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一切都可能會發生變化,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為孩子鋪好所有的路,而是教會他們直面未知的勇氣,以及重構認知的彈性。
畢竟,人生的這張考卷,我們充其量是開卷輔導,而答題的筆,永遠掌握在孩子自己手中。
作者:啾啾媽;本文來源: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一、
今年開年以來,受到的衝擊有點多,以至於看到網上炸鍋的這條熱搜,我都相當淡定了。
這個熱搜說的是,全國人大代表提議,未來考試分70%閉卷和30%開卷,允許孩子用AI工具完成部分考題。

刷到這條影片時,我正在家陪啾啾寫作業,看著她奮筆疾書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的孩子可能要成為第一批,在高考考場上合法使用AI的考生了。

這種時空交錯的奇妙感,讓我想起自己親歷過的三個時代轉折。
就像坐在疾馳的列車上,每當穿過隧道時,總以為眼前就是終點,可當陽光重新灑進來,又能看到更廣闊的風景。
也許在屬於孩子的未來裡,依然會有更多開放性答案。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印記”,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我們對孩子未來教育的思考。
二、我記憶中的三次鉅變
1、1997年:世界在一夜之間改變模樣
1997年,我印象特別深,我們家住在貴陽市中心旁邊的一個小吃街上,那一年我從高中放學回家,突然就覺得原來特別小的街道變得無比寬廣了。
拆舊牆、鋪新路的速度快得像電影裡的鏡頭,整個城市彷彿一夜之間煥然一新。

後來發現不僅僅是我的家鄉,全國大規模的基建變化,好像都是在那幾年。
我記得當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震撼,原來變化可以這麼快、這麼大。
那時候好多同學的理想,都是成為工程師、醫生、教師,我們這代人最樸素的信仰是快點長大,助力國家的發展。
1997年也是香港迴歸那年,不僅僅是道路變寬了,我們的心態也在悄悄發生改變,大家的民族自豪感開始萌芽,我們不再只是仰望西方,而是開始相信,我們也可以變得更好。

2、2008年:讓世界看到中國自信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節點,是2008年。
那一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我非常濃烈地感受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在此之前,我們從來沒有舉辦過奧運會,中國申請2000年奧運會失敗時,我還哭了,後來2001年申奧成功的時候,我又哭了。
我還記得,2001年正好是我大學軍訓那年,那天訓練完以後,晚上就組織了所有軍訓學生,在我們學校大操場上,一起看那個申奧結果的揭曉。
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突然說了一句“北京”,我們這幫學生瞬間沸騰了,大家激動地抱在一起唱歌。

後來好多同學都舉著國旗一路走到天安門,然後車上互相不認識的人都開心地打招呼,那種複雜的情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裡,直到現在老外們都對08年的開幕式念念不忘。

也是從那以後,明顯能感覺到中國人的心態發生了變化,煙花映亮的不只是夜空,還有某種蟄伏已久的文化底氣。
我們開始意識到,當我們真正挺直脊樑時,世界自然會看見光芒。
3、2015年前後:中國網際網路崛起
再往後是2014年,我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成為了一名媽媽,同時也開始感受到職業焦慮。

以前大家會覺得外企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又體面又出入高檔場所,出差都住五星級酒店,工資也很不錯,我也是因為這些因素在外企工作了很多年。
結果到了2014年、2015年左右,那幾年突然感覺國內的滴滴、外賣、共享單車一下子冒出來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也促使我開始思考: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應該為孩子準備什麼樣的技能?
站在30多歲的人生分叉口,我是有些迷茫的。
所以我開始關注很多教育的前沿動態,接觸到了自媒體平臺,後來乾脆和兩個閨蜜一起辭職創業,也非常慶幸趕上了時代的列車,結識了這麼多的姐妹。
三、AI時代
什麼才是我們的終身飯票?
其實,除了我們印象中發生過的那些鉅變,再近一點的還有今年。
DeepSeek一齣現,我們的時代突然之間就加速了,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真的太大了,不僅僅是對行業有震盪,對我們每個人也有影響。

也許因為AI的出現,我們所有人的壽命都能延長,會比以前多很多選擇,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而且因為有了人工智慧,死記硬背不再是通往未來唯一的路了,說不定未來孩子們真的會有開卷考試,所以我一點都不焦慮了,因為未來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新世界。
我們與其去絞盡腦汁,琢磨那些隨時可能會變的東西,不如保持開放的心態,去做那些在任何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

這樣我們和孩子,才能在未來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我認真想了想,這些AI永遠無法書寫的答案,或許就藏在幾個“永不貶值”的幾個能力裡。
1、把身體鍛鍊成最貴的奢侈品
如果以後大量的機械工作被人工智慧代替了,可能我們真的不需要一個星期上5天班了,可能一個星期只上3天班了,剩下時間大家都去體驗,都去享受。
這個時候,身體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身體好才能用腳步丈量所有想去的地方。
不管處於什麼年齡,都要養成鍛鍊的好習慣,堅持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心肺功能,延緩衰老,降低患病的風險。
未來極有可能會是“長壽時代”,咱們也要努力讓自己有好的身體和蓬勃的生命力。

我現在一有時間就帶啾啾和呦呦去徒步、去“健身”,看她們蹦蹦跳跳,忽然覺得能自由奔跑的童年,健康的身體,才是最硬核的奢侈品。
2、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手藝
前兩年,網上有個“二舅”的故事突然火了。
在博主的講述裡,年級第一名、成績極好的二舅,被赤腳醫生瞎打針留下了殘疾,十幾歲成了失學少年。
後來,二舅自學了木匠手藝,到生產隊給人做板凳,還靠著自己的木工手藝,在80年代讓自己的兩個妹妹在出嫁時,帶著全套的“豪華傢俱”風光無限。

當時看完影片,我除了被這個不向命運低頭的老人打動,更多的是敬佩。

在任何時代,有腦有手,掌握一計之能的人,都不會活得太差。
所以面對未知的世界,我對兩個女兒的期待也是希望她們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有一個安身立命的技能,比起門門功課都考100分,我更希望她們始終對世界有熱愛,能養活自己。
3、有與人和平相處的能力
我特別喜歡的哲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際關係網,最外層是泛泛之交,可以偶爾提供情緒價值,但不需要付出和索求更多。
而裡面的一層,是由我們的父母、伴侶、孩子這些最親密的人組成,也是我們真正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維繫的。

任何人在世界上都不會孤身一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要跟人發生連結,這是無法避免的。
我們這三個媽媽,因為友誼和工作聚在一起,後來又在同一年有了老二,關係更緊密了一些,經常帶著六個娃一起聚會,一起旅行,讓孩子們接觸自己的小圈子,嘗試處理人際關係,慢慢擁有人生觀、價值觀。

學會與不同人交往,一定是任何時代都非常寶貴的生存指南。
最後說回那條熱搜,我真的覺得,大家不必焦慮於30%的開卷比例。
未來一切都可能會發生變化,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為孩子鋪好所有的路,而是教會他們直面未知的勇氣,以及重構認知的彈性。
畢竟,人生的這張考卷,我們充其量是開卷輔導,而答題的筆,永遠掌握在孩子自己手中。

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三個北大媽媽,三個職業女性。六個萌娃四男兩女,每家兩隻。每天原創分享科學育兒知識、素質教育心得、品質生活理念。探討親子關係、家庭關係。吐槽家長裡短、社會百態。

點選預約,不錯過精彩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