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正解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現在有兩個領域,網路熱點不斷:一個是電動汽車,一個是外賣。
就在前兩天,官方釋出一條資訊,篇幅不長,全文就200多個字,但只要對官方話術略有研究,就能發現不少玄機、深意。
全文都在下面這張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截下來的圖上。

今天,簡單和大家聊聊,我觀察到的有意思的點。

媒體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從這個看起來工整的官方資訊裡迅速找到了一個關鍵點,就像《人民日報》報道用的標題是《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被約談》。

懂的朋友自然很快就會發現一個關鍵點:為什麼把京東放在第一?
其實,市場監管總局資訊裡原話就是“約談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企業”。
很多人也知道,外賣市場先前一直是2+N的市場格局:“2”就是2個頭部企業美團、餓了麼,兩家一起拿下了八到九成的外賣市場份額,然後還有抖音、京東以及一大批自配送餐企玩家。
京東外賣今年2月上線,到現在也就3個月,市場份額比不上前兩家,常理來說,都不應當出現京東排序在最靠前的情況。
那是怎麼了?
官方資訊對於人、單位排序是很有講究的,如果是好事,排名靠前的自然是成績更突出的,如果是壞事也是一個道理。
約談屬於什麼事,大家都明白。
這樣來看,排第一,對於京東顯然是個敲打。

關於約談,說的是“針對當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具體問題沒說,但從約談的豪華陣容就能分析出門道來。
這類行政部門約談,並不算新鮮事。但是,國家五部門一起約談外賣行業還是極少的,甚至出現了和“商戰”似乎關係不太大的社工部、網信辦,也說明在國家層面非常重視這個事情。
這次約談牽頭的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這個部門嚴格說還比較新,是2018年機構改革由工商總局、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食藥監以及反壟斷等相關部門和職責整合後組建的。也不難理解,一是負責市場經營秩序,二是直接負責食品安全,兩個工作和外賣平臺直接相關。所以,市場監管總局牽頭也不難理解。
排第二、三的社工部、網信辦,是黨委部門。
其中,社工部是上一輪機構改革中設立的。這個部門成立後十分關注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的穩定性。
網信辦參與,可能與網路輿情有關,不要把心思放在搞大新聞、抓眼球上,和對手互黑互踩上,而是要多研究經營。
接下來是人社部、商務部。
其中,人社部參與,訊號就很明顯,就是外賣騎手們的社會保障問題。

簡單歸納下,這次約談核心有三個方面:
一是食品安全。這是底線。
二是市場環境。要有序競爭,不要動不動打價格戰,瘋狂卷,網上熱點一波接一波,讓人難辨是非,把市場搞得烏煙瘴氣。
最近,外賣“燒錢大戰”越打越激烈,甚至有平臺1塊錢就能喝奶茶,看起來是好事,長期看商家卻被“卷”得喘不過氣。
公開報道顯示,某平臺大搞“百億補貼”活動,實則要求商家承擔50%補貼比例,商家不出資參與補貼會被“降級”,後臺無法往高了調價,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中小商家的經營負擔。

當年網約車、共享單車燒錢大戰,最後都是一地雞毛。
內卷,沒有出路。
三是騎手權益。美團在2022年開始搞職業傷害保障,今年又開始在江蘇南通、福建泉州兩地試點外賣騎手養老保險補貼,預計覆蓋面近百萬。此外,京東外賣也率先公佈了騎手社保方案: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個人所需繳納部分,全部由京東承擔,確保騎手現金收入絕不會因為繳納五險一金而減少。
5月13日,京東集團CEO許冉在財報業績會上重申,所有京東外賣全職騎手五險一金的單位及個人繳納部分,將全部由企業承擔。
不管如何雷聲大、風聲大,最後要看實際效果,落地多少。

這次五部門約談,可以說是“敲打”了下外賣平臺巨頭。
但是,並不是要“管死”,而是鼓勵正向發力。
要知道,對於新技術,國家一直堅持的是“包容審慎”的原則。也正是這樣,我們有了微信、支付寶、美團、滴滴以及京東等等網際網路企業崛起。
這次約談可以看作是一個風向標:
靠野蠻生長、跑馬圈地、秀肌肉行不通了。
市場競爭、模式創新仍然是被保護和支援的,但必須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進行。
未來,外賣平臺巨頭們要比拼的是精耕細作:
1.破內卷。
卷價格、卷騎手、卷商家,最終肯定是商家賺不到錢、消費者吃不到放心外賣、騎手權益沒保障,行業如果都毀了,平臺也不會好到哪兒。
去年以來,有多家電商平臺宣佈取消“僅退款”,行業裡大多數外賣平臺已經逐步取消超時罰款、探索提高騎手權益保障等,積極響應“反內卷”號召。今年年初,有外賣平臺還投入數十億助力金,直接發放到商家賬戶,並改善流量傾斜機制,倡導餐飲商家走向拼服務、拼產品的創新競爭。
就開了個很好的頭。
2.優服務。
大部分人是價格敏感人群,現在外賣平臺們也主要盯著這些人。
但平臺之外還有“被忘記的人”。有資料說,我們國家有超過1億的獨居老年人,政策層面現在很重視老年人的“吃飯問題”。針對這部分老年群體,不只是生意,也有社會責任。
服務不只是對消費者,還有商家和騎手。
探索給騎手交社保,就是檢驗平臺的“金標準”,在這一點上,三家平臺各有行動,也是值得肯定的。
3.更專注。
北大經濟學教授周其仁曾說,(中國企業)花在客戶身上的注意力不夠,花在對手身上的注意力太多。
最終,同質化競爭。
近期,蜜雪冰城宣佈今年在巴西開出首家門店,美團宣佈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旗下外賣服務Keeta引入巴西,滴滴也計劃擴大在巴西的服務。這些訊息,都非常好。
我們的企業要盯的不應該只是對手,而應該更專注行業規律、客戶需求的研究,放眼全球市場,賺全世界的錢。

市場永遠需要競爭,監管部門介入,也是希望市場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希望外賣平臺讀懂社會期待。
口號喊得再響,故事再煽情,終究是一時浮華。
讓外賣生態裡的每一家商鋪收入多一點,每一個騎手更從容一點,每一個消費者更安心一點,才是平臺企業應該擔負起的責任。



行研君

你們怎麼看?底下留言區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