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巴黎聖旺跳蚤市場,遭國際局勢重擊,一片蕭條

巴黎5月19日(小新)這個曾吸引全球富豪的藝術天堂,如今正面臨三年來最冷清的初夏。巴黎北郊的聖旺跳蚤市場(Marché aux Puces de Saint-Ouen),號稱“全球最大古董市場”,近來卻一片蕭條。“沒有遊客、沒有大單,我們現在不是在做生意,只是在勉強活著。”一位攤主這樣形容。
在疫情期間重創尚未恢復之際,這座擁有百年曆史、年均接待高達500萬人次的市場,如今又遭遇國際局勢動盪:烏克蘭戰爭、簽證收緊……直接導致俄羅斯、中國、美國、海灣國家這些“金主客戶”的銳減。
【誰還在買古董?】
在跳蚤市場,成交一件法國19世紀玻璃藝術品可能就撐起一個月收入。但現在,“能有人進店,願意開價,就謝天謝地了。”
David,一位專做19世紀下半葉藝術藏品的商家坦言,過去90%的顧客都是外國人,現在不僅訂單沒有,就連付款也困難重重。“銀行甚至直接拒收來自俄羅斯的轉賬。”
而類似情況遍佈整個市場。Benjamin,Lalique玻璃作品收藏專家說,“自從2023年10月哈馬斯襲擊事件後,整個市場人氣瞬間崩盤。”
【商家們撐得有多辛苦?】
  • 進賬減少,稅費照舊。
  • 有商家乾脆不標價格,只接受“合理出價”。
  • 市場經營者自發給商戶延遲房租付款期限。
  • 商家集體呼籲暫停徵收企業不動產稅(CFE)。
“我們真的不是在抱怨,而是在崩潰邊緣。”——商會主席 Medhy Allaouchiche-Gérault 強調說。
“希望來了”:申報聯合國非遺,爭取市政府支援】
在多重壓力下,聖旺跳蚤市場決定“打文化牌”:由巴黎聖旺市政府主導,正在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力爭在三年內獲得認證。
目標很明確:
  • 提升全球能見度
  • 保護“物件修復、老物件再生”這類瀕臨失傳的手藝
  • 爭取國家文化部政策傾斜與資金支援
“這不只是攤主的事,這是巴黎文化的一部分。”支援該提案的法國參議員Adel Ziane如此表示。
【誰說藝術不怕風浪?我們還在等下一個轉機】
事實上,市場也曾一度對2025年初美國加州火災寄予希望——畢竟那邊富人區被燒燬,或許重建時會來歐洲補充藝術品?“結果是我們想多了。”商家笑著自嘲。
但沒人放棄。“再難也要開門,等那個願意買走我們寶貝的人出現。”
這是跳蚤市場的韌性,也是巴黎這座城市骨子裡的浪漫與堅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