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領袖主持座談會聽取意見,闡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

5月23日下午領袖在濟南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兩大常委王滬寧蔡奇與會會議主題是: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值得關注的是,座談會邀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專家學者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其中9位企業家和專家代表發言,其中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亦有外資企業,還有專業研究領域的學者。我們先看看代表們的發言側重點,這些側重點,往往是中央關心的重大問題。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明勝: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左丁:發展風險投資
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用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
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建立健全民營企業治理體系
德國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徐大全:最佳化外資企業營商環境
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推動香港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
從領袖的講話中,明顯能看到這是為謀劃全面深化改革而召開的一次調研座談會。
領袖說: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制定重要檔案,都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這是我們黨的一貫做法和優良傳統。對大家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和建議,有關方面要認真研究吸納。
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7月在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所以,這次調研座談會,就是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而開,目的是廣泛聽取意見,從而完善全會重要檔案。
座談會上,領袖的講話主要側重方法論層面。學習座談會領袖的講話,有以下幾點收穫和認識:
1.改革的總目標和內容是什麼?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2.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什麼?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堅持和發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支援全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
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從現實需要出發,從最緊迫的事情抓起,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推進制度創新。其他領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域性性、戰略性問題謀劃改革舉措,實現綱舉目張。
由此推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是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頭戲。
3.改革的目的和著力點是什麼?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使改革能夠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改革要堅持的原則是什麼?
第一,要堅持守正創新,改革無論怎麼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於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
第二,改革要更加註重系統整合,堅持以全域性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增強整體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現象。
第三,改革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要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既要積極主動,更要紮實穩健,明確優先序,把握時度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脫離實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