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重擊在美華裔企業華商陷入“恐慌式停貨”困局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直達天河大賭場
https://www.skyriver.com/promotions
↑↑點選獲取超值折扣↑↑
中美近期在日內瓦達成臨時關稅降幅協議,表面為緊繃多時的貿易關係帶來緩解。然而,對於在美運營的眾多華裔企業來說,這場“關稅戰”留下的寒蟬效應仍未消散,企業普遍處於進退維谷的狀態。
“目前我們華商幾乎都停貨了。”美國東方食品商會主席陳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在關稅20%時我們還能咬牙進口,但145%實在是致命一擊。”
圖:中美關稅戰重擊在美華裔企業華商陷入“恐慌式停貨”困局   僑報記者田霞攝
他指出,即使美中雙方在未來90天內成功協商削減關稅,目前政策依然規定進口商要按進口當下的稅率繳納稅款——“現在進貨就是145%,誰也不敢賭這個結果。”這意味著,即使未來關稅下調,當前進口的企業仍需承擔沉重稅負。
陳雲表示,這場關稅戰對美國本土企業的衝擊遠超預期,特別是以中餐館、華人超市和批發商為主的華裔產業鏈,幾乎無一倖免。
“我們現在的貨物價格翻了一倍。過去進貨時會囤2到3個月的庫存,但食品有保質期,眼下誰也不敢壓貨。”陳說。

更令人擔憂的是,華商社群正陷入一種“恐慌式停貨”的心理狀態。他表示,有商家因為擔心接到不熟悉客人的訂貨電話而拒絕銷售,“現在能保證老客戶的供應就不錯了,新客人哪怕出雙倍價都不敢賣。”
為應對關稅衝擊,一些企業被迫轉移採購路徑。例如部分商家透過在泰國等地設立公司轉口,但美國海關已加強對原產地的溯源檢查,避稅空間日益收窄。
據估計,當前受影響的華裔企業涉及近千家,涵蓋整個美國的華人食品批發鏈條、華超市場、乃至加州的餐飲服務業。
舊金山中國城街景(僑報資料圖片)
“說到底,我們支援中國的反制。美國發動這場關稅戰,本質上是以大欺小。”陳雲語氣堅定,“合理範圍內的貿易保護我們能理解,但145%的關稅讓中小企業根本無法生存。”
幸好在5月11日至12日的日內瓦會談中,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He Lifeng)在雙方的談判中達成共識,認為此次會談取得了“重要進展”。
中美關稅談判有實質進展內容如下,美國承諾之前的145%關稅將調整為30%,適用期限初步為90天。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之前的125%,調整為10%,適用期為90天。在此基礎上,雙方將進一步談判,旨在為未來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為此美國股市普遍上漲,能源市場中的原油價格上漲超過4%,科技股普遍跳漲,如特斯拉跳漲6%,突破300美元大關。
目前雖然談判向好,但包括華商在內的美國企業普遍反映,即便達成新協議也需數月時間才能消除市場的不安與庫存的空檔。如何挺過這段“進口真空期”,已成為擺在眾多企業家面前的最大難題。
推薦閱讀

盯梢跟蹤亞裔賭客!持槍搶劫十餘次 劫得27萬美元

洛杉磯房地產市場最熱門的社群有哪些?

一個月內三名海關執法人員因私放非法移民入境被聯邦起訴

美國首條無人駕駛卡車長途路線啟動
Rhythm Media
掃碼關注我們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