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你走進鎮上唯一幾家連鎖麵包店——打算選一份乾淨清爽的沙拉,結果店員苦笑告訴你:唯一稍微“健康”的番茄意麵沙拉里,還夾著肉和蛋黃醬。

你開始懷疑人生,轉頭點了個香腸卷 —— 巧合的是,這可是當店人氣冠軍。
恰在這時,本地“大哥”遞上一盒焦糖奶油甜甜圈,說:“兄弟,來一個吧,補點糖。”
這段現實鏡頭,正是加州YouTuber, Will Tennyson來到南威爾士小鎮 Ebbw Vale 後,親身拍攝的一幕。
1
萬卡熱量陷阱
Will Tennyson,一個來自加州的YouTuber,粉絲數近四百萬,擅長拍攝健身、飲食挑戰影片。
這天,他來到了南威爾士的小鎮Ebbw Vale,一個因肥胖率驚人而被稱作“全英最胖小鎮”的地方。

這個鎮子,過去因為煤礦和鋼鐵廠而繁榮,後來隨著產業撤離和經濟下滑,留下了失業率高、居民收入低、年輕人無事可做的困境。
如今,這裡大約有兩萬人,其中超過80%體重超標。

Will決定用一天時間“體驗”這裡的生活方式。他吃了五頓飯,總攝入熱量超過一萬卡。
早餐:被動放棄的“健康”
他一早來到鎮上受歡迎的麵包連鎖店Greggs,打算買一份健康的沙拉,結果發現最“健康”的選擇是帶意麵和沙拉醬的混合沙拉,裡面還夾雜了培根塊。
他放棄掙扎,點了一根香腸卷,路人又熱情推薦了焦糖奶油甜甜圈和檸檬蛋白酥鬆餅。
早餐熱量超過1000卡,剛來就吃掉一天攝入量的一半。

早午餐:超標的“普通”套餐
接著他去了當地美食餐廳Frenchie's,點了當地爆款的早午餐套餐。
四根香腸、三份士豆泥、四塊培根、幾個煎蛋、烤豆子、兩份黑布丁和抹滿黃油的吐司,讓他目瞪口呆,這頓早午餐至少超過2000卡。
“這是早餐嗎?這不就是自助餐嗎?”他無奈吐槽。

午餐:快餐統治的大街
在街上散步時,Will發現小鎮街道上到處都是炸雞店、漢堡店和烤肉店,和街上人們的體型幾乎互相呼應。
他隨機採訪了幾個本地人。一名男子說:“我曾經一週吃五次麥當勞,後來體重到266磅時才減下來。”

一名女性坦言:“在這裡,肥胖是正常的,因為環境就是這樣,你沒有教育和健康選擇。”
午餐時,他去了鎮上一家受歡迎的烤肉披薩炸雞店,選擇了買一送一披薩套餐——兩個加了大量乳酪和肉的披薩,店家還送了薯條和汽水,這頓午餐可能超過6000卡。

健身:改變的希望
吃完後,Will想著去鎮上的健身房鍛鍊消耗卡路里,結果因為太飽無法正常運動。
不過健身房裡一點兒也不冷清,他覺得這是小鎮的希望。

晚餐和宵夜:無處可逃的高熱量
晚餐,他去了鎮上一家印度餐廳,點了雞肉和米飯套餐,約1500卡。
回到酒店後,他又點了冰淇淋、布朗尼和焦糖餅乾,完成了他在小鎮的“終極萬卡挑戰”。

2
小鎮被吃胖的真相
事實上,Ebbw Vale肥胖率高並不是因為“懶惰”或“貪吃”,而是經濟下行、產業衰退、失業率高、環境結構和文化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當地餐廳老闆Sarah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如果一盒草莓要3.50英鎊,而一袋薯片只要2英鎊,你會選哪個?”
對於收入不高、失業率高的小鎮居民來說,快餐、加工食品是最便宜且方便的選擇。

據統計,小鎮上73%的餐飲店是快餐店,烤肉、炸雞、漢堡、薯條、披薩應有盡有,這種“無處不在”的快餐文化幾乎形成了一種無法逃離的環境。
很多居民一天三頓都在快餐店解決,有的甚至一天光顧同一家快餐店三四次,成為常客。

因為小鎮佈局依賴汽車出行,工作機會有限且多是久坐工作,鍛鍊機會極少。
產業衰退後,礦區和工廠關閉,大量年輕人找不到穩定工作,收入低,經濟壓力使得便宜高熱量的快餐成為主流選擇。
要知道水果和蔬菜在超市售價高於加工食品,所以貧困家庭只能優先選擇能快速填飽肚子的高熱量食物。
此外,小鎮缺乏公園、健身設施,居民依賴汽車出行,日常缺乏運動,形成長期坐式生活方式,導致肥胖累積。
肥胖在社群中普遍且被預設,導致健康意識淡化,代際傳遞的不健康飲食習慣持續被複制。這種多重困境讓居民很難輕易改變生活方式,肥胖成為結構性問題的顯性結果。

Will的影片釋出後,迅速引發小鎮居民的不同反應。不少居民認為,這些影片博主只是“馬戲化”他們的生活,把他們當成“被圍觀的奇觀”。
41歲的Sarah說:“沒有人想聽真相。我們可能是個胖社群,但他太粗魯。我們是窮,不是懶。”
她強調,許多人確實想改變,但被貧困、食品價格、快餐文化困住了。
也有年輕居民如30歲的Keyon坦言:“老實說,他說的對。我們確實在為健康生活方式掙扎。”
Keyon表示,肥胖不僅是個人選擇,也是小鎮環境和文化造就的結果,如果沒有環境和政策的改變,居民很難真正改善健康狀況。
3
肥胖是全球性問題,而非Ebbw Vale
Ebbw Vale並不是唯一被“吃胖”的小鎮,而是全球肥胖問題的縮影。
根據WHO統計,全球約有13%成年人肥胖,超重率超過39%。
在英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肥胖。全球肥胖率從1975年到現在增長近三倍。

多個研究顯示,肥胖率和家庭收入呈反向關係,越貧困地區,肥胖率越高,因為廉價、高熱量、低營養的加工食品比健康食物更容易獲取。
如果一個社群被快餐店包圍,缺乏新鮮食品市場,缺乏運動空間,依賴汽車出行,即使個人想改變生活方式,也將面臨極大阻力。

健康應是權利,而非奢侈品。政府可以透過補貼方式降低水果、蔬菜、新鮮食材價格,讓健康食品變得可負擔。
限制社群內快餐店數量,鼓勵健康餐飲業態落地。提供免費的飲食課程、烹飪課程、運動指導,幫助社群形成健康文化。建設社群公園、步行道、健身設施,鼓勵居民日常運動。
Ebbw Vale的故事告訴我們:肥胖並不是懶惰的結果,而是環境、經濟和社會結構性因素長期累積的產物。

當我們看到YouTuber一日吃下一萬卡的搞笑影片時,也許能笑一笑,但笑過之後,更應思考:如何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一盒草莓?健康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人都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讓更多人關注並行動起來,才是影片之外,這個小鎮真正需要的改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