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省一季報出爐!GDP10強座次有變

2025.04.23
本文字數:2909,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何濤 
經濟大省是全國經濟的“頂樑柱”和“壓艙石”,這些省份的表現直接關係全國經濟大局。
截至4月23日,去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超過5萬億元的11個經濟大省,均公佈了今年一季度經濟資料。
從這11份“季考”成績單來看,8個經濟大省的GDP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5.4%),9個經濟大省的GDP增速達到或超過年度預定目標,表明經濟大省今年總體開局良好,挑起了全國經濟的“大梁”。
11個經濟大省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和安徽(按GDP總量由高到低排序)。2024年,這11省份的經濟總量合計約佔到全國的六成。

經濟增速普遍超預期

年初前後,各地設定了今年GDP增速目標。11個經濟大省中,最高的湖北為預計增長6%左右;其次是四川、安徽5.5%以上;浙江、河南和湖南為5.5%左右;福建為5%~5.5%,根據實際情況爭取更好的結果;江蘇、山東為5%以上;廣東、上海為5%左右。
從一季度答卷來看,僅廣東省的經濟增速明顯低於預定目標,湖南省(5.4%)基本達到預定目標,其他9省份均達到或超過了預定目標。
2025年一季度經濟大省GDP情況(第一財經制圖)
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525.5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下同),同比(下同)增長4.1%。這一增速雖然低於年度預定目標,但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鑑於廣東經濟體量巨大,4.1%的增速亦屬可貴。
廣東經濟深受房地產下行拖累,同時,消費活力也有待進一步激發。一季度,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2%,連累固定資產投資下降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5%,增速比1—2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2.14萬億元,增長4.2%,增速高於全國2.9個百分點。
值得肯定的是,廣東的製造業轉型升級正收到成效,新動能產業增勢迅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一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9%、5.3%,新能源汽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29.9%、83.5%、31.3%、10.8%。
江蘇實現GDP33088.6億元,同比增長5.9%,超出全國水平0.5個百分點。一季度,江蘇的多項指標都在提速。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比去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06.1億元,同比增長5.6%,比去年全年加快1個百分點;進出口1.36萬億元,增速高於全國3.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049.9億元,增長9.6%。
山東、浙江、湖北、安徽是經濟大省中GDP增速在6.0%以上(含)的省份,增速分別達6.0%、6.0%、6.3%、6.2%。
湖北省是一季度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大省。期間,拉動湖北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均快速前行。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6.6%,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87.19億元,增長7.3%,比上年全年加快2.2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1743.1億元,增長16.6%,其中出口1246.2億元,增長22.4%;進口496.9億元,增長4.2%。
此外,河南、福建、四川也取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經濟增長,一季度GDP增速分別為5.9%、5.7%和5.5%。上海GDP增長5.1%,也超出年初預定目標。

GDP10強座次穩中有變

從一季度GDP排序來看,10強省份總體格局穩定,排序與去年全年GDP排序相同。跟去年同期相比,變化在於:上海從全國第11位升至第9位;湖南、安徽被從第9、10位擠到第10、11位;四川、河南兩省互換位次,四川升至第5位,河南掉到第6位。
一季度,上海實現GDP12735.06億元,增長5.1%。這一增速,較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均高出0.1個百分點。較為突出的亮點有三:三大先導產業製造業總產值增長7.2%,帶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6%,超過全國水平0.3個百分點,有力支撐了上海經濟基本盤;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增幅比上年全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2.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1%。
事實上,四川在2024年的年度經濟總量排名中已“戰勝”河南,從而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第五。但去年前三季度,四川均落後於河南,直到四季度才扭轉局面。今年一季度,四川沒再“給河南機會”,GDP總量超過後者301.34億元。
四川和河南省情相似,既是農業大省也是工業大省,還是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今年一季度,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15246.92億元,增長5.5%。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8%。此外,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6.5%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取得4.0%的增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03.4億元,同比增長5.2%。
但四川並非高枕無憂,河南的增長態勢亦不可小覷。一季度,河南實現GDP14945.58億元,增速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領域保持較快增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比上年同期加快1.9個百分點,高於四川1.6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4%,比上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高於四川1.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00.54億元,增長7.0%,比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高於四川1.8個百分點。
一季度GDP增量最高的經濟大省為浙江,增加了2163億元。這使得它與山東的差距縮小至1166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49億元。
江蘇是經濟大省中一季度GDP增量第二高的省份,增加了2068.2億元。粵蘇之間的差距比去年同期減少53.35億元,至436.91億元,差額相當於廣東GDP的1.3%左右。這也使得“江蘇挑戰經濟第一省”的話題再起波瀾。
一季度,江蘇GDP實際增速比廣東快1.5個百分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也都比廣東快。這是否意味著江蘇將很快取代廣東,成為新的“中國經濟第一省”?對此,一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對記者分析,定義“經濟第一省”不僅要看GDP數量,還要看對全國經濟的影響力。目前來看,廣東的影響力還是要強於江蘇,是當之無愧的“經濟第一省”。
2024年,廣東除了拿下全國GDP總量第一外,還有多項重要指標領先江蘇。例如,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分別是江蘇的1.62倍、1.35倍、3.63倍,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擁有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常住人口數量分別是江蘇的1.44倍、2.16倍、1.5倍等。
除了江蘇與廣東、河南與四川之間存在GDP“位次之爭”,福建與湖北、湖南與上海之間亦差距不大。前述專家認為,經濟大省之間的良性競爭,詮釋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活力。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

白宮慌了!將設工作組緊急處理對中國加徵關稅危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