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國際兒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凡是帶“國際”二字的,都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關。
“六一國際兒童節”是為了紀念1942年6月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捷克利迪策村的88名兒童。當時納粹德國高官賴因哈德·海德里希被英國特種部隊刺殺,蓋世太保懷疑利迪策村藏匿了刺客,於是殺光了全村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兒童。只有極個別倖存的嬰兒,最後被送去了納粹人口工廠進行“社會化撫養”。
在1949年11月舉辦的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大會中,由蘇聯代表提議,為紀念“利迪策村大屠殺”,以及【所有被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傷害的兒童們】,每年的6月1日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我今天寫這篇文章有兩個原因:第一,幾乎所有的節日都被“異化”為消費主義狂歡節,以消費為目的、以虛榮和攀比為驅動力,把原本豐富意義的人類節日,簡單的降格為“買買買”和“吃喝玩樂”,甚至還要發明“520”這種愚蠢的諧音梗節日。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被異化為“女神節”“女王節”“女生節”,彷彿“婦女”和“勞動”兩個字燙嘴一樣。本來是紀念女權運動的前輩們爭取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反對歧視的節日,變成了“女人只有買買買才是對自己好”的消費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被異化為了“黃金週”,在《勞動法》權威備受侵犯、加班費和調休形同虛設、資本家飛龍騎臉鼓吹“996福報”的年代,勞動節的革命性和階級鬥爭屬性被徹底剝離,人們忘記了這是紀念無產階級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節日,甚至有些地方號召“以加班紀念五一”。

“六一國際兒童節”現在也被一群矯情的成年人佔領。本來借“六一”回憶童年、感受美好,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現在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也要像“520”一樣曬禮物、曬紅包、攀比消費……不是成年人們在追憶美好,而是巨嬰們在報團取暖展示無聊。
還有在一些學校裡,本應屬於兒童的節日,變成了為大人(校領導)表演節目的日子。臺上的學生要犧牲自己課餘時間排練節目,賣力又唱又跳,臺下校領導吹著空調喝著茶樂呵呵,也不知道今天是誰過節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法西斯的殘忍與惡毒。現在無論在國際大局勢還是國內輿論環境,“保守主義大回潮”是一個鮮明且無法逆轉的趨勢。而就如我在《關於“左”和“右”,網上90%的人都搞反了》這篇文章中詳細分析過的:保守主義反動派的終極形態是“法西斯”。
我們來看一看法西斯的“道德水平”,什麼集中營、大屠殺、人體實驗就不說了,單看一個法西斯最典型的標誌:殺兒童。
“六一國際兒童節”是為了紀念德國納粹大屠殺的遇難者兒童,納粹德國還有令人髮指的兒童人體實驗。他們特別會專門從猶太人和蘇聯佔領區中抓雙胞胎兒童,因為,雙胞胎,可以,做,對照組實驗。這一段歷史過於暗黑、過於絕望,單純的文字描寫就足以讓人不寒而慄。
日本法西斯也是如此,他們會虐殺兒童以趣樂。這是南京大屠殺中日軍殺嬰兒取樂的歷史照片: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張秀紅回憶:這麼大的小孩,一週歲沒有。把小孩用刺刀戳著肛門,小孩哭,他在笑,他還拍著巴掌呢。哭兩聲小孩死掉了,啪,摔掉了。我親眼看到,人家抱著小孩在那個地方,那塊坐著“一條龍”小孩,一起給他戳死了。
西班牙內戰中也是如此,弗朗哥法西斯政權最後已經開始兇殘到屠殺兒童了,共和軍不得不把根據地的兒童優先轉移,其中蘇聯收留了大多數,法國收留了小部分。
這些兒童長大後創作了大量的屬於西班牙的“傷痕文學”,在歐洲至今都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大致的內容都是:如何看到老師們連夜轉移他們,如何看到老師們喊著“共和萬歲”被長槍黨(西班牙的法西斯組織)殺害,如何看到來不及躲起來的同學被長槍黨抓走……
蔣氏國民黨法西斯政權也是如出一轍,這是一位名叫初月花的母親,控訴國民黨還鄉團對她家庭的罪行:
1947年10月8日上午……還鄉團王學伍、張京風、張京考等闖進我家,把我家6口堵在炕上(長女14歲、次女10歲、三女7歲、長子5歲、次子1歲),叫喊著要“斬草除根”!當時我懷裡抱著1歲的小兒子,敵人先用鐵鍁朝我頭部將我砍傷,又把我的兩個女兒打死。我的大女兒嚇得緊緊地抱著她5歲的弟弟在炕邊,還鄉團又朝她姐弟兩人砍了數鍁,直到血肉模糊為止。我懷裡的嬰兒也不放過,被還鄉團在頭部鏟了一鍁。匪徒們以為都死了才走了。

《紅巖》中經典形象“小蘿蔔頭”,他的大名叫宋振中,取“振興中華”的意思。他是革命烈士宋綺雲和徐林俠的孩子,年僅八個月就同父母一起被國民黨反動派抓進了監獄,每天的食物只是一碗用黴米糠和爛白菜幫子煮成的臭水湯,所以從小發育不良,被人稱作“小蘿蔔頭”。
在國民黨法西斯敗亡的時刻,蔣介石下令處死所有的政治犯,而“小蘿蔔頭”作為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也被認定為“政治犯”處死。重慶解放後,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也是中國年齡最小的烈士。當“小蘿蔔頭”的遺體被挖出時,他手中緊緊握住的是一支鉛筆。

國民黨反動派的血債可謂是罄竹難書。我再講一個事:1945年8月18日,就在日本法西斯剛剛投降之際,國民黨特務襲擊了延安保育院(因為是洛杉磯華僑資助援建,所以也被稱為“洛杉磯託兒所”),劉伯承元帥的女兒劉華北被國民黨特務殘忍殺害。
很難理解這群反動派都是什麼混賬王八蛋,戰場上無法讓鋼鐵一樣的共產黨人屈服,就策劃在後方襲擊託兒所。真的是標準意義的人類之恥、歷史之屑。

還有一個當今更具代表性的:以色列。這一階段巴以衝突半年多,以色列都做了什麼事情,讓對它的立場,成為了“人畜有別”的判斷標準呢?包括但並不限於以下——
第一,炸學校,殺兒童,甚至虐殺兒童取樂,並把影片釋出到社交網路上,讓猶太財團養的狗想洗白都沒地方下手。
第二,炸醫院,甚至攻擊國際醫療組織派來的志願者,直接把歐美人民推向了對立面。
第三,轟炸人道主義援助點,對準聯合國發物資發糧食場所轟炸,偽裝人道物資投放,在物資裡夾雜炸彈。
第四,大規模屠殺。這一次全球抗議的浪潮,就是加沙醫院附近發現了一個新萬人坑,很多人都是手無寸鐵的病人,身上插著導食管就被殺死掩埋了。

今天是兒童節,是為了紀念被法西斯屠殺的兒童,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法西斯的兇殘性、反動性——因為他們連兒童都殺。
成吉思汗:“沒錯!不透過血腥的屠殺,怎麼能夠震懾我們的敵人?我們要把敵人比輪子高的所有男性都殺光!”
——“哎不是!你們應該把輪子立起來啊!”

但是,在我們這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裡,本應堅持唯物史觀和階級敘事,卻出現了越來越多為法西斯招魂的聲音,這就是我寫本文的目的:提醒大家六一國際兒童節是為了紀念什麼,提醒大家曾經的反動勢力有多兇殘。
保守主義的沉渣泛起是一個從國外到國內的大趨勢,我在今年的一系列文章中《歷史週期律的下行週期》《民族解放,民主,女權,環保運動——被竊取的四大左翼進步議題》《關於“左”和“右”,網上90%的人都搞反了》討論過很多了。
我國保守主義的一大特點是:封建主義餘孽。講道理這個我倒是不太擔心,封建主義價值觀是根植於封建人身依附的土地經濟關係的,現在這個經濟基礎並不太多了,所有的封建主義表現形態更多的“文化的慣性”,還有就是基於宗族、鄉賢組織模式的既得利益集團。
但是法西斯主義不一樣,法西斯主義的經濟基礎是高度工業化,是工業時代“極端保守主義”的終極形態——當然並不是說高度工業化就一定會產生法西斯主義,這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條件。
所以我們更要警惕這種潛在的可能性。用句俗話來講“學好不容易,學壞一齣溜”,或者就是上一篇文章中講的:建立利益同共體太累了,還是“把你們都殺了”最容易。

在法西斯主義的理念中,人不是豐富的【意義】,而是實現目的的【手段】。比如納粹德國,男人要麼上戰場、要麼去工廠裡996生產軍需品,你個人的生命和生活怎麼能有德意志民族的偉大願景重要?工作懶惰或者不能工作的殘疾人會被送進集中營。女人被剝奪了工作,被勒令多生孩子——四個起步、八個最好,不能生育或者不願生育的女人會被送進集中營。
敲黑板劃重點了啊,納粹可是會把“不努力工作的人”送進集中營的,現在社交網路上有些人尬吹元首簡直笑嘻了,真希特勒來了你上班摸魚都得被抓起來。
而兒童,在法西斯主義的理念中,並不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需要保護的物件,兒童在他們眼中僅僅是維繫種族繁衍的【手段】。為了讓男人們安心打仗和996,為了讓女人們安心做免費護工,納粹德國創造性的提出並實踐了“社會化撫養”政策————在全歐洲範圍內開設名為“生命之泉”的養育中心,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人口工廠”,組織化、規模化、程式化撫養下一代兒童,作為帝國源源不斷的兵源和廉價勞動力。


法西斯惡魔從來沒有被消滅,它往往隱藏在最隱秘的角落中,包括每個人的內心裡。我上一篇講臺灣的文章中,下面的評論中竟然有人叫囂核武器——

這就是法西斯主義把所有東西都看成實現目的之手段的思維:他要把臺灣收回來,要的是統一的事實,而無所謂具體的人,核武器又怎麼了,你就說那塊地收沒收回來吧?就像前文中所說,納粹為什麼要找雙胞胎做人體實驗呢,因為雙胞胎好做對照組啊,就是這麼直接的邏輯,就是這麼冷冰冰的“絕對理性”,然而令人齒冷。
歷史從來都不是隻講述過去的故事,歷史關乎未來。
相關閱讀:大浪淘沙十週年,最火文章大合集

第二本新書正式連載完畢:《資本囚籠》全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