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女性,都給我去表達去寫作!
替你們試過了,它真的能改命!
寫作10年,我的人生被全方位改寫重塑。
從一個精神內耗、總是被別人的看法牽著走的人,變成了現在主線清晰內在通透的人。
不管你覺得自己有沒有天賦,文筆夠不夠好,寫的東西有沒有人看,從現在這一刻開始,先寫再說。
它不會在第二天,第一個月就能帶給你極大的反饋。
但它會在3、4年後的某天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成為你手裡最有利的底牌和籌碼。
✏️寫作是從混沌到清晰的過程
寫作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清晰。
你會發現,如果你寫不清楚一件事,就代表著你沒有想清楚它。
你對於一件事的認知越透徹,你的文字就越簡潔有力。
當我們寫戀愛腦,如果你只能思考到缺愛,那你的文字就只能停留在這一層。
如果你能夠再繼續往下思考,你可能會發現,沉浸在情愛裡的女人好像在逃避生存的議題。
她們無法靠自己活得很好,於是轉而把無法自我實現的野心慾望寄放在另一半身上。
於是你的文字就開始隨著你思考得深入而變得鋒利。
你會發現,當你試圖去寫點兒什麼的時候,就是在整理混亂的思緒,把它沉澱,梳理,提煉的過程。
寫作能夠提升你的思考力,它會引導你對生活方方面面的現象刨根問底。
寫作不是在你坐在書桌前開始的,寫作從你開始認真思考一件事情的本質和核心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而動筆,不過是把你冥思苦想想通的答案,傾瀉而出的過程。
事實上,網際網路真正缺的不是爆款選題技巧,而是深入的思考。
當你懂得深入思考,你看一件事能夠看到真相和本質,這時候,你的表達無須任何技巧,便已自帶流量。
✏️寫作是通往內心的線頭
寫作是通往內心的線頭,它會讓你的感知力變得敏銳豐富。
在寫作中,你必須努力辨認內心那團黑乎乎、黏黏稠稠的東西,並嘗試用語言描述它,這樣你才能寫出細膩、豐富、觸動人心的文字。
如果一個人文字貧瘠,那反應的是他的內心的貧瘠。
他可能很少和內心對話,只能用“不舒服”來概括所有負面的情緒感受。
他如果無法用語言辨認出不舒服到底是什麼,他辨認不出悲傷、沮喪、失望、抑鬱、寂寞、憋屈的區別。
那他對於內心的感知度也停留於此,
但在寫作中,不存在難得糊塗,你無法一邊迴避自己的內心,一邊給讀者講清楚它究竟是什麼。
你必須極致敏銳清醒,彷彿經驗老到的外科醫生,手拿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剖開層層偽裝防禦,拷問自己。
不舒服下面是什麼?
它來自哪兒?
為什麼反反覆覆出現?
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樣你寫的東西才能觸動人心。
寫作10年,我從一個鈍感,別人欺負了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的人,到現在內心只要有些微一點不舒服,我就立馬知道問題在哪,並且快速表達捍衛自己的人。
因為寫作,我無比熟悉我內心的溝壑,細微的漣漪和波動。
每個人的出身天差地別,但心靈卻是相通的。
你越熟悉自己的心靈,你就越能寫進他人的心裡。
✏️寫作是強大的療愈工具
寫作並不是只在狀態好的時候才開啟。
相反,在你的人生低谷、至暗時刻,寫作能夠安撫並託舉你。
你的不安、焦慮、悲傷找到了一個安全出口。
透過書寫,你從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切換到一個有意識的觀察者視角。
在我最難過的時候,我就會開始瘋狂書寫。
我會反反覆覆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以不同的視角。
和前任分手的時候。
一開始我的敘事帶著情緒化,講述分手的過程,是如何把一個纏繞不斷的藤蔓從你生命中剝離的過程。
再敘述,我帶著一些淡然和釋懷,告訴大家緣分盡了是怎樣的體驗,回憶在分手之前緣分盡了的種種跡象。
分手一年,再次提及分手,我寫道:朋友們不要害怕分離,這只是舊旅程的結束,新旅程會有更美好的體驗等著你。
透過不斷敘述、重構,我的悲傷被緩緩稀釋,我看到了更長的生命之河給我留下的寬慰和指引。
寫作,是創作者在內心構建一個無人打擾、忠於自己的烏托邦。
在這個烏托邦裡,真正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敘事,是你如何看待它,如何解讀它的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意義。
透過敘事,你將那片曾經被人踐踏、被人遺忘、寸草不生的荒蕪土地,一點點種上野花,修建籬笆,澆水施肥。
然後,在這日復一日的寫作中,內在的破碎被縫合,那片土地開始長出爛漫的山花。
在寫作中,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
沒有比寫作更能療愈人心的事了。
✏️寫作會倒逼你輸入
在寫作上,有一個定律:你永遠無法寫出你認知以外的文字。
一個人創作的天花板,就是他認知的天花板。
所以為了輸出牛逼的東西,你必須保持不斷輸入的習慣。
看大量的書,學習很多知識,收集不同的體驗。
這樣你寫出來的東西才能言之有物。
不然你會發現,自己輸出了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覺得沒東西可寫,靈感枯竭。
自從開始寫作以後,看書就成為了我與之相伴而生的習慣。
每次出去和別人聊天,我都能和年紀比我大、閱歷比我豐富的朋友聊得很深入。
因為寫作,倒逼我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吸收各種知識,閱讀大量優秀的書籍。
又幫助我把外界吸取的東西消化實踐,轉化成智慧。
✏️對沖注意力分散
在一個人人被電子產品硬控的時代。
寫作卻是我對沖注意力懸浮分散的法寶。
每次一開啟手機,思緒變得散亂,心神開始不定的時候。
只要坐到書桌前,開啟電腦,幾秒便能進入心流。
在接下去的2、3個小時裡,你和無處不在的外界斷聯,不刷短影片,不看微信,你變得前所未有地專注和寧靜。
你的元神歸位。
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每天一定要寫點東西,神才能回來,能量才能聚焦。
如果只是什麼也不幹,單純休息,整個人就會變得散亂恍惚,沒有中心。
✏️寫作是無比精準的校準器
你的文字會時時刻刻告訴你,你當下的選擇和生活是否偏離了內心的航道。
它在邀請你過一種誠實、不自欺的人生。
你的文字是你內心的投影。
文字的吵鬧喧囂反應了你內在的不安浮躁。
文字的纏繞糾結反應了你內在的不清晰。
文字的虛偽掩飾反應了你內在的不誠實。
藉助你的文字,你會清晰照見,當下的內心出了什麼狀況。
而優秀的作品,是身心合一的產物。
只有當你身心合一,誠實不自欺的時候,表達欲才會出來,寫作過程才會變得流動順暢。
最後:
所以去寫作吧,別管有沒有人看,別太在乎流量。
它是一場來自生命的邀請。
只要你持續不斷地表達自己,持續不斷地書寫。
它將會從內而外重塑你的認知,改變你的思維、內心和人生。
小紅書@朱諾
B站@是朱諾呀
影片號@是朱諾呀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