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畢業致辭|復旦杜宇院長:讓自己成為“錨”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法學院
讓自己成為 “錨” 
——寄語復旦大學法學院2025屆畢業生
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 杜宇
親愛的2025屆畢業生們,尊敬的各位老師們、家長們、來賓們:
大家下午好!
此刻,我們在這座見證過無數啟程與告別的禮堂重逢。幾年前,同學們懷揣夢想,攀越高山,抵達了這座殿堂。而今日,你們將繼續揚帆,駛向人生新的海洋。
回望你們在法學院求學的歲月,世界的“晃動”從未如此真切:
地緣政治的兇險角逐還在繼續,國際貿易的反覆拉扯此起彼伏;AI在使你們的學術論文更易完成的同時,開始衝擊傳統的教學框架與研究正規化;拿到美國大學Offer的同學在經歷了喜悅後,突然間又開始忐忑自己能否及時獲得簽證;即便順利入學,又是否會被遣返;對西方的執迷開始降溫,但去往“一帶一路”與“金磚國家”的探索者們似乎還沒有從你們中站立起來,成為令人矚目的星辰;小紅書上,年輕的愁緒與內卷的迷茫一直在升騰。世界曾允諾你風景,但在你真實地努力後,那風景似乎並沒有如期而至。
我無法輕言寬慰,因為我和你們所有的師長們,也同樣處於這晃動的時代中。
復旦法學的百年華章如何賡續?新技術對知識體系的挑戰與解構,教學品質的提升,科研評價的壓力,以及如何讓更多同仁與學子真正觸控學術的力量、育人的光亮——這些思慮,也常讓我在夜晚徘徊。
與各位一樣,我們也常常困惑,不斷晃動
那麼,路在何方?
或許答案就是:讓自己成為“錨”—— 一隻在風浪滾滾時安定、鎮靜的錨。
在復旦,能給與你的最重要的饋贈與最深沉的教誨,就是鼓勵你、引導你、推動你,向自己的心靈深處去找尋和淬鍊那份巋然不動的內生定力——它比簡歷更厚重,它比文憑更持久。
而這一追求,其實並不外在於我們的法學滋養。法學,這門你們積累多年的知識與學問,其真諦恰在於此——歷經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卻依然安定、從容地錨定著人類文明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與秩序。
面對世界的百年變局與中國的社會變遷,規則迭代是常態。而法學賦予你們的,是在變化中看到不變,在乘風中守正為安。對個體尊嚴的尊重、對社會正義的捍衛、對良善價值的持守,這些法的精神,正構成變動社會中不變的“錨”。
所以,我才會在這裡祝福你們,願你們能在這世界的晃動中,不僅尋得自己的“心錨”,更能使其生長為安身立命的根基——那份源生於復旦、淬鍊於法學的內在定力。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們步出這禮堂,駛向那片依然風高浪急的深海,無人能許諾你一路坦途。但復旦法學的訓練會使你堅信:在無常世界的喧囂之中,秩序與信義的燈塔不曾熄滅;在風浪翻騰的迷霧之下,公平、正義的金線依然閃光;在現下與遠方的迷茫之外,仍舊有燦爛理想點亮信念與精神——這種錨,其實一直都在。
同學們,帶上你們心底安定的錨,從容啟航,勇敢出發吧!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我們將看著你們: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