駛。2010年10月12日,在北京推出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更是吸引大量科技愛好者和媒體的關注,開放第一天,呼單量就突破了2600單。

△自動駕駛出租車
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可能都是相互的。企業和行業的關係,也是如此。一個有抱負的企業,大機率會帶動整個行業的高速發展。而一個行業的興起,又會成為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礎。Waymo、百度和特斯拉等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探索和成績,將會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無人駕駛已經度過了漫長的培育期,將要進入收穫的階段。根據調研機構顯示,到2021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70.3億美元;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
這個銷量已經讓無人駕駛汽車的規模化量產成為現實。而規模化量產則至少會帶來兩個方面的進步,一是價格會下降,會普及的更快;二是隨著汽車終端數量的增加,資料的收集樣本會更大,整個系統的升級也會更快更智慧。
FSD Beta 成功後,
造車新勢力的機會來了麼
2020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區的出貨量超過了2.6萬輛,全球出貨量也達到了90650輛。
此外,對於一個產品效能已經越來越穩定,整個生產和供應鏈也都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的企業,往往可以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特斯拉花費巨大的精力在成本改造上,一年4次降價10萬,甚至計劃在3年後推出售價僅為17萬元的汽車。
特斯拉的種種行為,都在刺激著眾多友商的神經。然而馬斯克和一般商人有著本質的不同,他的目標一直都是讓整個人類如何前進,賺錢只是順便的事。正如開篇我們說到的,馬斯特曾經說過,如果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研發成功,特斯拉將會停止賣車,進化成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商。

△釋放的人
馬斯克規劃了未來出行方式,但是特斯拉真的會停止賣車嗎?這也許不重要,但他闡明瞭一種趨勢。就是特斯拉代表的方向,會給整個汽車行業來一場洗禮。在交通出行這個領域,我們可能會率先把自己的決策權交給機器。
FSD Beta的展示效果,也會讓很多關心國內新勢力造車的人不禁想問,特斯拉都如此一騎絕塵了,其他家還有機會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有機會。
特斯拉走得越遠,越能證明無人駕駛是正確的賽道和方向。其次,特斯拉一家不可能吃下這麼巨大的一個市場。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整個行業明白在哪裡發力,這種追趕跟進的速度,也會非常快。要實現馬斯克所說的當無人駕駛成為現實,特斯拉就不再造車的夢想,那麼最大的可能是特斯拉對系統開源。
蔚來李斌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就篤定稱,蔚來一定要建立全棧能力,圍繞晶片、系統、演算法、資料四個方面提升ADAS(高階駕駛輔助系統)能力。10月21日,媒體曝出李斌已經開始計劃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計算晶片。威馬此前也官宣,明年將實現L4級別AVP自主泊車車型的量產。
另外一點,即使特斯拉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先優勢比較大,但是中美兩國不同的交通法規和駕駛習慣會帶來體驗上的缺失,而且隨著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自動駕駛需要面對的場景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對特斯拉的調整難度也逐級提高。
從 ADAS 的體驗來看,特斯拉在跟車狀態下,即使把跟車距離調至最近一檔,距離前車的距離仍然達到 5 米,非常容易被加塞,而蔚來卻可以做到 3.3 米。
這個邏輯在美國道路行駛中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中國特別是北上廣深這種常年擁堵的城市道路上,使用ADAS的體驗極其糟糕。這也給中國造車新勢力留下了追趕的空間。
不管怎麼說,“自動駕駛是車企下一代核心競爭力”,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清晰了。對年輕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拼啥也拼不過特斯拉的銷量,唯一自研晶片並領跑自動駕駛的車企把“作業答案”都擺在這了,新勢力跟著一起在這條賽道上努力衝擊就好。大家一起衝出一個新世界,或許是一種更加多贏的美好。
本文轉自【深潛atom】,一個提供洞察商業方法論和視角,以及研究結論和觀點,致力於新的網際網路書寫的範本建立的諮詢工作室。

▲掃碼關注深潛atom
關鍵詞
自動駕駛
特斯拉
系統
馬斯克
全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