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短劇離爆火就差一部《無雙》了

⭐️星標一下新榜,及時瞭解關注新媒體的一切

真人短劇卷製作、卷出海的時候,動漫短劇悄然開闢了一片新戰場。

2024年末以來,動漫短劇不僅跑出了《我每天征服一個美女》《誰說陳卓不能斬神》等多部抖音單賬號播放量破億作品,還迅速跑通了CPS、CPM等多種商業變現模式。
冬漫社動漫業務負責人蘭桂瑋透露,冬漫社製作的《煉氣3000層:我是天妒之眾神隕落》上線以來,全平臺累計收益已經接近800萬元。巨量引擎官方資料也顯示,早在2024年Q4,動漫短劇的看播人群就超過20億,付費規模突破2600萬元。

截至目前,抖音、紅果、快手、B站、百度等平臺都已先後佈局動漫短劇。今年3月,抖音短劇運營負責人王晨在“漫劇星河”線下交流會上表示,2025年漫劇會是新的行業機會,抖音將提供完善的配套扶持政策;B站短劇業務負責人文與非在第二屆上海微短劇大會上透露,動漫短劇會是今年B站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
平臺的助推帶動了業內對動漫短劇的進一步關注。不僅頭部短劇公司中文線上在今年成立了AI動漫部,杭州的千渡星辰和靈境AI兩家創業公司也分別和微軟小Bing、浙江大學達成合作,準備入局動漫短劇。
“動漫短劇就像2020年的真人短劇,已經來到爆發前夜。”蘭桂瑋說。

真人短劇遭遇天花板,
動漫短劇成為“全村希望”

早在去年,動漫短劇就小火了一把。
憑著精緻細膩的畫風,以及女性專屬的爽文故事,“心動投遞員Nana”“羅曼蒂Choco”“李漫妮Money”等賬號不僅收穫大批粉絲,還拿到了不菲的商單收入。(延伸閱讀:《短劇又出新玩法,二次元霸總俘獲小紅書女孩

但這時的動漫短劇大多脫胎於條漫,背後製作方多為小雨互動、人生無限、槓上開花等MCN機構。相比有著固定人設、連貫劇情的“劇”,它們更像一個個“短影片小故事”
直到去年,隨著傳統動漫公司和真人短劇公司的入局,更有劇感的動漫短劇開始批量出現。
冬漫社是業內最早做動漫短劇的內容公司之一。蘭桂瑋介紹,動漫短劇這個賽道幾乎是冬漫社和抖音一起共建出來的。
“早在2024年1月,我們就開始和抖音聊動漫短劇,但因為稽核標準等問題,一直沒推動起來,直到去年6月,我們開始嘗試用端原生的方式上傳一些作品,並先後跑出了《煉氣3000層:我是天妒之眾神隕落》《天下第一神醫》等爆款作品。”

爆款作品的出現很快引爆了從業者的熱情,大批傳統動漫公司開始將存量劇重新剪輯,以端原生的方式在抖音謀求二次變現。
一個背景資訊是,近幾年愛優騰等傳統長影片平臺都開始收縮動漫預算,大批傳統動漫公司急需“新金主”。蘭桂瑋則提到,經過幾年發展,短劇的增長趨勢已經開始放緩。
“去年我們的動漫短劇爆了後,受到了巨量引擎和抖音端原生的關注和支援,並專門一起線下開會討論動漫劇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再建一個“短劇”品類。真人短劇使用者多在40-60歲之間,動漫劇更符合年輕人口味,極其可能成為下一個業務增長點。”
一個有劇沒地方放,一個希望探索新賽道,雙方稱得上一拍即合。新榜編輯部觀察發現,從去年11月開始,抖音平臺上出現了大動漫短劇。
比如改編自飛盧熱門小說的《我每天征服一個美女》,講述的是被困在同一天長達1000年的男主,在經歷放縱到絕望,再到自我救贖的轉變後,所體驗的奇異人生。截至發稿前,《我每天征服一個美女》在抖音賬號“起跡動漫短劇場”上的累計播放量超2.4億,累計充值超200萬元。
有網友留言:“我是土鱉,腦子已經捐到火鍋店,就愛看這個。”

可以發現,與“心動投遞員Nana”等釋出的小清新女頻爽劇不同,去年末以來爆火的動漫短劇多為男頻爽劇,氣質上和幾年前爆火的龍王劇非常相似。新榜旗下抖音資料工具新抖也顯示,“起跡動漫短劇場”“天祿劇場”“巨巨番劇”等短漫短劇號的使用者畫像中,男性使用者佔絕對多數,年齡多在40歲以下。
在小紅書,AIGC創作者“柔樹特效-AIGC動畫-後期”製作的AI動畫番劇《觀察者悖論》,因為媲美一流日本動畫番劇的效果,也得到了不少好評,其中資料最好的一條影片獲贊5萬。新榜旗下小紅書資料工具新紅顯示,“柔樹特效-AIGC動畫-後期”女粉佔比77.05%,24歲以下使用者佔比89.65%。

從業者看好動漫短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橫跨短劇、二次元兩大賽道的動漫短劇,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國微短劇使用者規模達6.62億人。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動漫行業深度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二次元使用者規模超5.8億,且人均年消費超800元。
數量上看,動態漫是目前動漫短劇的絕對主力。所謂動態漫,就是“會動的漫畫”。相比標準意義上的動漫,動態漫往往幀率更低,畫面更簡潔,隨之帶來的是更低的製作成本和更短的製作週期。
成本方面,相比單部成本奔向百萬的真人短劇,巨量引擎資料顯示,動漫短劇的單部製作成本在15-20萬元之間,其中動態漫每分鐘的成本僅1000-2500元。
題材方面,因為不像真人短劇需要受到物理世界的限制,動漫短劇多為都市異能、仙俠玄幻、末世、懸疑等超現實題材,腦洞更大,爽感更足。
千渡星辰聯合創始人魯班看來,動態漫就像沙縣小吃,是一種觀影成本極低的娛樂方式。“我可能沒時間看完一部完整的動漫,但很樂意刷一部動態漫。”
短劇能爆火,就在於它滿足了倍速時代下使用者的碎片化消費需求,動漫短劇則更近了一步。巨量引擎內容消費行業商業產品負責人潭錦在“漫劇星河”線下交流會上也提到,抖音生態已經形成高活躍度的漫劇使用者圈層,使用者付費意願超越短劇。

圖源:巨量引擎

AI加持下,動漫短劇迎來技術紅利

看到動漫短劇的市場前景後,越來越多公司在消耗完庫存劇後開始為抖音、快手等平臺單獨打造作品。此時,希望快速提高產能的從業者不約而同看向了AI。
近幾年,以即夢、可靈等AI應用為代表,AI生成影片在國內快速發展。去年,抖音、快手分別推出《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等AI短劇。今年,隨著AI技術的進步,部分公司和個人創作者開始推出更多面向市場的AI作品,比如改編自周星馳電影的《無名特攻隊》和超擬真AI短劇《興安嶺詭事》。
今年初,番茄小說拿出知名男頻IP《玄幻:從拉二胡開始》,希望試水動漫短劇。
“但他們瞭解下來發現,如果用傳統制作方式,成本少則2萬元/分鐘,多則5萬元/分鐘,最後聚力維度進入了番茄小說的視線。”聚力維度創始人趙天奇介紹,憑藉自研的全流程3D AI影視製作平臺“賽博導演”,聚力維度用不到10個人,1個月就完成了《玄幻:從拉二胡開始》。這也成為業內比較少見的工業級AI動漫短劇。

“如果團隊操作更成熟,再放到各方面成本比較低的城市,成本還可以進一步降低。”趙天奇補充。
在他看來,因為成本和技術限制,影視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成本風險極大,技術門檻極高,AI則可以極大解放創作者的生產力,最終形成規模化效應。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從業者們紛紛嘗試用AI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巨量引擎資料顯示,在AI的幫助下,動漫短劇的製作成本至少能降低2-3倍。
新榜編輯部調查發現,按照生成方式劃分,動漫短劇對AI主要有4種使用方式。
熱度最高的當屬純AI生成,即使在當下,用AI從無到有生成一部動漫短劇也是一件頗為科幻的事情,比如“九五二七劇場”出品的《無名特攻隊》的圖片生成影片環節就主要由Vidu和即夢完成。
“從劇本到原畫再到聲音,我們全都會用AI生成。目前只有音效部分AI的生成效果還不太理想,剪輯也需要人工處理。”湖南希基動畫導演陳導介紹,自家公司現在就在嘗試純用AI生成動漫短劇,且單部成本僅需要20萬-30萬元。他也相信,隨著AI技術的發展,今年內,純AI生成的動漫短劇,或許就能達到工業級水準。
湖南希基團隊用AI製作的影片demo
純AI生成的最大優勢是成本極低、效率極高,但人物一致性、畫面連貫性等問題也非常明顯。簡而言之,純AI生成的影片不僅AI味兒重,還很容易穿幫。這也是目前市面上純AI動漫短劇數量稀少的原因。
魯班看來,目前AI學的還不夠多,缺少對人的理解,生成的內容還達不到使用者、市場想要的效果。“你會發現,如果沒有人的精細化運營,純AI生成內容的流量不會好。”
也因此,純AI生成之外,從業者們衍生出了不同的AI使用方式。
冬漫社的方式是隻讓AI介入到製作的若干環節,而不是讓AI包辦一切。蘭桂瑋介紹,傳統制作方式,動態漫先要手繪出圖,再用AE等軟體讓人物、場景動起來,最後再進行音訊合成等後期操作,冬漫社主要讓AI介入到了出圖和動畫製作兩個環節。
“在出圖環節,傳統的分鏡、上色等工作,不僅需要多人合作,一天也畫不了幾格原畫,但現在如果事先把Lora訓練好,掌握好關鍵詞,一天能出四五十張原畫。在動畫製作環節,傳統動態漫做一個動作可能只用起始幀、中間幀和最後一幀,AI出現後,只需做好首尾幀就能生成連貫動作,不僅省時省力,也讓動態漫的質量開始無限逼近傳統動漫。”
冬漫社團隊製作的影片demo
靈境AI的方式是基於真人短劇進行轉繪。“我們會先用AI拆解分析真人短劇的所有鏡頭,然後再用動漫語言進行重新銜接、繪製。”靈境AI商務副總裁侯翔中介紹,因為不是讓AI憑空生成,而是有了真人短劇這個“錨點”,真人轉繪出來的動漫短劇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畫面穿幫等問題。
據悉,今年3-4月,靈境AI將上線10部爆款AI漫劇,同步儲備300+原創漫劇,以“經典IP+原生內容批次供給”搶佔增量。
靈境AI團隊製作的影片demo
聚力維度則主要基於自己積累的3D數字資產來生成3D AI動漫短劇。“相比用AI一鍵生成,我們的生產流程更接近傳統影視,只不過我們是先用AI造一個世界,再造人,最後讓造出來的人在虛擬世界裡表演,這樣的好處是,不論我們怎麼拍,劇情怎樣,一切都是穩定可控的。”趙天奇說,相比國內一線動漫作品,聚力維度用AI製作的動漫短劇在綜合效果上已經可以達到80分,部分細節還有所超出。
賽媧SEVA—影視級AI表演:聲音表情口型
在趙天奇看來,在AI的賦能下,不僅會出現公司、工作室、個人等不同形式的創作者,動漫短劇的數量也將迎來爆發,同時還有可能出現很多之前沒有見過的作品。“本身短劇就是一個對成本高度敏感的產業,在AI的幫助下,動漫短劇這個空白市場一定會迅速發展。”

短漫短劇能複製真人短劇的爆嗎?

一個業內共識是,動漫短劇現階段仍處於萌芽期,但因為既能觸達二次元新使用者,又有AI技術加持,從業者對動漫短劇仍保持了相當的熱情。
在趙天奇看來,從當前趨勢看,短劇市場規模預計到2027年將增至1000億,其中1/5(即200億)屬於動漫短劇市場。
那動漫短劇何時才能成為一個有錢景的賽道?
動漫短劇首先需要解決產能問題,滿足使用者的消費需求。ADX短劇版顯示,2024年真人短劇年產4.46萬部,但動態漫僅1000多部。目前動漫短劇存在著明顯的供需錯位。
雖然在AI的加持下,動漫短劇的成本、效率都有所提升,但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以及專業創作者的稀缺,AI短劇不僅效果仍有提升空間,很多時候AI短劇的實際成本和製作週期甚至要超過真人短劇。
趙天奇認為,藉助AI真正把影視製作的門檻降到人人可做,才是這個產業真正該有的樣子。為此,在驗證完自家公司的3D AI技術路線後,他今年的工作重點變成了培訓專業AI影視人才,推動3D AI動畫影片創作生態的成熟。
“不久前我們剛和河南開封傳媒學院落地了一個AI創作基地,第一期準備培訓100位學生,讓他們學會用AI創作。”趙天奇說,等教材打磨成熟後,他還打算放到網上,免費教給更多人。
生產製作之外,商業模式同樣重要。據瞭解,動漫短劇的變現方式和真人短劇並不太多不同。既可以走付費模式,在抖音上線端原生,也可以走免費模式,打包賣給紅果等平臺。
巨量引擎短劇運營經理李子涵透露,動漫短劇在“端原生內容+資訊流投廣”基礎上,探索出會員分賬等新商業路徑。多元化變現可使動漫短劇綜合收益提升50%以上,部分劇目僅靠端原生充值即可覆蓋製作成本。

相比單純地“賣劇”,蘭桂瑋覺得IP才是動漫短劇真正值得探索的未來。他建議短劇公司不要侷限於抖音、快手等平臺,要兼顧短期利益和長期行業佈局,用行業思維而非產品思維去做動漫短劇。
“真人短劇因為演員是人,難以IP化,但動漫短劇的人設、IP都屬於創作者,可以按照“一劇一IP一賬號”邏輯去長期運營。真人短劇像商品,賣幾次就貶值,但動漫短劇的IP,可以衍生開發,不僅附加值高,想象空間大。”
除了國內市場,部分從業者還選擇開闢海外市場。魯班介紹,相比同行專注國內,深耕TikTok多年的他選擇了海外市場。他認為海外市場對動漫短劇的認可度也相當不錯。“我們現在是在和微軟小Bing深度合作,我們提供劇本,負責後期的運營變現,微軟小Bing則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幫我們把劇本變成動漫短劇。”
蘭桂瑋也透露,目前冬漫社正在和美國公司合作測試海外市場。“日本、韓國也有豎版輕動畫的需求,雖暫無明確變現模式,但適應本土市場後必然能變現。”
當然,僅僅解決產能問題和商業模式還不夠,參考真人短劇的發展路徑,一個賽道的爆火離不開出圈爆款的引爆。現如今,動漫短劇雖然出現了不少播放量破億短劇,但相比真人短劇的《無雙》《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逃出大英博物館》等作品,在影響力上仍然相差甚遠。
動漫短劇要想真正爆火,需要從業者持續打造出更多出圈爆款。
作者 | 雲飛揚
編輯 | 張潔

  關於新榜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