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廠突然“強制下班”,背後有個很隱秘的推手

作者 | 堵錢眼的申公豹
30歲擁有50歲的腰,40歲攢夠60歲的病歷本——跪著掙錢的996時代要結束了。
最近,很多大廠要求強制下班和嚴禁加班了,背後有個很隱秘的推手。
HR在晚上9點像消防員一樣清場趕人,公司在18:20就會強制物理斷網還有攝像頭監控加班時長的,這不是資本家的溫情脈脈,也不是反內卷取得階段性成果,而是逼出來的。
原因是前不久,歐盟通過了一個條例,援引了國際勞工組織的標準過度加班扣留工資限制行動自由並列了,如果東大企業被發現,員工日均工時超過8小時,未完成KPI不得下班、或者未足額支付加班費,就可能觸發歐盟的調查,出口產品可能直接海關扣住。
細心的網友發現,前面強制下班的幾家公司,有的在歐洲的年銷售額超過百億,還有的海外營收佔比超過80%,歐洲是核心市場,看到這裡真相大白了。你以為的強制下班,是老闆心疼員工,實際上的強制下班,是歐盟跟你玩真的了。
這次的條例有多嚴格呢,它是無差別打擊:覆蓋全行業、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從鐵礦開採到螺絲組裝,只要有一個環節、哪怕是一顆螺絲釘的生產涉及強制勞動,整條供應鏈都會被踢出歐洲市場。這基本顛覆了傳統的遊戲規則,對東大的企業來說,合規已非道德選擇,而是生存必需。
更深一層來看,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首提內卷式惡意競爭,今年開會又三令五申反內卷,核心邏輯就是全球競爭環境的惡化——再卷就沒人跟你玩了。而歐盟這次極其嚴厲的規定,也正是瞄準了部分東大製造的底層優勢——用廉價勞動力和無限內卷換增長。
有個資料,是全國人民周均工作時間超過49個小時,勞動法規定的時間是44個小時,而全球超過44小時的國家一共才8個,都是蒙古、印度、伊朗這樣的國家。超時加班,累是必然的,現在又發現它還會擠佔消費時間,為什麼去年增加了一天法定節假日,就是很多人沒時間消費。
最終的結果,就是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迴圈,員工加班沒時間消費,也沒時間生孩子,那加班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沒人買,產品過剩賣不出去,賣出去也被加稅,企業掙不到錢,只能繼續卷員工加班,無限迴圈。
順便說一句,不要把強制下班想得太好,國內職場的不準加班,更可能是不準提加班流程,那也就沒有加班記錄和加班費,但是要求你乾的活兒一點都不能少,工作時間完不成,只能自己想辦法。
實際上,在家電、光伏、新能源車這些內卷重災區,很多產品的對外競爭優勢,就是靠這種人口紅利堆起來的。企業本身技術實力不突出,很難靠技術升級提升效益,降本增效要麼卷人工要麼卷物料,同樣的套路從頭部企業傳導到底層供應商,各方捲來捲去,終究是由勞動者承擔了代價
但是當全球化退潮,從歐洲到美國競爭規則在重構,廉價勞動力已經不再是人口紅利,而變成了合規累贅,這說明舊模式已經走到頭了,倒逼我們經濟增長的底層邏輯,也必須轉變。
而諷刺的是,這種轉變往往來自外部。從2019年馬雲首次提出996,全國打工人口誅筆伐了6年,沒什麼水花,反而是幾千公里之外的歐盟,一紙檔案見效了。
當外企賓士的N+9裁員,成為惡意賠償,外企特斯拉給工人開月薪1萬,成為惡意漲薪,當保加利亞的高鐵專案,我們因為工人工資低落選。
我們驚奇地發現,1817就提出的八小時工作制,1921年《覺醒年代》裡就在宣傳過的八小時工作制,還有江西根據地提出的口號,工人只做八小時,青工六小時,重工四小時”。
八小時工作制早已融入我們的國家基因,但200多年過去了,如果連不加班都要靠外部逼出來,我們離真正的勞動尊嚴還有多遠?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
限時開放2周,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