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在公眾號,在Threads都不斷有人催促我去嘗試一下Pika,一款影片AI工具。翻看社交媒體,感覺Pika是現在的熱點,強大的工具,漂亮年輕的中國女學霸創始人,矽谷大佬們紛紛奉上投資的新專案……看了一下,的確是挺漂亮的。但另外一位創始人也是華人女性,這不更值得說說嗎?
我個人目前沒有使用這些AI影片工具的打算,並且想勸一下這些敦促我去使用的讀者朋友:停止追逐新工具,重新轉向做內容。這個和是否支援技術進步無關,和是否保持思想開放無關,我這麼說完全是基於我樸素的想法:
首先,AI在影片領域內的爆發已經是一個趨勢。本來我很樂觀,認為直接用文字生成長影片在今年內就可以完成。現在看起來,技術進步並沒有那麼快,但是到了明年或者後年,普通人用AI製作一部自己的短劇,短片應該是有很大可能的事情。
那麼這樣強大的一樣工具—也許不止一樣,同時會有很多家,落在了所有普通人手裡,會發生什麼?在AI繪畫領域內,我已經經歷過這一切:所有人都可以用AI來繪畫,但是緊接下來的問題和工具無關,和技術無關,而是那個古老的問題—應該畫什麼?
很多普通人淺嘗輒止,在新鮮感過去之後,很快就停止了嘗試。為什麼?因為他們並沒有什麼是需要圖畫來表達的,畫小貓畫小狗畫風景畫侍女,結束了。不要說普通人能夠成為畫師,就算是像我這樣給自己的文章每天配圖都做不到,更別說經年累月地持續用AI繪畫。現在AI繪畫的工具還少嗎?支援的風格、型別還有什麼空白嗎?普通人用嗎?
現在影片AI來了,我認為問題也是同樣的。我看你們忙得很,今天追Runway,明天追Pika,後天架設Stable Diffusion的影片元件,所有最新的AI都用了一遍,都發了帖子,甚至都做了影片節目介紹。然後呢?然後發生了什麼?然後轉向更新鮮熱辣的AI工具,轉向某個AI工具升級之後的新功能。
那麼,假設說明年4月1日,世界上第一款支援劇本直接轉長影片的AI工具SONB問世,所有人都可以一圓導演夢,屆時你們要拍什麼?你們有什麼故事?有什麼劇本?有什麼獨特的觀察、情感、體驗、經歷要分享?
接下來的話,我準備換一種高情商的方式來表達,免得造成濺落傷害:
根據創新傳播曲線,在人群中願意最先接觸和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從來都很少,可能不超過人群總數的5%。這樣的人對於這個社會,對於這個世界,乃至於對於全人類都很寶貴。因為他們是先行者,經由他們的嘗試,他們的反饋,他們的傳播,使得一樣新鮮事物可以進入人類社會,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
但是透過觀察可知,這樣的人往往在創新大規模傳播,轉變為生產力或者產品的時候掉隊,寂然無聲。靠著創新做出成績,賺到錢,出了名,上了市的人,往往不是這些先行者,而是一開始看起來反應遲鈍的土鱉,他們姍姍來遲,但是一刀下去就切走了最大的一塊蛋糕。先行者通常都是先烈,這是中國網際網路著名的段子。
先行者的這種命數,或者說這種共同際遇,我認為是不合理的,傷害了人類的好奇心,傷害了人類的探索欲。因為是個人都能看到先行者就是先烈的事實,於是告訴自己說:新鮮事物不值得浪費我的時間,等別人先試通了再說。所以,我高情商地認為先行者有責任和義務充分利用新鮮事物,創造出一些有價值的結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人類這個族群。
基於這種樸素的思考,我認為從現在到明年4月1日SONB釋出,還有5個月的時間。如果是我的話,我在這5個月的時間裡會用10%的時間去嘗試各種紛紛出爐的新鮮AI影片工具,而把剩下的90%的時間拿去思考和寫作長影片劇本,構思出一個人們願意時間看的故事,並且逐漸完善人物和情節,努力達到可以拍攝的程度。
如果我不是我的話,我會在這5個月時間裡,把所有熱門短劇用AI轉換為劇本,用劇本訓練GPT,把私有GPT訓練成短劇創作專家,熟悉各種套路和橋段。等到4月1日SONB上線,我會用它批次生產上百個短劇劇本。目前短劇的報價是100集10萬人民幣,那麼明年4月份這一批劇本應該賣得上一個過得去的價格。要抓緊時間,因為隨後那麼幹的人多起來之後,價格會雪崩。
最好不要到了明年4月1日,你對所有的AI工具如數家珍,對於所有的創始人個人經歷都信口拈來,但是你沒有用這些AI工具做出任何一款個人作品,滿足於自己知道的最多,自己知道的最新。這些都是虛幻的感覺,我之前說過了,這樣做容易傷害到人類。
為了人類,請不要再向我推薦任何AI影片工具,請現在就開始準備拍攝你的電影。
最後,SONB是我為了假設未來的情形而捏造的名字,沒有這樣一款產品,也不存在明年4月1日釋出這回事,麻煩不要跑留言區裡來問我,謝謝合作!

標題:《烘焙店》
創作者:和菜頭的小肉手
AI演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Movie still of a cheerful chinese female baker in a colorful apron, surrounded by an array of whimsical pastries and cakes in a quaint bakery. Captured in the style of Wes Anderson, during a bright morning, with vibrant, inviting lighting. Shot with a symmetrically framed composition by Robert Yeoman, highlighting the happy character’s enthusiasm and the playful charm of the bakery. –s 50 –style raw –ar 16:9–V5.2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訊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重慶印象》
和菜頭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專區

南派,這張《眉是山峰聚》送給你。
《槽邊往事》專營店營業中
關鍵詞
電影
一款
一款
用AI
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