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面楚歌的卑詩省廳長狄恩
離開了兒童廳
原卑詩省兒童和家庭發展廳長狄恩Mitzi Dean因處理原著民兒童發生的可怕虐待案件不當而被要求辭職。現在她被調整為兒童保育省務廳長
卑詩省長尹大衛 (David Eby) 1月15日週一上午宣佈對省政府內閣的小型改組。任命樂慧思 (Grace Lore) 為兒童及家庭發展廳長,狄恩 (Mitzi Dean) 為新任兒童保育省務廳長。

來源:卑詩省長辦公室
狄恩曾多次面臨原住民領導委員會和反對黨省議員的要求辭職,原因是她的部門面臨幾起兒童寄養案件,包括奇利瓦克Chilliwark附近的兩名寄養兒童遭受虐待,導致一名11歲男孩死亡,他8歲的妹妹受重傷。
男孩於2021年3月去世,但這兩個孩子反覆遭受虐待和折磨直到去年夏天才被曝光:他因腦部受到重創身亡,他的妹妹也在檢查中發現了數不清的擦傷和瘀傷,甚至手腕和腳踝都有塑膠束帶造成的傷口。
除了身體上的傷痕累累,他們在被領養後還經歷了頻繁的捱餓,被迫吃下糞便,嘔吐物和狗糧。他們的養父母甚至長時間逼迫他們過度鍛鍊,每天只能穿著尿布或全身赤裸,眼睛被貼上膠帶。
當時養父母因過失殺人罪被判10年監禁,因故意傷害罪被判6年監禁。

圖片來源:網路,非現實圖片
審判期間,據透露,儘管BC兒童廳的政策規定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檢視,但該部的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士已經有七個月沒去檢查這些孩子的情況了。
週一,省長尹大衛被問及是否會對Dontay Patrick Lucas的死亡進行公開調查。Dontay是一名六歲的阿爾伯尼港Alberni男孩,他在2018年由USMA Nuu-chah-Nulth家庭和兒童服務機構移交給他的母親後,死於腦部鈍器傷。
Dontay唐泰的母親Rykel Charleson和繼父Mitchell Frank被指控不讓孩子喝水、吃飯、睡覺,還打他、咬他。這對夫婦最初被控一級謀殺,承認過失殺人罪並將於5月16日和17日在阿爾貝尼港Port Alberni被判刑。
02
列治文中選區 (Richmond Centre) BC聯合黨省議員候選人袁薇 (Wendy Yuan)指出:
“不僅卑詩聯合黨呼籲Mitzi Dean 引咎辭職已有六個月之久,原住民社群領袖也對她失去了信心,並公開要求她辭職。
在她擔任兒童廳長期間, 在2022年她企圖改變對患有自閉症兒童的撥款,引起了家長們的強烈反彈, 而且有兩名年幼的原住民兒童在被兒童廳監管期間,發生了被寄養父母虐待、導致一人死亡的可怕案件。

可省長尹大衛在新聞釋出會上還誇獎Dean 在擔任廳長期間成績卓越,這是完全違背事實的,說明NDP政府並沒有把全省兒童的福祉作為一個執政的優先方向”。
03
加拿大有很多法律和組織來維護孩子的安全,加拿大兒童保護機構(children's aid societies, 簡稱CAS)就是這樣一個組織,如果父母被認為無法好好照看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被CAS接管。那麼被CSA接走的孩子是否能夠幸福生活呢?
可據媒體報道,居住在寄養家庭、兒童院、司法設施或精神健康治療中心的青少年,每天都活在暴力之中,而且對生活完全沒掌控權。
接受訪問的青少年表示,他們自覺被“關禁”在一個令他們受欺凌、肉體束縛和無力的環境中。這份由Irwin Elman撰寫的報告指:“許多居住在院舍中的年輕人,講述生活中遭遇的暴力事件,他們說每天都活在暴力中,或目擊暴力事件”,而欺凌、打鬥、受拘束的情況亦十分普遍。”
報告又指“職員看似隨意利用拘束的手段管理青年行為”,有時只是出於他們心情欠佳:“任意施加懲罰,加上職員的行為並不一致,令許多居住院舍的年輕人均感到不安全。”

圖片來源:網路
大部分被曝光出來的醜聞都是在兒童和青少年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被人從父母身邊帶走,令部分孩子感覺自己突然被粗暴帶離熟識的環境。這些孩子的生活極不穩定,被從一個寄養或群居家庭轉到另一處家庭,有時多達10次,期間還要被迫變換學校。搬家頻繁的原因被普遍認為,是為了方便兒童保護機構,而非有利於受監護的孩子們。
一旦到了寄養機構,青少年面臨嚴格的“家規”,包括什麼時候吃飯,以及吃什麼,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可以用電話。報告稱所有被採訪的孩子均感覺失去人性,希望對方能把自己當真正的人看待。
卑斯省近年來發生多起寄養兒童及青少年自殺或受虐事件。

信源: 猛的哥
加拿大之聲是漢加風平臺之子品牌,聚焦於加拿大政治、財經資訊、社群動態。致力揭示事件背後的深度、溫度;傳遞正義、擔當;體現社會責任。旗下品牌欄目:《加拿大騙子曝光臺》揭露各類大小騙子、騙術;《漢加風系列》為時事評論;傳遞百姓之聲,為華裔融入加國社會而奔走努力。
新聞線索:[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