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源 《CC情報局》特約撰稿員
編輯|白金娜 莊雯蔚
核心提要:
1. 今日,臺灣藝人大S徐熙媛被家人證實在日本感染甲型流感而併發肺炎去世,年僅48歲。她的突然離世令人震驚。大S本人曾被披露有癲癇發作病史,除此之外,她還患有心臟二尖瓣脫垂問題,且有兩次流產經歷。這些基礎病可能是她在確診流感後突然致死的原因。
2. 大S在1月29日已出現流感症狀,1月31日被送往醫院,2月1日在醫院被確診感染甲型流感。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認為,當時大S已錯過流感症狀出現後48小時抗病毒治療的最佳時期。超過48小時,患者體內可能已經出現較嚴重的炎症反應並引發併發症,導致治療難度上升。流感誘發肺炎致死,在流感致死病例中佔據多數,在一些有基礎病的病人中更為常見。
3. 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流感的重症案例約有300萬-500萬件,其中有超過30萬人死亡。流感所造成的死亡與流感病毒所觸發個體的強烈免疫反應有關,強悍的免疫反應反而可能造成肺部組織破壞,使氧氣無法供給至血液中,導致低血氧甚至死亡。目前唯一預防流感暴發的有效手段就是早日打疫苗。

大S為何會在日本感染流感併發肺炎去世?她患有心臟病、癲癇是主因嗎?
2月3日,在大陸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藝人大S徐熙媛(代表作:流星花園,轉角遇到愛)據傳在日本感染甲型流感導致重症去世。衝上熱搜不久後,其妹妹小S發文證實:新年期間,我們全家來日本旅遊,我最親愛善良的姊姊熙媛,因得了流感併發肺炎,不幸地離開了我們。
據瞭解,大S在東京醫院病逝,臨終前包括老公具俊曄、和汪小菲的一對兒女、S媽、小S夫妻,和小S的3個女兒都守在身邊,大S離開後家人哭聲此起彼落,不敢相信大S就這樣走了,氣氛哀慼不已。
家屬證實噩耗,震驚各界。

日本目前正處於流感疫情暴發的下降期,但48歲的大S為何仍會因患流感誘發肺炎死亡?在她猝逝之前,其實就已經傳出她因多次癲癇發作昏迷住院,甚至傳出病危的訊息。她的身體也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2017年,大S突然昏倒送醫,她曾被披露心臟有二尖瓣脫垂的宿疾(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心臟瓣膜病,會累及左心室與左心房之間的瓣膜,大多數患者無需進行手術),還有多次因癲癇發作昏迷住院的病史。

▎電視劇《流星花園》中大S出演角色杉菜。

2016年生兒子時,她的癲癇第2次發作,且一度失去心跳和呼吸,險些命喪手術檯。2018年因感冒許久未痊癒,當時昏倒送去榮總醫院,大S媽媽也證實是感冒引起癲癇復發,當時是第三度發作。

據悉,大S曾被曝有兩次流產經歷。她在社交網站披露,第1次流產是2011年3月18日,因腹中胎兒死亡,必須終止懷孕。第2次則發生在2018年懷了第3胎卻發現胚胎停止發育,只好進行流產手術,且術後7天必須飛大陸錄製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這些經歷給她的身心帶來嚴重影響。
大S產後因癲癇問題一直需要處方藥物治療以穩定病情,但曾被前夫汪小菲、黃子佼爆料嗑藥。大S媽媽否認,並表示大S流產後身體虛弱,吃的是鬆弛劑(muscle relaxant),去年還曬體檢證明以否認大S嗑藥。

據媒體報道,歷經數次生子生死大關,大S似乎對生死有了獨特看法,在談及生死觀說:“人哪,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掛掉,所以我再也不懼怕死亡這件事,完全不怕。”
但一語成讖,這次大S與小S及母親舉家赴日本旅遊,卻不幸感染流感,繼發肺炎,轉成重症,進入ICU搶救後,不治身亡。
令人唏噓不已。


大S錯過了流感的黃金治療時間?醫生指她的死亡有其他原因!
為何流感會挑中大S?
據接待大S全家的導遊在社交平臺披露:1月29號接到她們家團的時候:大S已經有咳嗽和哮喘的症狀(這個時候初步判斷其實已經感染流感),1月29號抵達日本箱根開啟溫泉的行程,1月30日和31日人持續感到不舒服,31晚上救護車接走。
這個時候,大S的症狀已經很嚴重了!

2月1號導遊拉著大S全家回東京,在醫院大S被確診甲型流感,並開了藥。但當天晚上,大S的情況突然惡化,接到醫院進行搶救。不幸的是,她因併發肺炎搶救無效去世。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在接受採訪時稱,在流感症狀出現後的48小時內開始抗病毒治療,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可有效緩解症狀、縮短病程、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風險等。

若超過48小時才開始治療,隨著病毒在體內大量複製,可能已在體內引發了較嚴重的炎症反應,導致出現如肺炎、心肌炎等併發症,治療難度會增加,恢復時間也可能延長,預後效果可能不如在黃金48小時內治療理想。

如果導遊的介紹屬實,大S可能錯過了流感的最佳治療時間。
《CC情報局》特約專家莊時利和在接受訪問時認為:流感併發症其實非常危險,日本在2022年對流感的嚴重後果做過一個分析,統計物件為季節性流感到醫院就診的患者。
對於全體流感患者來說,大約1.62%的患者需要入院治療,病死率為0.09%。而流感的嚴重神經系統併發症機率只有0.0049%,每兩萬名流感患者中才有一名。重症和死亡風險最高的仍然是老年人,他們因為基礎疾病的原因,在患有流感後重症化的風險比年輕人高很多。
但流感誘發肺炎致死,在流感致死病例中佔據多數。尤其在一些有基礎病的病人中更為常見。

而大S恰好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基礎病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初步判定原因恐是“細胞激素風暴”。他認為,大S年僅48歲,非常年輕,研判猝逝原因可能是感染病毒量大。年輕人免疫力比老人好,免疫反應強,卻引起細胞激素風暴,進而傷害肺臟等人體器官,甚至出現病毒性敗血症。他說,根據大S過去病史看出,她的心臟不太好,這種身體免疫反應強的“自殘”情形,也會傷害心臟肌肉,引發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死亡。


流感為何會導致人死亡?要如何防範?
為什麼有的人得了流感後就要住院、進 ICU,甚至最後死亡?
流感可分為甲(A)、乙(B)、丙(C)3型。甲型流感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甲型H1N1流感就是甲型流感的一種。大S也是確診甲型流感而併發肺炎去世的。
雖然流感是自限性疾病,有時不經過治療也可以自行痊癒,但它的危害遠遠超過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併發肺炎等嚴重併發症,進而導致死亡。

但流感病毒究竟是如何使人死亡的?
問題的答案簡短而可怕:在大多數病例中,人體是由於試圖恢復自身健康而殺死自己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傳染病醫師阿梅什·阿達爾賈說:“流感病毒的存在本身並不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傳染病總是與其宿主有複雜的互相作用。”
病毒在進入人的身體(通常是透過眼睛、鼻腔或口腔)之後,流感病毒開始劫持鼻腔和口腔內的人類細胞以複製增殖。這種壓倒性的病毒積聚引發免疫系統的強烈反應,免疫系統派出大量白細胞、抗體等去消除威脅。T細胞攻擊和摧毀“窩藏”流感病毒的組織,尤其是在病毒傾向於盤踞的呼吸道和肺部。在大多數健康的成人體內,這種免疫過程將很快奏效,患者將在數天或數週內康復。但有時候免疫系統的反應過於強烈,從而摧毀過多的肺部組織,致使它們不再能夠向血液輸送足夠多的氧,進而導致組織缺氧和死亡。

費城兒童醫院過敏症和免疫學部主任凱瑟琳·沙利雯估計,在死於與流感相關原因的患者中,大約有1/3的人的死因是病毒壓垮了免疫系統;另有1/3的患者死於繼發性細菌感染的免疫反應,通常是發生在肺部;剩下1/3的死者則由於另外一種或多種器官衰竭而死去。
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流感的重症案例約有300萬-500萬件,其中有超過30萬人死亡。流感所造成的死亡與流感病毒所觸發個體的強烈免疫反應有關,強悍的免疫反應反而造成肺部組織破壞,使氧氣無法供給至血液中,導致低血氧甚至死亡,在流感感染後常有年輕或壯年的病人死亡。
預防流感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莊時利和認為:“打完疫苗之後,它會訓練你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和T細胞應答,讓你在未來兩週內一天比一天更強,更好的抵禦流感。”
除了疫苗外,癌症病人與其他基礎病患,應戴口罩注意防護,遠離感染源,注意清潔。
逝者安息。
願大家安然度過流感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