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電影,聽聽看過的人都怎麼說

本文轉自:文娛經緯
春節檔電影,票房與口碑基本成正相關。除《哪吒2》外,一部比一部爛。
《哪吒2》票房能夠破紀錄式的一路瘋長,是建立在其故事、畫面、人物、主題等全方位的高質量之上,這樣的作品引領市場,是整個行業及觀眾全都喜聞樂見的。
其他幾部票房斷崖式的落後,與其質量一部比一部更爛成正相關。以下為四位影視從業者的打分(10分制)及評論。
張博士
《哪吒之魔童鬧海》9
《唐探1900》8
《蛟龍行動》6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6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5
《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續作堪稱國漫新標杆,9/10分毫不為過。相較前作,故事深度顯著提升——將傳統神話與當代青年打破偏見、對抗宿命的精神核心巧妙融合,哪吒的"逆天改命"恰是Z世代衝破世俗枷鎖的完美隱喻。視覺奇觀全面升級,高速戰鬥場面的分鏡設計媲美好萊塢水準。雖親情線稍顯套路,但整體節奏張弛有度,既保留東方哲學韻味,又注入現代熱血魂靈,堪稱傳統文化IP現代化改編的典範之作。
77
不會錯過任何一部院線爛片的普通觀眾
《哪吒之魔童鬧海》9
《唐探1900》7.5
《蛟龍行動》6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5.5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5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對《封神第二部》大失所望。姬發這個天下共主候選人,從替天行道的伯侯之子退化成鄧嬋玉口中不懂打仗的小兒姬發,天真地想要以自己的命換西岐百姓的平安,看不出一點為侯為將的魄力。更別說他在救一人還是救西岐的所謂電車難題中表現出的當斷不斷,更是讓人物魅力大打折扣。希望主創也別再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姬發和鄧嬋玉是戰友情,姬發不殺聞仲是因為天下共主的仁愛之心了,你們在劇情設定和鏡頭語言上的不足,已經讓姬發這個人物被扭曲成優柔寡斷的戀愛腦。觀眾不是不愛看愛情線,只是你們這條線寫得讓人捏著鼻子也嗑不下去。
一天
獨立製片人
CathayPlay華語獨立電影運營/選片人
《唐探1900》6.5
《哪吒:魔童鬧海》 5
《射鵰英雄傳之俠之大者》 4.5
《封神2:戰火西岐》 2
《唐探1900》:陳思誠終歸還是個懂得如何答題的選手,他之前的問題是在紙上解題龍飛鳳舞,還非要畫幾個表情包在邊上。這次立意先行,手法靠後,除了第三幕令人難以信服的舉證環節拉胯之外,其他部分閒筆極少,也不冗餘。原本擔心的大量文化挪用反而成了他的工具。另外,陳導一定玩過刺客信條。
魏經緯
《文娛經緯》創辦人
影評人、編劇
《哪吒之魔童鬧海》7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4
《唐探1900》3
《蛟龍行動》3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2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我這個徐克導演曾經的影迷必須要跳出來狠狠罵一下《射鵰》。沒有楊康、完顏洪烈,沒有丘處機、周伯通,東邪、南帝、北丐等人物也都是PPT式的掠過,這樣大刀闊斧地改編,本身並沒有多大問題,問題在於這改了個啥——射鵰三角戀之情情愛愛?全篇2/3的篇幅都在談戀愛,卻談了個寂寞。哪怕你學王家衛把《東邪西毒》拍成現代人的情感荒漠寓言也很牛叉,可《射鵰》這是在幹什麼?不痛不癢地用幾個漂亮的演員就要談個戀愛?敘事全靠旁白和PPT展示,戰爭場面是拍的宏大,那又怎樣呢?所謂俠之大者的主題表達,竟然是讓沒有任何成長弧光的全程崩著臉的郭靖面對身經百戰的蒙古大汗說:你要這樣才是俠之大者???能不能學學隔壁《哪吒》的人物塑造與敘事,其他不論,單是對申公豹一家的塑造就遠勝過你射鵰中的任何一個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