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上次輝煌在何時?特朗普認為是1896年!
When was America last great? About 1896, Trump suggests
The US president wants to emulate the ‘Gilded Age’ foreign policy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Economists fear he is ignoring the lessons of the past
美國上次輝煌在何時?特朗普認為是1896年!
特朗普希望效仿19世紀末的“鍍金時代”外交政策。經濟學家們擔心他忽視了歷史教訓
The US president wants to emulate the ‘Gilded Age’ foreign policy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Economists fear he is ignoring the lessons of the past
美國上次輝煌在何時?特朗普認為是1896年!
特朗普希望效仿19世紀末的“鍍金時代”外交政策。經濟學家們擔心他忽視了歷史教訓
撰文/David Charter
載於/The Times
日期/2025.1.31
按語:在宣稱“讓美國再次偉大”時,人們一直對特朗普的政治經濟學不完全清晰,不知道他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但現在,輪廓已經十分清晰,答案已經揭曉——他認為美國上一次偉大是在1870~1890年,也即馬克·吐溫筆下的“鍍金時代”(這位美國史上最偉大之一的作家在諷刺這個時代的貪婪與腐敗),而頂峰是1896年,也即“關稅王”威廉·麥金利當選美國總統之時。特朗普從歷史中得出(錯誤的)結論認為,美國的繁榮來自於保護主義和高關稅。他認為對外徵收關稅、對內不徵所得稅是最完美稅收制度(暨政府財政來源)的代表。幾個問題,1)19世紀末的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快速的移民潮和礦產開發,而不是關稅;2)麥金利在當總統之前主張關稅,但當上總統後,開始放棄關稅思路,轉而倡導與其他國家簽訂互惠貿易協議,以促進自由貿易,出口美國商品;3)美國“鍍金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對外領土擴張(關島、菲律賓和波多黎各)。特朗普看來也受到了啟發(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4)麥金利在總統任內遇刺身亡,而就在前一天,在最後一次演講裡,他公司放棄了政治生涯中大部分時間推行的激進關稅政策,宣稱“商業戰爭無利可圖”。2025.2.1
(全文約2,4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特朗普總統長期以來一直誓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直到現在,他才明確表示,他想要效仿的昔日輝煌源自19世紀晚期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
特朗普熱衷於提高進口關稅,這一舉動引起了美國盟友的恐慌,而他的這種做法正是源於那個時代。當時沒有個人所得稅,美國財政部的資金主要來自關稅。
··· ···
(全文約2,400字)
2️⃣ 特朗普的關稅曾給中國很大打擊,但這一次,中國有備而來
Trump's tariffs hit China hard before – this time, it's ready
特朗普的關稅曾給中國沉重打擊,但這一次,中國有備而來
特朗普的關稅曾給中國沉重打擊,但這一次,中國有備而來
撰文/Laura Bicker
載於/BBC
日期/2025.2.1
按語:載於BBC的一篇報道,走訪了中國和柬埔寨,介紹中國企業如何應對特朗普政府醞釀並即將實施的對華貿易戰。1)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出口企業壓力很大,迄今還在受特朗普第一輪加徵關稅的影響;2)如果進一步加徵,不少企業標識經營會很困難,難以為繼;3)美國加徵關稅,成本是各方一起擔負的,美國消費者會擔負更高的價格,中國供應商也會減少利潤。美方“損人不利己”,但“損人”部分也是實實在在的;4)很多企業在考慮向海外轉移產能,首選東南亞,例如柬埔寨。轉移產能就意味著現有中國員工的失業,技能的丟失;5)柬埔寨已經接受了大量中國的投資(FDI),據信當地九成服裝企業由中國人投資經營;6)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已經看到,美中之間是長期地緣政治衝突問題,能解決固然好,但“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還要放眼全球的廣闊天地找機會。機會在哪裡?在“一帶一路”國家。所謂“西邊不亮東邊亮”(或“南邊”亮)——這是中國今天與特朗普第一任內完全不同的地方。但無論如何,也還需要考慮特朗普對中國貿易戰所導致的產業外遷壓力,因為外遷勢必帶來就業及和稅收的減少,隨之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經濟社會問題。2025.2.2
(全文約3,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在中國東部沿海的一家工廠裡,一陣壓縮空氣的嘶嘶聲和噴氣聲,將光滑的皮革塑形,一雙地道的美式牛仔靴就此誕生。
生產線不停運轉,又一雙靴子開始製作,縫紉、縫合、裁剪和焊接的聲音在高高的天花板下回蕩。
··· ···
(全文約3,800字)
3️⃣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損人不利己
Why Trump tariffs will be ‘very bad for America and
for the world’
為什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和世界都很不利
for the world’
為什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和世界都很不利
撰文/Steven Greenhouse
載於/The Guardian
日期/2025.1.31
按語:文章載於英國《衛報》,援引主流經濟學家觀點,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損害。雖然特朗普聲稱關稅將促進美國經濟,增加生產力並降低消費者成本,但經濟學家指出,關稅將傷害供應鏈、抬高消費品價格、加劇通貨膨脹、減少美聯儲降息的空間、拖慢經濟增長、破壞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因美元走強,以及美國企業生產效率的降低等疊加因素)、因經濟面臨不確定性而降低企業投資的動力等等。總體來看,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可能與其預期目標背道而馳,最終“損人不利己”,損害各方利益。2025.2.1
(全文約2,7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唐納德·特朗普威脅要對許多國家徵收高額關稅,還吹噓其進口稅將惠及美國經濟,但大多數經濟學家強烈反對這一觀點。許多人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加劇通貨膨脹、減緩經濟增長、損害美國工人利益,最終讓美國消費者為其關稅政策買單。
4️⃣ 關稅將損害美國,而非促成製造業重生
Tariffs will harm America, not induce a manufacturing rebirth Donald Trump’s pursuit of tariffs will make the world poorer—and America, too
關稅將損害美國,而非促成製造業重生 特朗普推行關稅將讓世界變得更窮,美國也不例外
載於/The Economist
日期/2025.1.21
按語:《經濟學人》針對特朗普關稅的社論。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試圖透過高額關稅來縮小貿易赤字、重建制造業和增加政府收入,這些措施的基本假設都不正確,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1)關稅無法減少貿易赤字(同時,也不能簡單用貿易平衡來衡量經濟實力);2)僅靠關稅不能有效促進製造業;3)用關稅取代所得稅的設想不切實際。文章認為,關稅最多被用作談判籌碼,如果真的使用,只讓美國陷入困境(同時拖累全球其他地方)。2025.2.1
(全文約1,7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90多年前,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審視了大蕭條的殘局。他指出了大蕭條的原因之一:極高的關稅招致報復,扼殺了投資,使美國走上了“毀滅之路”。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在美國的帶領下,全球經過數十年的持續努力才降低了關稅,讓貿易重新繁榮起來。從我們2025年的視角來看,保護主義的危害應該仍然十分明顯。可悲的是,如果唐納德·特朗普為所欲為,美國可能會重蹈覆轍。
··· ···
(全文約1,700字)
5️⃣ 應對特朗普新關稅戰的影響:從美國的大型企業到小型家族生意
Inside the planning for Trump’s new tariffs war,
from the biggest company to the smallest family business
應對特朗普新關稅戰的影響:從美國的大型企業到小型家族生意
撰文/Lori Ann LaRocco
載於/CNBC
日期/2025.2.1
按語
:特朗普計劃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徵收高額關稅,旨在“推動美國經濟增長”,但這個政策引發了廣泛擔憂。美國的大型企業到小型家族企業們不關心經濟理論、價值和哲學,而擔心關稅帶來的影響。他們早已開始為這場新的關稅戰做準備。大企業透過提前進口大量產品來減少關稅的即期影響;小型家族企業則準備好提高產品價格,最終交由消費者買單。依賴海外生產的企業則在全球範圍內重構供應鏈。觀察者一致認為,此次關稅影響範圍極其廣泛(遠超特朗普第一任期),涵蓋大量行業和產品,給普通美國人帶來更大負擔。關稅的中長期正面效果不詳,但短期負面經濟影響既清晰又真實。2025.2.1
(全文約2,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特朗普總統計劃於週六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徵收10%的關稅,將其競選標誌性承諾及政府核心經濟理念化為現實,這一舉動,對石油、汽車、美國消費者等方方面面都將產生影響。但對於經濟領域的眾多企業而言,早在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之前,他們就已為這場新的關稅戰展開了漫長的準備。
··· ···
(全文約2,200字)
6️⃣特朗普關稅將如何顛覆歐、美、中汽車市場
How Trump tariffs could upend car markets in Europe, the US and China
Levies threaten exporters to US market, while scrapping of subsidies will hit EV sales – and Tesla could gain
Levies threaten exporters to US market, while scrapping of subsidies will hit EV sales – and Tesla could gain
撰文/Jasper Jolly
載於/The Guardian
日期/2025.1.29
按語:特朗普計劃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加徵關稅,並威脅對歐盟加徵關稅。這些政策將對汽車行業產生重要影響,而汽車行業是發達工業國家最被看重、具有重大政治影響力及政治敏感度的行業。預計:1)依賴對美出口的歐洲企業受害最大;2)英國車企主要出售高階車,且已經脫歐,可能能夠應對;3)美國油車產業受益,但一些企業的供應鏈設在墨西哥,可能會被影響;4)特斯拉會因監管放鬆及其他美國同行放緩電車轉型節奏而受益。同時,特拉斯在美國、歐洲、中國分別設有超級工廠的做法最符合目前的地緣政治;5)中國車企基本不受影響,因為已經實質放棄美國市場。2025.2.2
(全文約2,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在內燃機這件事上,唐納德·特朗普似乎有著特殊的執念。在上週的就職演講中,他“莊嚴承諾”要將美國汽車產量提升至“幾年前沒人敢想的水平”。
··· ···
(全文約2,0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