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
NO.01
你期望的未來自己是什麼樣的?
What do you envision your future self to be like?

精神科醫師和作家戈登 • 利文斯頓博士曾說:「幸福的三個組成部分是:有事可做,有人可以愛,有未來值得期待。」
如果沒有你能興奮期待的東西,就不可能真正感到快樂。如果你對未來沒有任何希望和目標,就不會擁有激情和動力。所以如果沒有目標,就不會有希望或幸福。
很多人說應該「活在當下」,似乎應該忽略未來。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 —— 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存在於此時此地。
我們對過去的看法影響著我們今天對自己的看法。同樣,我們對未來的看法決定了我們的感受和現在的所作所為。
沒有令人信服的未來願景,你的努力將變得空洞,現在的生活也會失去目的、意義和動力。你會淪為平庸,缺乏勇氣和韌性。任何干擾都可能讓你偏離原有軌道。
所以問題是:你期望未來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清楚,那麼就不會有動力或方向。你還在尋找你自己嗎?如果是這樣,你將會尋找很長一段時間。

蕭伯納說:「生活並非尋找自我,而是創造自我。」你無時無刻不在做決定(包括現在),做的每個決定都在塑造自己。
問題在於:你的決定是有意識的選擇還是被動的接受?根據你的現狀,你的生活有多少是在自動駕駛模式下進行的?
拿破崙 • 希爾曾說:「一個人要想獲勝,必須具備目標的明確性,瞭解自己想要什麼,以及擁有實現它的強烈願望。」
明確想要什麼,然後透過放棄生活中那些阻礙你獲得它的方面來實現自己的期待。每當你做出一個積極主動的決定,都是為消除那些讓你停滯不前的事物。這樣,你對真正想要東西的渴望就會日益增強。
但你必須明確目標,必須下定決心。你內心渴望的未來,必須成為你的追求目標。
你確實需要希望才能獲得快樂,需要目標來賦予生活意義。需要希望和目標來讓內心變得堅韌不拔,來應對生活拋給你的一切挑戰,克服你和夢想之間的障礙。
那麼,你憧憬的未來自我是什麼樣的呢?
NO.02
你到底有多渴望成為那個自己?
How badly do you want to become that person?

歸根結底,你到底對渴求的事物或理想的自己有多渴望?你是否願意付出犧牲去實現你目標和夢想?還是依舊猶豫和徘徊?
聲稱想要與真正渴望,是兩回事。如果你發自內心的渴望,就不會再顧盼猶疑,而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冒險」,全力以赴,你會停止拖延和浪費寶貴的時間。
正如梅里迪斯 • 威爾遜所言,「如果你總把事情推到明天,最終你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不過是一連串空虛的過往。」
你內心的渴望究竟有多深?你需要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以及一個「為什麼」。作為目標的設定者,你應當自己來定義「為什麼」,為目標註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不是關於「尋找」所謂的目標,而是關於選擇那些你珍視並真正想要的事物。

正如弗蘭克所言:「人類真正追求的,並非一種無憂無慮的狀態,而是為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一個自由選擇的使命去奮鬥和拼搏。」你內心的渴望到底有多強烈?
尼爾 • 麥克斯韋爾曾說:「我們長久以來,內心所深切渴望的東西,最終會定義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將成為你內心真正渴望成為的人。你的目標塑造了你的身份,而身份又進一步指導你的行為。因此,你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直接決定你此刻應當採取的行動。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的渴望又有多深?僅僅口頭的「想要」遠遠不夠。你將成為那個內心深處真正渴望成為的人。
NO.03
現在狀態與理想未來之間存在哪些障礙?
What are the main obstacles between your current state and your ideal future?

想象一下你渴望的未來自己。想象一下你自己期望得到的環境和經歷。現在,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和日常的生活。你看到的主要矛盾和最大的障礙分別都是什麼?
審視一下你的日常習慣和行為模式。哪些習慣讓你陷入了困境?又有哪些行為是你渴望成為的那個未來自我絕不會去做的?
前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 • 克里斯滕森博士曾指出:「堅持100%的原則,遠比堅持98%的原則要容易得多。」
意味著:如果你只有98%的決心做某事,那麼你的意志力將會被不斷消耗殆盡。

因為缺乏決斷力,你將不得不在每個關鍵時刻反覆權衡、猶豫,遲遲難以決定。這樣的反覆權衡會導致決策疲勞,它的根源在於缺乏堅定的決心和明確的意圖。
一旦你做出了100%的承諾,你就會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立場和身份。沒有這份承諾,你就會陷入心理學家所說的「認知失調」,即內心的矛盾和自我沖突。
內心的矛盾會讓你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消耗內心的意志力,最終導致進步受阻,自信受挫,甚至無法實現你的目標。
那麼,你願意為夢想付出100%的努力嗎?你是否準備好消除這些矛盾和障礙?如果你渴望消除,就需要尋求幫助,公開你的挑戰。而不是孤軍奮戰,默默承受。
NO.04
你有多大的決心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How determined are you to achieve what you desire?

你是否真正承諾過要追求自己渴望的東西?至少到目前為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為什麼呢?正如上述言論所描述的:「承諾是對當前狀態的一種明確陳述。」
反觀現在的生活。無論你看到什麼,那就是你的承諾。無論你現在的人際關係、工作以及環境是什麼,那就是你的承諾。
你對生活的投入,100%反映在你現在所得到的結果上。如果你致力於追求其他目標,那麼你的生活狀態必將有所不同。
當你真正致力於你想要實現的結果時,生活才會開始發生切實而積極的改變。你應該對未來的自己做出承諾,並以渴望成為的未來自己,作為日復一日的行動指南。

自1912年以來,英國賽艇隊從未在奧運會上贏過金牌。為了備戰2000年悉尼奧運會,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之中。這種承諾體現在他們所做每個決定之中:
他們反覆問自己的:「這個決定能讓我們的賽艇行駛的更快嗎?」這個問題幫助他們評估每個情境、每個決定以及每個障礙,確保他們始終不偏離既定的目標。
面對每個決定或機會,團隊的每位成員都會問自己:「這個選擇能讓我們的賽艇行駛得更快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果斷放棄。他們是如此地專注和認真。
想吃甜甜圈?⋯(能讓賽艇行駛得更快嗎?)要不要熬夜參加派對?(能讓賽艇行駛得更快嗎?)正是因為他們的專注和認真,才最終取得了夢寐以求的成果。
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承諾,就需要透過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承諾。那麼,又要如何才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定呢?
首先,消除承諾中的矛盾之處,確保言行一致。然後投身於你真正渴望的事物(研究表明:你所投入越多,承諾感越強)。
其次,透過正確的選擇和避免阻礙的因素,來主動塑造周圍環境。如果不創造和控制自己的環境,就會被環境所控制。
最後,每個行動都應該反映出你對承諾的堅守(現在就採取行動,增強承諾感)。
NO.05
你願意付出努力與代價嗎?
Are you willing to put in the effort and pay the price for it?

想想賴斯的故事。她是美國曆史上第六十六任國務卿,同時也是擔任這一職位的首位非洲裔女性。她的人生充滿不懈努力與不斷接受巨大挑戰的勇氣。
賴斯的成功,很大程度源於她的人生哲學:「你永遠不應該將時間浪費在本可以怎樣的事情上。」這種信念賦予她不斷前行的力量,不因過去的牽絆而止步不前。
為了成為你真正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你必須勇敢地與過去、甚至是現在的自己告別,放下現在的身份與現有的舒適區。
這不僅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放棄曾經的安全感,重塑你至今為止的生命故事。你準備好做出這樣的犧牲?願意放棄當前所熟悉的一切,只為追逐心中的未來嗎?

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言:「在每個特定時刻,我們只有兩個選擇:邁步向前,走向成長;或退縮回安全區。」成長的最大代價,往往就是告別那個熟悉的自己。
你能承擔這個代價嗎?你願意放棄眼前的舒適,直面內心的恐懼,勇敢迎接未來的挑戰?你是否準備好點燃內心的渴望?
要實現夢想,你必須堅定承諾,不懼艱難。正如文斯 • 隆巴迪所言:「成功的代價是努力工作,對手頭任務的全身心投入,以及無論輸贏都竭盡全力的決心。
愛迪生曾說:「許多失敗者,都是那些在放棄時,未意識到離成功有多近的人。」
因此光有夢想遠遠不夠的。你必須不斷明確目標,強化承諾,始終與之保持一致,願意承受失敗,汲取教訓並再次奮起。
你真的準備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了嗎?這一刻,正是你邁出這一步的最佳機會。迎接挑戰吧,勇敢躍入那改變命運的飛躍!

成長的路上,每一步都算數

| 詩篇 90:12 |

©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絡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