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前有棵樹。它種在小小的瓷杯裡。它死了。
一年前,種下它時,滿懷希望。“我從深山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院中,期待花開好。”這個字,其實不必用“早”,我改用“好”。
如今,它死了。
二十年前,我在北大英語新聞網做學生記者。那時英語新聞網有個欄目,叫北大圖片,英文好像是Beida Pics? 記不清了。那時還沒有拍照的智慧手機,大家的圖片投稿不多,有時供不上稿子,就得記者自己出去拍。
可是我的拍攝水平又極差。幸好我靈機一動,想到個主意:對著未名湖邊的一株桃樹,同一個角度,隔幾天拍一次,拍出吐蕊、含苞、待放、盛開的整個過程。雖然畫質不咋樣,但思路有可取之處,還是被採用了。
給我驚喜的是,還有10塊錢稿費。那時研究生補助一個月才290元,10塊錢管一天吃喝妥妥的,開心。
更開心的是,我學會了用心投入地觀察變化,期待從一片葉、一朵花、一株樹上,看到生命的成長和綻放。一路走來,這個思路給了很多很多的驚喜。記得有一年,我還連續45天拍過北大西門的一棵銀杏樹。
用心觀察,看到成長,是為幸福。如果用心培養,能看到自己的用心用情用力參與了成長甚至幫助了成長,那就更美好了。
然而,世事也並不都能如願。用心澆灌的樹,也會死掉。用心培養的人,也許也會凋零。樹木樹人,都不能求全責備。
窗前有一棵小樹苗。
我認真地栽種,用心地澆水,天天看著它。
但,畢竟,它死了。
天空飄過來一句話:加油,要開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