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復仇記」又上新,全球網友:求快進大結局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穀雨星球(微信ID:guyujihua2021)
作者:辛恬
大家好,我是辛恬,一名法律人,也是一位留學生的媽媽。
最近一段時間,常上熱搜的藤校「反擊戰」每天都有新進展。
就在昨天,哈佛《深紅報》報道,哈佛大學正式就「凍結22億美元資金」起訴特朗/普(*被人戲稱為特離譜)政/府。就在前天,哈佛還剛收到了另一筆10億美元的削減通知單。
「此舉引發了一場歷史性的法律衝突」。
■前天哈佛起訴的訴狀
這已經不是哈佛第一次將其告上法庭了。早在2021年時,前校長勞倫斯·S·巴考就以「特禁止國際學生參加線上課來保留簽證」的政策,起訴了他。
而如今歷史重演,特又將矛頭對準了國際學生。
在哈佛提起訴訟之前,其威脅哈佛若未於4月30日前提交一些資訊,「將停止其接受國際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的認證資格」,也就是不招國際學生了。
這不免讓人聯想,已有1000多名國際生被取消簽證或終止身份。不少大學紛紛站出來「加強對國際生的保護。」目前被取消簽證的幾位中國學生也告贏了,成功保住學生身份。
說實話,這一齣超長連續劇很多人估計都看膩了。
我問了問美國大學讀書的孩子們,最近都在期末考,該幹嘛在幹嘛:「我們從新聞上看美國,就跟在美國從新聞上看中國一樣,懂的都懂。」
看樣子,這出大戲結局未定,劇情還要跌宕起伏一陣子,各方勢力輪番登場,也是美國社會「從沒有一個共識」的最明顯佐證了。
■哈佛附近的電線杆上,貼著一句標語:站起來,哈佛。
01
70餘位校長聯名支援
特朗普這一步「讓高等教育再偉大」的大棋,先把矛頭對準了哈佛。哈佛表示不服:「這無異於以資金威脅換取思想服從,哈佛寧願承擔財政損失,也絕不屈服!」
而在升級威脅停止接受國際生資格後,大學發言人回應稱,已「知悉」了這封信函:「但仍堅持此前主張」
上週五,就有大批哈佛師生和當地市民集會支援國際生,而威脅仍持續加碼,要求哈佛提供過去十年來與外國資金和外國關係的記錄。
哈佛的硬剛也贏得了廣泛的聲援和資金支援,在校長公開信發表的24小時內,哈佛就收到3800筆線上捐贈,金額超過100萬美金。
一些有著知識分子風骨的教授已向校方表示自願降薪,支援被砍的研究專案,共渡難關。
目前也已有70餘位大學現任和現任校長公開聯名支援哈佛,美國高等教育的「文化戰爭」是越演越烈。
■哈佛校報《深紅》上最新文章,如果哈佛長期用捐贈基金支出取代聯邦撥款,並且撤資速度超過資金增長速度,捐贈基金就會縮水,對哈佛影響不利
同時,這也正在波及或將成為棋子的留學生。
而國際生成為特政府與高校對決中的重要一環,不是偶然的。
最近,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相當數量的國際生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被撤銷了簽證,哈佛大約也有12名國際生被撤銷了簽證,同樣沒有通知、沒有理由、沒有解釋。
忙得哈佛國際生辦公室只能刷國際生的SEVIS狀態「Daily」(每天查)。這也是高校的整改的要求之——迫使高校配合移民機構行動。
■就在幾天前,MIT9位師生被取消簽證,一時間風聲鶴唳
好訊息是,一位達特茅斯的中國劉姓博士生,打贏了官司,獲得了法庭的臨時恢復學生身份的裁定。
另有4名伯克利和卡耐基梅隆、被取消了簽證的中國留學生,也在一家中國律所矽谷辦公室的代理下在加州提起了訴訟,並且也成功恢復學生身份。
不過,雖說贏了官司,但可以預計,審查、撤銷國際生簽證的操作仍將繼續。
它不是一個暫時之舉,且也不是隻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只是在中美關係當下的氛圍下,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它對應的是特對高校的整肅、「雷霆手段」的移民政策,這將會是本屆任期內的一個基本政策,對此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只不過,這場「騷操作」不會是一時之舉,但能走多遠,則取決各方的博弈,會不會像取消出生公民權一樣,又爛尾?
■特朗普對於藤校的舉措,外媒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形容:pull the $2billion plug,這個詞原意是「拔掉插頭」,在這裡也隱喻了抽掉了對大學很重要的資金,一語雙關。
02
釐清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Visa/簽證,由美國國務院(下屬的使領館)頒發和撤銷。簽證隻影響出入境,但簽證不等於身份。
進入美國後,簽證過期或被撤銷也不等同必須馬上離境。
例如,一些博士生只獲得了1年期的簽證入境,但博士學業需數年,只要不離開美國,只要學校發的I20有效,學生身份就一直有效。
所以,留學生第一步要鑑別,是僅僅簽證失效了,還是SEVIS被終止了。
第二個概念是SEVIS(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 Information System),「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資訊系統」,而一旦SEVIS被終止,即意味著失去了合法身份,必須即速離境。
但簽證撤銷的確可導致身份喪失。
過往,從簽證撤銷到身份喪失通常都有一段時間,規範做法是首先通知學校和本人。學生身份被撤銷也時有發生,如不滿足課時要求等,通常申請學生身份恢復即可。
SEVP(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
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專案」,同樣由DHS直屬管理的。上述SEVIS也是由其管理維護的,即動態管理國際生和訪問學者在美期間的資訊。
SEVP的另一個功能就是授權和稽核可以接受F、M、J類非移民學生學校的資質。這也是為什麼DHS可以威脅哈佛要中止其招收國際生的資格——
SEVP 認證意味著高校可以向國際生簽發與錄取相關的檔案,用以支援留學生申請赴美簽證。
但是此番的一系列操作,並非在「依法行政」,而是「有權任性」,正如哈佛宣告中直指的「違法」。
在撤銷簽證的操作中,ICE直接越過了學校和本人。甚至有訊息指,就是偷摸聲地直接終止了SEVIS,這顯然違反了正當程式原則。
最初的一些學校都是在常規檢查國際生SEVIS狀態時猛然發現的。
■一名1973年畢業的哈佛校友在哈佛校園裡,用標語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要將一個持有合法身份者趕出美國,只能經由移民法庭審理、由法官做出遞解令。
特再度將司法程式晾在一邊,直接上手終止SEVIS。雖然終止身份,法律上可行,但有很高的標準,比如涉及刑事犯罪、刻意欺騙(如以學生身份之名行非法打工之實)。
像此次這般甚至毫無理由的終止,讓人又一次見識了草臺班子,更見識了不受法律約束的有權任性。
更有意思的是,特以「雷霆」之勢打擊非法移民,但最新訊息是,將計劃暫停對從事農業和城市服務業的非法移民的驅逐。
如果不想讓莊稼爛在地裡、如果不想大城市變成垃圾山(環衛工作幾乎都是非法移民在從事),現實又一次打臉!
03
一場或許雙輸的對決
4月4日,特向哈佛開出了「整改清單」,6日週六下午5點,哈佛最高決策機構董事會和哈佛監管會成員齊聚哈佛園閉門開會。
有細心的人發現,不是董事會成員的哈佛法學院院長也來參會了。
12日週五,特政府又向哈佛開出了一張「擴充整改清單」,步步緊逼。週末,哈佛董事會再度舉行線上會議,據稱會議「無異議」一致透過反擊。
對於學校的招生和國際生政策,就在「擴充清單」抵達哈佛的同日,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髮送了公開郵件,旗幟鮮明地譴責撤銷國際生簽證行為,稱這樣的時刻「不確定且令人恐懼」。
此前哈佛學生們也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要求學校加強對國際學生的支援。肯尼迪學院院長在電子郵件中高度讚揚學院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師生」構成了多樣性。
「你們每個人帶來的觀點和經歷豐富了學習環境,加深了學術見解,並增加了我們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我們的學校和我們的社群更好,因為你在這裡!」
■約 900 名教職員工簽署了一封致校長和教務長的信,呼籲在高等教育面臨攻擊時展現「勇敢的領導力」
哈佛「站起來」後,美國高校也紛紛聲援。
普林斯頓校長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普林斯頓和哈佛站在一起!」。
斯坦福大學校長和教務長髮表聯合宣告力挺。就連前一陣被指抵抗不力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也聲稱,「就像哈佛一樣,哥大不會允許特政府要求我們放棄學術獨立和自主」。
目前有70位美國大學的校長或前校長,簽名聯署公開宣告支援哈佛維護學術獨立自由和憲法權利,涵蓋了幾乎所有藤校、MIT、斯坦福等遍佈全美的高校。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分會與全美大學教授協會狀告特訴訟,及一大波類似的訴訟也在全美各地提起。
■《大西洋月刊》3天前撰文,哈佛從哥大的錯誤中吸取到了足夠多的教訓
當然,代價也是巨大的。
目前哈佛擬開始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哈佛遍佈世界的校友也發起了捐款,一些富有的校友公司配捐,與母校共渡難關。哈佛也不得不裁撤一些崗位和專案。
15日一早醒來,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莎拉·福瓊,發現價值6000萬美元、為期7年的合同已被暫停,實驗室的猴子們可能不得不被安樂死。
另一位科學家大衛·沃爾特同日收到郵件,由於資金斷流,他的漸凍症研究被全面叫停。
而兩個多月前,他剛剛獲得了美國最高科技成就獎——國家技術與創新獎章。對個人而言,可能是丟了工作,但這樣一些工作對科學、對人類、對美國根本的國家利益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場「文化戰爭」,又將把美國推向何方?
這場連續劇看來仍不會落幕,但是對雙方的影響或許都是巨大的。
正如美國高等教育全球戰略專家威廉·布魯斯坦所說,「美國不再是山巔之巔的教育燈塔,如今的態勢可能不僅僅是涓涓細流,它將會變成滔滔洪水」。
本文授權轉載自“穀雨星球”
邀你一起做內卷下的教育長期主義者
FindingSchool
【25-26美高申請群開放】
助力孩子留學路,一站式解決申請難題!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新一年美高申請季已啟動!如果您正在為孩子規劃美國高中留學,這個群將是您的得力助手——

🌟 群內專屬資源:


✅ 美國頂尖高中最新招生動態

✅ 選校策略 & 申請時間線解析
✅ 講座直播免費聽
✅ 多種留學資源免費獲取
✅ 海外學校官方來華行程
🔔 掃碼進群,與500+美高家長互通有無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

相關文章