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移民倒計時?美國總統、馬斯克聯手,人類將踏足火星!

這張照片是 1998 年海盜軌道器一號航行時拍攝的火星照片。NASA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上,火星一直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目標。從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目標,到科技企業家馬斯克的雄心壯志,送人類登上紅色星球已成為一項日益被關注的宏大計劃。這個目標的實現是否可能,涉及複雜的科學、技術以及政治挑戰,專家們提供了不同的看法。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總統任期開始時,他重申了將美國宇航員送上火星的目標,並稱將繼續推動“我們的命運進入星空,發射美國宇航員,豎起星條旗在火星上。”特朗普的目標得到了馬斯克的大力支援,馬斯克在特朗普就職典禮上也表達了自己對於此目標的激動,他認為:“想象一下,美國宇航員首次在另一顆星球上豎起國旗,那將是多麼壯觀的時刻。”
作為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是火星計劃中的關鍵人物之一。馬斯克的SpaceX公司長期致力於火箭技術的突破,尤其是在發射火箭的可回收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為未來載人登火星提供了技術支撐。
儘管目標遠大,專家們指出,成功完成火星之行仍然面臨著重重挑戰。NASA的前火星專案負責人斯科特·哈伯德指出,登火星的視窗非常有限,每26個月,地球和火星會有一個最佳的對接時機,僅持續約20天。錯過這一時機,任務的推進將需要重新規劃。即使擁有目前最強大的火箭,這一視窗期也不能錯過。
專家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登火星的最大挑戰之一是飛行時間和長期在太空中的生理影響。宇航員將面臨長達七個月的航行,而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健康將受到來自太空環境的巨大挑戰。例如,骨骼、肌肉的萎縮以及輻射帶來的潛在癌症風險都需要有效的解決方案。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巴里“布奇”威爾莫爾、蘇尼塔“蘇尼”威廉姆斯和尼克海格討論了人類登陸火星所面臨的挑戰。ABC新聞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難題是火星任務的生活支援系統。在地球與火星之間長達幾個月的航行中,宇航員需要自給自足,無法依賴外界的補給。如何在火星上維持生命,提供足夠的食物和水,並確保能源的供應,將是NASA面臨的重要問題。更重要的是,宇航員將無法帶上所有的備用物資,因此必須依賴高效的技術手段,如3D列印技術來製造必要的裝置。
NASA和國際合作夥伴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實驗,以研究在太空環境下生存的可行性,包括如何種植食物、如何回收廢物以及如何確保宇航員的身體健康。此外,火星與地球之間的通訊延遲也是一個顯著問題,最長可達20分鐘的通訊延遲,意味著宇航員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將無法立即得到地面支援。
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毅力號火星車拍攝的影片截圖,展示了該機構的“機智號”火星直升機於 2021 年 4 月 19 日在火星上飛行之前的樣子。NASA
火星任務不僅僅是科學家們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它還涉及到政治意願和全球合作。哈伯德認為,火星任務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科技的進步,還需要強有力的政治支援。美國的歷屆政府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支援力度不盡相同,而火星任務的實現需要跨越不同政治週期的挑戰。
此外,國際合作也將在未來的火星任務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美國的SpaceX公司處於技術領先地位,但其他國家,如俄羅斯和中國,也在積極參與火星探索的準備工作。
人類登火星的夢想雖然激動人心,但實現這一目標仍需要大量的技術突破、科學探索以及國際合作。從特朗普到馬斯克的聯合願景,推動了全球對於火星探索的熱情,但要讓這一夢想成為現實,還需要在未來數十年的努力中不斷前進。
ref:
https://abcnews.go.com/US/trump-musks-goal-sending-humans-mars-feasible/story?id=1193867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