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露思生病的熱搜,讓我想說些更重要的

大家週六好,今天想從趙露思急患心理神經症這件事引申著說些關於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事,我認為對絕大多數朋友而言都是不可忽視的、很重要的議題,因為這輩子幾乎很難有人能完全不受心理問題困擾(哪怕只出現一次很短暫的狀況,也不能輕視),應該儘可能防患於未然。如果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徵兆/症狀,也總有第一時間可以採取的解決辦法。
我沒太看過趙露思出演的作品,不是她的粉絲,但當然知道她是近年國內頗有人氣的95後一線藝人,拍戲和商務工作常年幾近飽和,身心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能感覺到這個女孩是性格不錯、對人溫和,但也極其要強並且比較能忍、甚至習慣壓抑自己感受的性格。
這次突然發病嚴重到無法走路和說話,想必是長期無止息的壓力讓她無法再扛下去。或者換句話說,哪怕她的理智還在硬抗生忍,潛意識和大腦系統已經崩盤到決定罷工。外在重負和內在壓抑所導致的嚴重內心衝突無法直接宣洩疏解,那麼結果就是心理乃至精神疾病的暴發。咬牙承受各種事件堆積而來的壓力而出現“分離障礙”和失語症狀,趙露思確實不容易,哪怕能日進斗金的她被一些網友說“沒必要去可憐”,但她也是真的在拿身體甚至命在拼事業。任何憑正當本事努力生活的人在生病時都該被理解和鼓勵。
又想到另一個受焦慮抑鬱病症困擾的演員金晨,曾在錄節目時因停藥而出現口齒不清晰、氣短、乾嘔等各種軀體化症狀。她的內心其實是很強大的,做到了帶著讓人很不舒服的症狀繼續工作,並且能笑對旁人不理解的議論。
在這裡也用通俗的話科普一下“軀體化症狀”這個詞。它通常指人的情緒心理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身體出現的各種症狀,比如心慌、心悸、胸悶、嘔吐、腹瀉、頭暈頭疼,嚴重的還包括焦慮恐慌發作時的瀕死感軀體化症狀發作時通常很難受,不是簡單的小毛小病,而是心理生理的雙重摺磨。
這也引出了我想說的一條:如果你身邊有被焦慮抑鬱強迫等心理疾病困擾的親友,或是雙相/精分等精神疾病患者,請一定給他們耐心、關心、理解和鼓勵。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善良、隱忍、習慣考慮別人感受、對自己過分苛刻的性格,在長期壓力下出現心理/神經系統疾病絕非他們的錯而軀體化症狀的難受,是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的。當身邊有親友被軀體化症狀困擾時,請給他們踏實的陪伴和安全感,並提醒他們嚴格遵醫囑吃藥複診。
也想對每一個曾經或正在經受心理疾病的朋友說幾句話:
你們辛苦了,你們很不容易,你們都是堅韌的鬥士請允許自己不一直那麼努力,那麼上緊發條。請給自己多一些喘息和恢復的時間和空間。經歷過這一關的修煉,必將成為更強大、通透的自己,你的生活和你眼中的世界也會變得更好。
要學會關注自己、關愛自己,不能總操心別人的評價和感受很多時候是你想的太多、被外界影響太多,才導致自己身心受苦。凡是持續干擾你情緒、消耗你能量的人和事,都要想辦法做隔離隔斷,不要讓其一直處在你生活的C位。
我覺得可以常跟自己說這幾個詞:沒必要,不至於,無需怕,沒啥大不了,愛咋咋地避免窮思竭慮,少內耗,少反芻過去和憂慮未來,安住在當下,把這一刻過好。如果出現了胡思亂想各種雜念,就對被大腦控制的那個過度應激的“小我”說:沒關係,別怕,我知道你在嘗試保護我,你辛苦了。但是請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都挺好,沒那麼嚴重。
如果生活裡有暫時無法規避的情緒刺激源,也沒關係不要怕這時候切忌繼續把不快憋悶在心裡,要找人傾訴和求助。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也是很好的,不要為此有情緒負擔。可以嘗試CBT/DBT,藉助認知療法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路徑,從根本上幫自己走出來。
對目前暫未確診過任何心理/神經系統病症,但當前自覺狀態不好的朋友們,我也想說:關注自己的日常心理狀態,如果出現了持續不止兩週的以下表現,就要重視起來,必要時問診心理/精神科醫生:
· 病態的起不來床,心裡覺得灰暗、對一天的開始沒有絲毫開心感
· 食慾持續變差,對其他之前有興趣的事也喪失了興趣
· 失眠早醒
· 控制不住的焦慮多想,無法集中注意力,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學習等社會功能
· 覺得自己沒用、沒能力、沒價值、持續的挫敗感,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 莫名其妙地想哭,因為各種事而控制不住地哭泣
· 忍不住自殘/出現傷害自己/自殺的傾向
· 恐懼/躲避社交,不想見人,哪怕是很熟的朋友也不想聯絡,只想自己待著不出門
· 軀體化症狀的出現,尤其是因為某個本身並不嚴重的事而控制不住地恐慌,心跳心悸,語言表達能力受影響,心境低落難受(不是單純的“不開心”,而是持續的沮喪/難過心境)
· 其他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的常見症狀
也很想和每位家長朋友說:
如今的很多孩子都特別不容易,處於長期高負荷的課業壓力中,一些孩子(比重還不低)直接被逼成了抑鬱症,被迫休學治療,很可憐。
希望家長朋友們明晰一個事實: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相比,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學習成績不是一切,如果孩子沒法被捲成尖子生,那咱就不當尖子生了。讓孩子做一個對求知有基本興趣和能力的人(但未必成為學習高手)、過總體開心陽光的生活,平安健康地長大,以後不苛求多大的成就和榮華富貴,這就是很好的一生。
如果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每天無精打采、不想去學校,這時候千萬別第一反應就是打罵孩子,說孩子“懶”“不爭氣”。有些孩子可能是出現了病理性的抑鬱症狀,他們很恐懼、很無力、很需要被理解和幫助。焦慮症、抑鬱症,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心理/神經系統的病,需要透過醫療手段及時干預診治,絕非嬌氣和矯情,請家長朋友們務必重視,第一時間緩解孩子的症狀。
從趙露思生病這件事引申著說了很多,我就是希望儘量多的朋友能呵護好心理狀態、儘量規避心理疾患,讓我們的人生少些難受、多些順遂。當然,就算受心理疾病困擾也不怕,醫療手段如今越發完善了,總能治好治妥,何況還有各種心理認知療法的助力。
總之,人生或許不易,但每一份體驗都是無價的修行。願我們能擁有離苦得樂的能力

Cheers

🌞LE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