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日一畫到「曠野旅人」

愚木混株,自由創作者,專注於插畫、漫畫與文字創作。作品主題多涉及個人成長與內心探索,鍾愛漫畫, 一切創作皆由興趣驅動。他自2017年起堅持“每日一畫”,至今已完成3000餘幅作品,計劃在2026年完成“每日一畫”十年挑戰。
本期「種一棵樹」,跟隨豆瓣創作者@愚木混株,走進他的每日一畫。
從每日一畫到「曠野旅人」
一直畫下去
2017年1月1日,愚木混株開始了“每日一畫”的挑戰,一畫就是七年,截止到現在,“每日一畫”已經有3000餘幅作品的創作積累。
Day001,每日一畫的第一幅作品
談及創作,愚木混株說一切都源於“興趣”,畫畫是他一直喜歡做的事。他自小痴迷漫畫,熱愛隨手塗鴉,沒有正式學過美術,也未曾想過做職業畫家。然而,創作的熱愛與衝動始終未曾消散,對他而言,畫畫像寫日記,承載那些難以言傳的私人情感;畫畫又像寫小說,透過畫面構築一個個故事,呈現自己獨特的世界觀。隨著時間推移,他確定自己可以畫,也想一直畫下去。
靈感,是越畫越多的東西
每日一畫”已經成為愚木混株生活的一部分。回顧這些年的創作,最令他有成就感的是每年年底的“全年拼圖”——當一整年的作品拼湊成完整畫面,時間的流逝便有了實感。
左右滑動檢視

2017-2024年每日一畫合集
每日一畫的靈感多來自於日常生活——生活中的靈光一閃、閱讀帶來的思考、鍾愛的歌詞,或僅僅是簡單的繪畫練習……這些日常瞬間的捕捉,在漫畫中得以延續。“靈感是越畫越多的東西,每次感覺枯竭時就會冒出新的思路,就像越燒越瘋長的野草”,對愚木混株而言,每日一畫已經變得像一日三餐,只要生活繼續,畫畫也會繼續。
左右滑動檢視

《你應該開始每日一畫的30個理由》(節選)
月亮人與旅人
在持續創作中,他逐漸發展出兩個主要漫畫系列:一是無字漫畫「月亮人」——嘗試用純粹的畫面傳達腦海中的想法,帶給讀者“安靜而有餘味”的體驗;二是「旅人」主題的四格漫畫——藉助文字表達更細膩的情感與感受,這部作品更貼近他的生活。
月亮人系列
《大逃殺》
《淚》
旅人系列
《寫作課》
《岔路口》
《如果在曠野,一個旅人》
「重塑與出版」
愚木混株重新梳理“旅人”主題,將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間創作的“旅人系列”作品整理成集,即將出版其個人漫畫集——《如果在曠野,一個旅人》。 
這是一部以“旅人”為核心的四格漫畫集,記錄了主角在城市與曠野之間試圖尋找人生答案過程記錄。
“不斷前行,經歷疑問、頓悟與迷失,最終回到旅途的起點,發現真正重要的並非答案,而是出發的勇氣。”
左右滑動檢視👀
「關於“旅人”」
“旅人”是在作品中自然生長出來的角色,最初,他只是四格漫畫練習中隨手畫出的戴帽子小人。隨著創作推進,愚木混株逐漸將自身的生活感受融入其中,讓旅人的角色日漸豐富,變得立體。
漫畫集的最後一章,是四十餘頁的完整短篇《夢旅人》,也是創作中最大的挑戰。他嘗試將零散的四格漫畫串聯成一場完整的旅程,反向賦予“片段畫面”全新的甚至是顛覆性的解讀。這是對作品的重新編排,也是對“旅人”系列再次解讀。
左右滑動檢視《夢旅人》節選
完整版留待正式出版,敬請期待
「表達與真心」
儘管書名提到“曠野”,但內容絕不是“人生是曠野”式的口號。它既不熱血,也不治癒,畫風談不上可愛,主題甚至帶著一絲“困惑”與“喪氣”,但愚木混株相信,它足夠有趣,並且留有值得回味的餘韻——旅人所經歷的每一個抉擇、每一位命運迥異的旅伴,都與他的親身經歷息息相關。
「風景」裡的三棵樹,原型生長在浦東新區張衡路和中環路交叉處的一片荒地上。有幾年裡,愚木混株每天通勤都會路過這片荒地。2015年到2016年,愚木混株用手機拍下了三棵樹從枯敗到茂盛、復又枯敗的過程。後來公司搬遷,愚木混株也離開那裡,再沒有見過它們。現在它們應該仍在那裡挺立著吧?人類腳步匆匆,只帶走記憶的殘片;草木則站在原地,變成了“時間的風景”。
「颱風天」裡“話語剛說出口,就被大風吹跑,每個人都在喊,沒有人聽得到”,既是描寫都市生活裡眾聲喧譁而無人傾聽的孤島心情,也暗暗聯結著愚木混株在2022年那段足不出戶的居家經歷。連續數月困在一個“奇怪的房間”裡,看著窗外“聽不見的城市”,手機裡的社交媒體每分鐘都有成千上萬的資訊噴湧而出,卻都如泥沙入海般轉瞬消失在資訊的洪流裡……彼時的迷茫曾經那麼洶湧猛烈,如今回想起來,卻已經遙遠得像發生在上個世紀。
對愚木混株而言,創作的本質不在於形式,而在於真心的表達。正因如此,記憶才得以被記錄,而不至於隨時間消散。這便是創作的意義,也是創作的真正樂趣所在。創作讓他收穫了快樂,他也期待讀者在閱覽他的作品時,能感受到同樣的情緒。
留言說說讓你想畫下來的靈感,我們將抽出1位朋友,送出「愚木混株的最新漫畫集《如果在曠野,一個旅人》」一本!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豆瓣-友鄰moment檢視本期合集內容
©️內容及圖片授權:@愚木混株
©️專欄介紹圖設計:@文明向上
©️轉載: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友鄰moment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絡作者(郵件[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