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的這些天,大家的朋友圈想必都被DeepSeek刷屏了吧。
AI正在徹底改變教育的方式。
從ChatGPT到DeepSeek,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工具”範疇。它們不僅能解答問題,還能理解語境、生成文字,甚至模仿特定風格寫作、分析論文、批改作文,甚至“輔導”數學作業。

老師為學生展示人工智慧技術 圖片來源:現代教育報
過去的教育模式,強調記憶和重複,學生們需要透過刷題、背誦、反覆訓練來掌握知識。而現在,AI可以輕鬆完成這些任務,讓學生更快地獲得答案、理解概念。
這意味著,傳統的“學得快、記得牢”已經不再是競爭優勢。未來的教育,將更多關注於如何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批判性分析、創造力和社交能力。
換句話說,AI讓獲取知識變得廉價,而真正有價值的能力,恰恰是AI無法輕易替代的那些。

馬斯克:目前AI已經超越了大部分人類,未來或許會是AI教育人類的時代
馬斯克曾表示,當前人工智慧已經在許多領域超越了大部分人類的能力,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這種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進入一個由AI主導的新時代。他甚至提出,未來或許會迎來一個“AI教育人類”的時代,屆時,人工智慧不僅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輔助人類,還可能承擔起教育和引導的角色,成為我們學習、成長和進步的核心力量。
想象一下,AI透過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根據每個人的興趣和學習進度定製教育計劃,它不僅能夠迅速有效地傳授知識,還能在道德、哲學甚至情感方面提供深刻的啟示。此外,AI的可怕之處,不在於它比人類更聰明,而在於它正在模糊“工具”與“主體”的邊界。清華大學劉知遠教授將大模型訓練比作“單字接龍”——機器透過海量資料預測下一個詞,最終習得人類的語言與思維模式。這種“偽思考”足以讓AI成為學生的“全能家教”,卻也讓人擔憂:當孩子習慣了向機器提問,他們是否還會對真實世界保持好奇?
除此之外,更深的危機藏在情感層面。神經科學家蒲慕明指出,人類獨有的共情能力正面臨侵蝕。“如果孩子長期與機器互動,缺乏與人交流,共情心將逐漸枯萎。”這並非危言聳聽。全球語言學習平臺Duolingo已推出“虛擬角色對話”功能,使用者與AI Lily的互動越流暢,真實語境中的社交能力反而越脆弱。

DeepSeek們的出現,讓“知識”本身變得更容易獲取。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變得不重要,反而,它讓學習的目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是一場效率競賽。
在這個AI無處不在的時代,我們必須思考:人類與AI的分工是什麼?AI可以做得越來越好的事情,我們是否還要繼續“卷”?
答案是:我們不再卷知識獲取,而是要卷更高階的思維方式。“卷”的方向必須改變,即從比拼記憶與技巧,轉向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共情力——這些AI永遠無法複製的“人性之光”。
1.“AI for AI”,還是“AI for Human”?
AI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資料、總結規律、提供答案,但它無法決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比如,你可以用AI幫你寫一篇論文,但決定論文選題、研究方向、判斷哪些資訊更有價值,仍然需要人的介入。
未來的競爭,不在於誰更擅長使用AI,而在於誰能引導AI解決真正重要的問題。
2.共情力,才是AI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在《三聯生活週刊》的一篇報道中提到,神經科學家蒲慕明教授強調:“AI可以計算出最優解,但它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道德和共情能力。”
這意味著,未來真正重要的能力,是那些涉及人際關係、情感連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換句話說,孩子們在未來世界的核心競爭力,可能不是解題能力,而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別人,如何共情,如何合作。
3.創造力與想象力:人類的終極優勢
AI再強大,也只能在已有的資料範圍內工作。它擅長的是模式識別、資訊歸納,但它無法創造真正原創的想法。藝術、文學、哲學、科學創新——這些需要跳脫現有框架的思維,仍然是人類的專屬領域。
這就是為什麼,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多地鼓勵孩子們去嘗試、去創新、去探索,而不是僅僅依賴AI提供答案。

如果傳統的“死記硬背、標準答案”已經過時,那麼未來的孩子應該如何學習?
在國內,AI正在加速進入教育系統。
2024年12月,國家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AI教育要在全國中小學普及。與此同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學校,已經開始嘗試將AI融入教學。

以杭州的雲谷學校為例,他們開設了一門叫做“AI創未來”的課程,不再是教孩子如何應試,而是讓他們學會如何與AI共存,並用AI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他們發現,孩子們在接觸AI的過程中,會經歷三個階段:
·完全信任:“AI真的比我聰明,它可以幫我做所有的事情!”
·祛魅:“AI雖然厲害,但它也有侷限性,甚至會犯錯。”
·共同學習:“AI是一個工具,我要學會如何更好地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控制。”
這個過程,恰恰反映了未來教育的方向。
未來的孩子,必須學會的不僅是如何使用AI,更是如何超越AI,成為AI無法取代的自己。

DeepSeek火了,但它的火爆不僅僅是因為技術的進步,更是因為它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

曾經,教育的目標是讓人們掌握知識,而現在,我們必須問自己:在一個AI無所不在的世界,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或許,答案仍然藏在最傳統的智慧之中——
·學習,不是為了記住答案,而是為了提出更好的問題。
·競爭,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
·成長,不是為了追趕AI,而是為了找到真正的人類價值。
DeepSeek們的崛起,並不意味著孩子們不再需要努力,而是意味著他們需要“卷”的東西已經徹底變了。
在未來,真正的“內卷”將不再是刷題和考試,而是如何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創造力、有共情能力的人。
這,才是AI無法取代的真正優勢。

【新時代新勢力 | 2025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暨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頒獎典禮】
2025年3月29日,上海將迎來一場教育行業的頂級盛會——「新時代新勢力」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活動匯聚行業大咖,開啟深度圓桌論壇,分享前沿趨勢;同期舉辦國際教育行業交流晚宴,搭建高階合作平臺;更有2025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系列評選頒獎典禮,見證行業標杆的誕生!
誠邀教育從業者、留學家庭及行業關注者共同參與!點選下方小程式,立即報名,搶佔席位,與領軍者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