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飛機、拓文旅、謀空運:零重力“三招”自我造血,搶佔低空經濟萬億紅利

者丨卜松
編輯丨劉恆濤
圖源丨零重力飛機
當行業仍然沉迷“飛行汽車”概念時,零重力在飛行培訓場景和文旅場景進行商業化探索,並尋求突破。
成立四個年頭,作為一家專注研發低空飛行器的公司,零重力已經構建起“電動固定翼-多旋翼-傾轉旋翼”的產品矩陣。
截至目前,公司旗下的電動固定翼飛機RX1E-A已取得適航證可開展商業化運營,成為通航公司的教培主力機型;多旋翼載人eVTOL ZG-ONE“鵲飛”瞄準文旅市場,以目標數百元/人的親民指導價格衝擊傳統直升機觀光;而傾轉旋翼機型ZG-T6全尺寸工程機即將下線,實現關鍵技術全傾轉試飛。
零重力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石紅表示,三大產品矩陣的背後,是零重力“銷售一代、取證一代、研發一代”的產品策略。在eVTOL審定規章和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當下,找到距離市場最近的場景,帶來現金流,實現自我造血,才是當務之急。

對準低空文旅與飛行培訓市場
雙管齊下
當前,對於eVTOL行業來說,商業化落地是第一要務。
從2024年底開始,以德國Lilium和Volocopter為代表的歐洲eVTOL鼻祖級企業相繼申請破產,這些“技術先驅”變成了“行業先烈”。外界普遍認為,缺乏政策監管支援、過度沉醉於技術突破、研發資金消耗量巨大,以及後期商業化落地路徑不明朗,是讓這些風光一時的獨角獸倒在黎明前的重要原因。這也給中國如火如荼展開研發與試飛的eVTOL初創公司敲響了警鐘。
“在未來,飛行汽車可能成為人人需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高頻次是主要特點,同時要兼顧低成本,才會有真正的機會。但是當前基礎設施、法規和使用者習慣都不成熟,基本不可能一步到位。” 石紅說,除了硬體設施不完備之外,目前飛行汽車的價格也不具備市場化的條件,因此,零重力卻將目光投向飛行培訓和文旅市場。
在石紅看來,文旅和培訓的細分場景天生具備“三高一低”特性(即低頻次、高附加值、高安全性要求、高體驗需求),距離市場化落地更近。
根據公開報道,中國5A級景區年客流量普遍超百萬,以黃山風景區為例,日最大承載量為4萬人,光是玉屏與雲谷索道每小時的單向運力為4400人次。每到旺季,擁擠的人潮和超長的排隊時間,嚴重影響了遊客的消費體驗。通航公司提供直升機觀光服務,但是2000-3000元的價格還是讓人望而卻步。一些直升機通航公司在旅遊淡季打出了“三人僅186元”的促銷價格廣告,遊客熱情度極高。這也說明,只要價格足夠親民,文旅觀光市場大有可為。

合肥濱湖水上飛行營地,預計5月開業運營
“eVTOL對於旅行場景來說很合適,去山區的旅遊景區體驗一下,一年最多也不會超過十來次,大多數人是願意付費的。”石紅說。
而在飛行培訓的市場端,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航空飛行培訓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的預測,未來幾年內,隨著低空開放政策的推進和商用無人機市場的興起,商用飛行員、私人飛行員及航空愛好者的培訓需求將持續增加,航空培訓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來自海外諮詢公司Spherical Insights & Consulting的資料顯示,全球飛行員訓練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85億美元增長至2033年的20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36%。
針對這兩個應用場景,零重力制定了飛行培訓+文旅“雙管齊下”的戰略。

培訓成本降低一半
空中觀光價格打到百元級別
零重力首代產品銳翔RX1E-A,就是圍繞飛行培訓市場打造的一款產品。

“目前,中國的航空學校裡還有大量塞斯納、西銳等來自歐美國家的產品,運維成本高,零部件也高度依賴進口。行業缺一款高性價比的國產飛機,以降低人們付費學習考飛行執照的門檻。”石紅說。
RX1E-A採用了成熟的固定翼,全電驅動讓維護成本驟降,巡航速度120km/h,續航里程達到280km,靈活的換電設計讓補能僅需5分鐘。得益於研發週期短、切入難度低,這款機型成為國內首款已取證並可商業化運營的電動輕型運動類飛機。
RX1E-A
而作為培訓機型,這款飛機操作簡單、低噪音、零排放、運維成本低,簡易的單螺旋槳和輕量化設計造就了極低的飛行阻力,讓學員學得會、掌握快,是理想的培訓類產品。根據團隊的測算,其綜合運營成本僅僅是同級別燃油驅動飛機的50%,“同樣尺寸的輕型運動類飛機在同一個機場執行,我們的電動飛機能大大節約客戶的成本。”石紅說。
自投入市場以來,RX1E-A安全飛行時間累計超25000小時,已經有近60架銷售訂單,並有總計超過1000架的意向訂單。2025年1月,零重力投控的銳恩飛機工業獲批由中國民航局(CAAC)頒發的生產許可證(PC),該機型成為國內唯一已取證、可商業化運營的電動固定翼飛機。2025年3月底,零重力飛機工業投控的銳恩飛機工業向帛萊恩通航正式交付首批RX1E-A。
石紅相信,這款主要賣給通航公司的“飛行教練機”,可以為零重力創造可觀的現金流,也將是低空經濟的重要普及者。
2024年珠海航展上,面向文旅觀光市場的ZG-ONE“鵲飛”正式對外亮相。
這款12旋翼載人eVTOL以太空登陸艙為原型,採用分散式動力系統,最大特點是乘客艙處於平鋪的多旋翼架構之下,乘員可擁有絕佳的270度觀景視野,以提供更出色的遊覽體驗。
作為觀光飛機,首先必須具備的是高度安全性,尤其是在峽谷、山峰這類氣流紊亂的地形中,也應保持平穩飛行。
另外一項便是成本。低空旅遊的運營成本包含很多因素,例如飛機成本、油耗、維護成本、發動機大修間隔等等。同時,儘可能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噪音和空氣汙染,且無需複雜的起飛準備,也是優先考慮的特點。

大多數景區的航線較為固定,ZG-ONE的飛控系統可沿既定航線自主飛行,自動駕駛功能令使用者只須透過一鍵起飛、一鍵返航、一鍵呼叫等簡單操作,即可實現安全、智慧的飛行體驗。目前,該款機型的型號合格證(TC)申請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受理,計劃2026年取證。
針對該機型的商業化落地,石紅表示,這款機型的優勢是足夠靜音,一塊平地就能起飛,電動機型不用油,電機的運維成本也很低。“所以我們的短期目標是拿下一部分傳統燃油觀光直升機的市場,再透過擴張運營規模,攤薄成本,最終實現在旅遊旺季的百元級別票價。”
2025年3月,零重力與專注低空文旅的祥源通航達成戰略合作,將依託後者母公司祥源文旅旗下運營的“大湘西”、“大黃山”、“大南嶺”三大國際旅遊目的地,圍繞航空飛行營地的規劃設計、景區場景運營等方面,探索低空觀光、飛行培訓、光影秀等新場景、新玩法、新體驗,利用航空主題營地,將航空知識普及與旅遊、賽事有機結合。

銷售一代、取證一代、研發一代

終極目標是空中交通

除此之外,零重力也積極探索城際空中交通市場。
2024年,零重力與重慶九洲神鷹、鴻石通航等企業簽約,以數十架RX1E-A雙座陸機和水上機型組成機隊,聯合打造以重慶為核心、涵蓋西南地區的新能源航空器運營網路。

重慶地形多樣,有大山區、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是開發低空應用的天然場景。在政策上,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經濟試點城市,重慶設立了多個“低空經濟先行區”,並與四川省合作,開通了4條跨省短途載人航線。原本主要面向教培場景的RX1E-A,因為已取證,拿到商業化運營入場券,也將探索空中交通市場,先把低空交通航線運營起來,為後續更大載重量、更長航程的機型鋪路。
在零重力的規劃中,承載城際空中交通重任的“未來之星”,是傾轉旋翼機ZG-T6。
這款仿生設計的飛行器,借鑑並融合了鯊魚與海燕的氣動優勢,採用目前全球公認的eVTOL效能最高、技術難度最大傾轉旋翼構型,最大載荷6人,續航300km,巡航速度250km/h,最大飛行時間90分鐘,主要應用於城市空中交通、城際交通、私人飛行等場景。

據瞭解,ZG-T6的最新進展,是縮比工程機已經完成轉換飛行測試,近期有望落地全尺寸工程機,實現關鍵技術全傾轉試飛。
“傾轉旋翼方案能同時做到垂直起降、空中懸停和高速巡航,推力大、機動性強、運營成本低,載重量驚人,是目前公認的未來城市空中交通和短途物流運輸的終極答案,但需要足夠的技術儲備和耐心。”石紅說。
銷售一代、取證一代、研發一代,是零重力的產品迭代策略。“我們必須考慮活下去,才能再談如何飛得遠。”石紅說。
目前,公司的“銷售一代”RX1E-A,已經拿證並交付客戶用於航空教培,開始貢獻現金流;“取證一代”ZG-ONE,正在衝刺取證,賦能旅遊觀光,探索有價值的垂直場景;“研發一代”的代表產品是ZG-T6,押注未來的空中交通。
石紅預測,2028年將是行業的轉折點。
“屆時法規、基礎設施和使用者接受度有希望成熟,eVTOL將出現以服務交通為主要場景的訂單。一個人人都能玩得起飛機的空中交通時代,即將在我們這一代實現。”石紅對未來信心滿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