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等中小學數字化建設的政策需要,柳州市電化教育站一直在摸索如何更好地適配本地教育資訊化發展,以及應對未來基於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等資訊科技裝置應用與教學方式的深度融合,致力於將這些先進技術常態化應用於各城區學校的教學手段中。

柳北第十五中學作為試點學校,在網路建設和運維方面遇到了很多的難題:
1
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建設高質量的網路設施,以滿足未來5-10年的使用需求?
2
現有網路頻寬不足,如何解決高峰時段網路卡頓的問題,特別是在早晨9點教師電腦統一上線時?
3
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網路如何靈活擴充套件,避免傳統方案中橋架壓力大、重新佈線成本高的問題?
4
學校僅有兩名運維老師,如何減輕複雜的網路管理和維護工作,提高運維效率?
5
如何保障教師日常用網安全和阻止學生上課時瀏覽不良網頁?
以太彩光搭建數字底座
經過多方對比驗證,最終選擇銳捷網路提供的普教極簡以太彩光方案,為學校搭建智慧校園基礎網路底座。

核心機房部署了1臺高效能的核心交換機RG-S7808C,骨幹鏈路全千兆部署,支援萬兆骨幹頻寬擴容,預留多個業務板卡槽位,後續資訊點易擴容,確保資料傳輸穩定。匯聚層採用先進的無源匯聚方案,從彩光交換機到無源透明匯聚採用8合1彩光模組,實現單根光纖傳輸千兆速率,無源透明匯聚到房間採用光纖入室,保證房間獨享千兆頻寬。整網架構設計不僅考慮到了當前的網路需求,更前瞻性地預見了未來5-10年學校的資訊化發展。
不分光的無源透明裝置
體驗“高速”網路
透過部署超聚合彩光交換機,1:1 以太全光進教室,學校實現了每個教室和辦公區域千兆甚至萬兆入室,徹底解決高峰時段網路卡頓的問題。無源匯聚裝置無需取電,減少了弱電間的管理難度,同時實現了點到點透傳,減少了主幹光纖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同時也滿足後續學生擴招的用網需求。

學生上課觀看動畫流暢
接入交換機靈活擴充套件,簡化橋架佈線
教室內部署4/8口交換機,光纖直接進入教室,支援即插即用,業務靈活擴充套件,無論學生人數如何增加,都能輕鬆應對,無需重新佈線。同時不佔用橋架空間,避免了傳統方案中橋架擁擠、佈線難的問題。教師辦公室部署多速率交換機,接入終端可以彈性擴充套件,避免私接亂拉。

教學樓走廊橋架

教室及辦公室入室交換機
裝置上線如同換燈泡,SDN賦能智慧運維
裝置支援SDN管理,接入裝置模板化配置,即插即用,消除了人為配置錯誤,原來傳統網路需到樓宇配置VLAN,寫路由,配SSID。現在新裝置0配置上線,就像換燈泡一樣簡單,大幅減輕了運維老師的負擔。透過軟體平臺實現鏈路視覺化檢測,運維老師可以即時監測全光鏈路狀態,及時發現並處理鏈路衰減或斷纖等問題,加快網路恢復時間。
安全管控,保障網路安全
透過上網行為管理和防火牆等安全措施,有效防止了不良內容的傳播,保障了師生的網路安全環境。實施嚴格的內網安全策略,防止教師日常用網環境的安全漏洞,確保網路環境的安全穩定。
應用成效
李老師(學校網路運維負責人)表示:“自從部署了銳捷網路的普教極簡以太彩光方案,教室和辦公區域的網路體驗有了顯著提升。不僅頻寬充足,而且運維工作也變得更加輕鬆。特別是在網路故障處理上,鏈路視覺化檢測功能讓我們能夠快速定位問題,及時修復,確保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結語


柳北第十五中學的資訊化建設在降本增效和運維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銳捷網路持續助力柳州市電化教育站推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頂層設計為指導思想,獨享萬兆入室的網路基礎設施為支撐,滿足未來5-10年內頻寬需求,用更智慧的平臺服務廣大師生、提升教育教學資訊化水平。

如需參觀或進一步交流
←歡迎掃碼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