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 vs GDP這幾乎沒有留下犯錯的餘地。換句話說,投資者基本上是在押注企業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這一年裡能夠實現完美業績。從短線角度來看,估值對投資者來說是糟糕的擇時工具。然而,倘估值與其他因子相沖突,就會成為顯著的短期風險。利率就是這些因素之一。利率:一個被忽視的風險過去兩個月,由於擔心新政府加徵“關稅”,利率預期急劇上升。此外,令人憂慮的是,強於預期的經濟資料可能會阻礙美聯儲進一步降息。值得注意的是,利率預期上升主要是短期情緒的結果,因為經濟資料仍處於長期迴歸過程中。Michael Lebowitz最近討論了情緒對利率的影響。下面的模型結合了克利夫蘭聯儲通脹預期指數和GDP(經濟活動是產生通貨膨脹的根源:供需關係)來構建一個預測模型。該模型歷史上決定了利率應該處於的水平。雖然利率正接近5%,但經濟和情緒模型表明利率應更接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